王羲之被称作书圣,篆、隶、楷、行、草各体都很擅长,他“穷研篆籀”,“纂集精专”,广采众家之长,而自成一家。他的书法笔势委婉含蓄,自然本真,遒美健秀,脱离了汉魏笔风,犹如“王谢家子弟”而焕然成新,开启了书法的鼎盛时代。从此后历代书家争相学习、效仿,直到今天,依然备受推崇。

可惜的是他的真迹到今天已经无一存世,唐代的精摹本历来被当做真迹看待。毕竟这是当时响拓的作品,保留了原帖的墨色变化和叠压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羲之远宦帖

对于王羲之这些经典之作,却被一部分人说成是侧锋用笔,依据是起笔时明显由细渐粗的笔画,还有各个粗细不均的线条。这些人对于中锋线条的认识,仅处于初级阶段。在他们眼里中锋就是像篆书那样,自始至终粗细不变的线条。而有粗细变化的就不是中锋,特别像下图《远宦帖》中带笔形成尖笔,就一定是侧锋才能写出来。

十七帖 局部

这样的人肯定不懂书法的笔法,笔法的应用基础是毛笔的软。蔡邕说过,“惟笔软则奇怪生焉”,就是因为毛笔是软的,所以能生化出各种各样不同寻常的变化。

可是只是笔软就能有各种不同的变化吗?墩布也软,如果用墩布写字,是不是还能像毛笔一样呢?答案是否定的,饱蘸墨汁的墩布,只能墩出一摊摊的死墨。就是卫夫人说的那种墨猪,可以说比墨猪还要瘫软,因为卫夫人说的墨猪还有一点点筋骨,而这种没有骨,只有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万岁通天贴局部

所以毛笔的隐藏条件更关键,就是软而有弹性。弹性才是使软能产生各种变化的关键,所有的笔法都依此而产生,这就是书法用笔的原则。而垂直运笔是保证软笔弹力的最佳状态,如果倾斜用笔,根据力的分解笔与纸之间的力就小了。主要还是倾斜用笔没有办法保持弹力,用力的结果就是笔头一端向倾斜的反方向倾侧,所以正确地驾驭笔的弹性的方法就只能是中锋了。

中锋的重要性决定了它被关注的程度,从蔡邕开始就把它写到了《九势》里。“藏头,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就是说书写一定要把笔锋藏起来,这样足够饱满圆润的线条是深入纸里的,方法就是要保持笔芯的位置一直在笔画的中间运行。

尖笔是打笔写成,不是侧锋

王羲之现存的书法理论中虽然没有对中锋的直接论述,但却有对侧锋的直接论述,在《笔势论十二章并序·观形章第八》中这么说:“侧锋者乏,亦不宜抽细而且紧。”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侧锋用笔的方法是不可用的,也不适合拉出细劲有力的线条。乏,汉典中有一种形容词的解释为:无能的,不中用的。这也正合前后的语义,以及句式中的词性?

看看,王羲之自己都不主张用侧锋,他的作品怎么会都是侧锋呢?这种误读无非是那些没有入书法正途的人不假思索的言论,所以,学习书法要研究被历史认可了的书法家的论著,不要受那些人的言论影响,而走入书法的野狐禅。

王羲之《频有哀祸帖》三帖

也有一些人说王羲之那种尖笔是侧锋起笔,然后转为中锋。其实不然,这也是中锋入笔。还有一个名字叫“打笔”,这是王羲之在《笔势论十二章》中的记载,不是我杜撰的。

“打笔者广度。打广而就狭,广为快健,又不宜迟及修补也。”翻译成现代汉语意思是:打笔就是写出屋脊那样的笔势。打广是趋于狭小,这种笔法是疾速有力的,又不能慢,也不能修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在这里应该读yǎn,《说文解字》说“因广为屋,像对刺高屋之形”,说广是对面高屋上森然矗立的刺一样,这也就是尖笔的样子。在王羲之的作品中,这种充其量叫做“侧势”,叫侧锋肯定就不那么严谨了。

这种入笔由空中落下,从笔尖着纸,到完成入笔,是逐渐按笔的。都是中锋状态,只是用笔头的程度逐渐加大。这种技能要用王羲之的字帖反复练习,才能掌握,现在就练起来吧!《远宦帖》和《十七帖》都是非常适合用来临习的,最能体现王氏笔法的超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