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7日(星期六)07:13:46

农历九月廿二

太阳黄经225°,斗指西北

立冬节气交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冬,有着「终了」和「万物收藏」的意味。立冬是整个冬季的开始,此时北半球一天比一天更寒冷,黄河中下游开始结冰。南方更像深秋时节,明显的日短夜长。

立冬三候:冻藏而终

篆文的冬字上面是「终」,下面是「冻」,因冻藏而终。在古人的思维里,入冬后阳气潜藏于下,听任阴气在地表肆虐,只是安静的生养滋长,一岁终而一岁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候 水始冰

(11月7日~11月11日)

水面初凝,未至于坚也。

二候 地始冻

(11月12日~11月16日)

土地开始冻结。

三候 雉入大水为蜃

(11月17日~11月21日)

雉,野鸡。蜃,大蛤。这时,野鸡一类的大鸟不多见了,海边可以看到很多与野鸡的线条、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野鸡立冬后变成大蛤了。

立冬养生:补肾暖身

立冬天地间阴气愈盛,阳气潜藏。天人相应,寒邪当令,人体阳气潜藏、阴气极盛。冬季养生,应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

《黄帝内经》上说「冬三月,此为闭藏……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把阳气藏起来,保持精神情绪的安宁,含而不露,远离焦躁。保持身心的平静,减少张扬,养精蓄锐。

1.早睡晚起,静心藏神

《黄帝内经》有云:「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立冬后,天黑得越来越早了。人体也应该和天地一样,早睡晚起。早睡觉让阳气得到很好的休息。若时间允许,待到阳光照耀时起床最好,此时人体阳气迅速上升,令人头脑清醒。

肝血不足的人往往心神不安,睡不好,而睡不好又消耗肝血和阴精,导致人更容易焦虑和烦躁,老得快。最根本的抗衰老就是养心安神睡好觉了。让神回归身体,指挥我们的身体进行自我修复,是养生的捷径。

2.艾灸关元,暖肾补身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灸气海以养元阳,秋冬灸关元以养元阴,引气归元。用隔姜灸法,三天灸一次,能培元固本、补益下焦。

关元穴位于肚脐下4个手指宽处。艾灸能温里通气的。以有热感而不灼伤皮肤为宜,以热感能透入腹内,有如沐浴春日阳光般的温暖舒适为度。艾灸时不要走神,以免灼伤皮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负日之暄,自在随喜

明朝张岱的《夜航船》里有则故事:「负日之暄,人莫知其美者。以献吾君,必有重赏。」

清代医家曹庭栋在他的养生专著《老老恒言》中说:「日清风定,就南窗下,背日光而坐,列子所谓负日之暄也。脊梁得有微暖,能使遍体和畅。日为太阳之精,其光壮人阳气,极为补益。」

冬日里背日而坐,是非常舒服的。头为诸阳之会,不宜直接对着太阳,以免阳气过旺,后背最合适,能补充阳气,大有裨益。

而农夫小处随喜的心情,比起晒后背更能让身心健康。随处发现生活中的暖心小幸福,冬天也不会怕冷了。

立冬素味:身心俱暖丝丝甜

天气渐冷,在烧得红红暖暖的火边煨芋头,也只有一个「好」字可以形容了。芋头总有一种很平民很亲切的气质,宋代范成大的《送举老归庐山》说“去矣莫久留桑下,归欤来共煨芋头”,无论世事如何,都等你回来一起在炉边煨芋头吃。

芋头性甘性平,能健脾补虚,散结解毒。红糖、桂花性温,暖胃散寒。桂花糖芋头香甜软糯,非常适合脾胃虚弱、怕吃凉的人吃。老人吃会比较好消化,小孩子也喜欢这个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立冬风雅:相思枫叶丹

一重山,两重山,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

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李煜《长相思》

天冷气清,红如血的枫叶是天地间夺目的暖色,有独树一帜的美。植物叶片中含有花青素,它在酸性液中呈红色。随着季节更替,气温、日照相应增减,叶片中的主要色素成分也发生变化。气温降低,光照减少,对花青素的形成有利,枫树等红叶树种的叶片细胞液此时呈酸性,整个叶片便呈现红色。

唐代张志和有句「枫叶落,荻花干,醉宿渔舟不觉寒」,很有画面感,红叶白花,一池清江水,摇摇曳曳的渔船,喝了暖暖的酒就到美梦里去了。初冬,是红叶的时节。

张大千《红叶小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