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或许是封建王朝历史上最能残杀功臣的帝王。为了永久延续他的朱明王朝,朱元璋对可能威胁到皇权的功臣宿将毫不留情,一个个罗织罪名,逮捕问斩,有的甚至诛灭九族。唯有信国公汤和,一直太平无事,朱元璋对他恩宠有加,并把汤和作为功臣楷模大加推崇。说到汤和,论功劳不如李善长,论亲近不如李文忠,他有什么独到之处安享太平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汤和是一员武将,彪悍粗犷,跟随朱元璋征战。大明朝建立之初,他也有些不拘小节,恣意妄行。镇守常州时,他说过对朱元璋不满的醉话,论功行赏之时,最初仅封了个中山侯,反倒不如资历地位、功劳均不及自己的卫国公邓愈,汤和心里颇有不满。没想到,朱元璋在封赏公侯之时,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申斥汤和喜酒妄说,故而降低爵位,令汤和十分难堪,可也是对汤和炸响一声惊雷:原来,朱元璋如此心胸狭窄,对陈年旧怨牢记不忘。认清形势的汤和,从此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再也没有胡言乱语、大胆妄为。庆功宴后第二天,许多武将因多喝了几杯酒而没有上朝,连一向谨慎的徐达也未上朝,汤和虽好酒,可第二天仍早早上朝,为此得到朱元璋的褒奖。

后来带兵攻打四川期间,汤和宁可小心过度进兵不力,也不留下任何不遵法令的口实。汤和的恭谨还真有用,渐渐改变了朱元璋对他的看法,伐蜀虽不利,朱元璋不但未加罪,反倒赏了其家乡濠州五千亩官田,可谓因祸得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汤和相比,德庆侯廖永忠就不算明智了。本来此人功劳赫赫,也属封公之列,可是廖永忠耐不住性子,封赏之前向丞相杨宪私下打听,并宣扬自己劳苦功高,引来朱元璋的忌恨,仅封了一个德庆侯,排位还靠后。封赏之时也被朱元璋申斥,和汤和一样尴尬。此后,廖永忠虽知耻后勇,伐蜀时拼命打开瞿塘天险,立下大功,却未掌握好分寸,闻听朱元璋赏赐汤和五千亩官田,心中妒忌不满,挟功向朱元璋讨要家乡巢湖的五千亩官田,被朱元璋认为恃功邀宠,向朝廷讨价还价,严加斥责;后来朱元璋巡幸濠州期间,廖永忠不甘寂寞,暗中提示自己为朱元璋立下淹杀“大宋”皇帝韩林儿这一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功劳,让朱元璋恨得咬牙切齿。回京不久,朱元璋就以谋反罪处死廖永忠,廖永忠是最早被杀的武将。

汤和靠自己的谦恭,虽改变了朱元璋的看法,得到一时平安,但由于朱元璋向来对武将疑忌,总担心他们会在自己死后谋反,到时没有人驾驭得住,朱明王朝会改朝换代。出于这样的忧虑,朱元璋不断加大对武将的清洗力度,一个个当年的擎天之柱化作冤魂野鬼。反复权衡之下,汤和终于做出告老还乡的决定,不再留恋炙手可热的权位。

汤和向朱元璋告老,朱元璋大喜过望,不费吹灰之力就解除了汤和的兵权,除去了心中的忧虑。为此,朱元璋专门赐宴宫中,亲自为汤和把盏,并命人为汤和在凤阳修建府邸,好使汤和衣锦还乡。汤和这一退,既赢得了朱元璋发自内心的好感,又保住下半生的太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汤和告老之后,一概不理政务。为了麻痹朱元璋,在京逗留期间,汤和专门从苏杭买了一些妙龄女子,为他弹唱跳舞;并四处收集奇珍异宝,给人一种纵情声色不思进取的感觉。汤和的这种表现,朱元璋甚是欣慰。从此,朱元璋再也不提防汤和,每每念及此人,都是想起他的好处,再没有一丝恶感。

汤和外粗内细,善于从细微处发现苗头,有的放矢,消除祸患。当他得知朱元璋不喜自己好酒妄说,立即彻底改变,每次拜见朱元璋之前绝不饮酒,说话更是小心翼翼,不肯多说一句话。致仕之后,每隔一年半载,便来拜见朱元璋,禀报自己的所作所为,让朱元璋心中有数,不妄加揣测他的行为。每次禀报,他都必说:“臣每天望京拜阙,遥祝陛下身心安康国家长治久安,而后才敢放任自乐。”这几句话使朱元璋龙颜甚悦。

汤和隐居故里,朱元璋赐给他三百名带刀侍卫,保护汤和的安全。后来,李善长向他借这三百侍卫修缮府邸,汤和认为没什么就答应了。两个月后,汤和闻听朱元璋要惩处李善长,赶忙千里进京,向朱元璋禀明此事,以免落下莫须有的罪名。此后,李善长以叛逆罪被诛九族,汤和暗自庆幸多亏及时禀明,否则落个李党被追究,也大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