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政变只实施一半,李世民丧心病狂篡改史书,真相令人胆寒

初唐历史因唐太宗即位后,对武德朝的起居注、皇帝实录等史料进行了大量的歪曲、削减、篡改,导致《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等相关正史中对唐太宗发动宣武门之变有诸多的回护、隐瞒乃至失实之处。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以篡改了国史,是因为玄武门事变绝非唐史中记载的事实,通过对其错讹的分析,结合旁证史料分析考订,才能最大限度接近历史真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玄武门计划绝对不是一夕之功仓促决定,而是密谋已久周密实施的庞大方案

在李世民篡改过的历史中,记载政变前的一天,太子的部下王晊向秦王告密,秦王府事先得知太子、齐王要在昆明池设宴的时候“拉杀”秦王,并将秦王府的诸多将领全部坑杀。从此处分析,秦王李世民及其文臣武将似乎岌岌可危,故而群情汹涌,仓促之间准备了玄武门之变计划。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玄武门政变计划之周详,执行之迅捷,配合之紧密,绝非一夕之功,而是秦王府文臣武将密谋已久的计谋。房玄龄是制定玄武门政变的计谋,其有一句“莫若尊周公之事,申孝养之礼”,里面涉及了两个关键词“周公之事”、“孝养之礼”。

熟悉历史典故的都知道,周公曾经将周成王摈弃一旁成为事实上的周天子,此时的皇帝还是自己的父亲高祖李渊,如果李世民要处理掉太子与齐王后,便要考虑皇帝的处境,所以结合这两个关键词,便知计划中有关于对高祖李渊的处置计划——摈弃一旁,孝养之。

由此,结合政变之后的更迭乃至整个安排来看,玄武门之变谋划中包含两个大的部分:其一,便是诛灭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并铲除其全部党羽;其二是根据高祖李渊的反应设置不同的备选方案,核心就是逼迫其立李世民为太子,并及早退位。

我们看到的玄武门之变的计划只是实施了一半,及成功诛杀了太子及齐王一党,且毫不留情干净利落。在对待李渊的处置上则没有实施,这是因为李渊知道大势已去,没有采取对秦王暴力镇压的手段,而是在尉迟敬德的胁迫下,任由秦王一党再次攻入东宫,将自己的皇太孙,也就是太子李建成的儿子斩草除根。

可以想象,李世民对兄弟下得了狠手,对亲侄儿下得了狠手,若是李渊不从,秦王集团肯定会采取弑君篡位的举动。正是因为以武力逼迫高祖李渊,并诛杀兄弟近乎灭族的举动为封建礼法所不容,人伦道德所不齿,所以唐太宗李世民才会对历史记载进行大幅度的篡改。所以,新旧唐史中记载所谓事变前夕太子部署的告密,完全是对玄武门之变密谋已久、计划周详、下手狠毒的掩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唐高祖李渊不是反复食言的卑劣君王,绝不会私下许诺让李世民当太子

史书中记载,李世民发动宣武门政变的原因一方面是前文所言事出紧急仓促自保,一方面便是高祖的私下许诺和太子一党的谋害,将李世民塑造成为委屈巴巴的小白兔,是兔子急了要咬人才发动政变。但是事实上呢,起居注和皇帝实录尽管进行了大量的篡改,但仍有自相矛盾乃至错漏之处,结合武德朝的史实,便可知此两件事都毫无根据。

首先,李渊父子之所以在隋末夺取天下,是因为其均是睿智勇武之才,有相当深远的眼光和部署。诸多史料中没有李渊与元老重臣商量册立秦王为太子的举动,要知道封建王朝立储乃是国家大事,皇帝也不能乾纲独断,何况李建成早早被册立为太子,这还牵涉到废储,对于根基未稳的唐王朝来说,不会无缘无故自乱阵脚。所以,李渊绝对不会将所谓太子之位随意许诺给李世民,这样未免将军国大事视同儿戏。

至于后世所谓李渊曾有“废建成封作蜀王”,并将其添枝加叶的举动,却唯独漏了前面一句“吾不能效隋文帝”,意思很简单,李渊深知废立太子的危害,甚至从未想过废储。此外,对于诸子之间的争斗,李渊始终在偏爱和庇护太子,反而对功高自傲的李世民屡加训斥,众所周知的有“此儿(李世民)典兵已久,在外专制,为读书汉所教,非复我昔日子也”。简单翻译过来就是我这个儿子手里握有重兵时间太长,并且独霸一方,身边有人蛊惑,已经跟当初大不一样了。

更为重要的是,唐初李渊三个嫡子争斗已经势同水火,李渊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都不可能在李建成是太子的情况下,还私下许诺李世民,这样无异于火上浇油。由此可知,所谓高祖私下许诺秦王为太子的记载,都是唐太宗为了非法夺取皇帝之位而进行的粉饰,十分荒唐可笑,也进一步揭露了玄武门之变的事实真相。

3.毒害李世民的药物难道是伪劣产品,太子与齐王买的是假药?

李世民在与太子、齐王的斗争中,始终被描绘为委屈巴巴的受害者形象,似乎其不发动玄武门之变便会有杀身之祸,其实这些都是捕风捉影、改头换面的伎俩。在太子与齐王谋害李世民的记载中,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两例:

其一,李渊与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几人在城南打猎,太子在分配马匹的时候故意分给秦王一匹烈马,希望在打猎过程中将秦王摔死。此事十分可笑,姑且不论皇家围猎的威风与排场,即便李建成有机会安排属下调换马匹,李世民能征善战数十年,有昭陵八骏的骑术,根本不会瞧不出端倪。换句话说,即便有烈马,也会被李世民轻易制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二,太子与齐王招待李世民在东宫喝酒,但是在酒中下毒,导致李世民喝过酒后吐血数升,后来还是在淮安王李神通的搀扶下才回到自己的宫殿。此事描述的有模有样,且场景、地点、人证俱全,似乎成为太子、齐王谋害秦王的实证。

但稍有常识的人都会知道,若真要鸩杀秦王李世民,皇家最不缺有效果的毒药,何必喝完只是吐血,还是太子买了假药?可见唐太宗臣下对史书的篡改已经达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将太子和齐王的智力极度贬损,并将后世之人视为幼童,可以随意编造故事蒙骗。

4.政变并未在玄武门设下伏兵,而是计划周详的拦路截杀,发生在任何一处宫门都可以称为“XX门之变”

唐太宗为了掩饰对政变的周密谋划,在史书中记载的是于玄武门设下伏兵,从而与前文仓促之举遥相呼应。但岂不知此处最大的破绽便是忽略了太子和齐王的进宫路线,且玄武门并非是二人进宫的必经之地,若是在此处设伏,肯定要扑空。

若要确定太子与齐王的进宫路线,就要明确太子与齐王的府邸,乃至进宫的目的地,从史料中分析,太子居于东宫,需要进入太极宫面见李渊。而从东宫进入到太极宫的路线有三条:其一,重大礼仪活动从东宫南门嘉福门出发,西行进入太极宫南面各门;其二,一般性礼仪活动则从东宫北门元德门出发,经西内院进入太极宫北门的玄武门;其三,日常行走则从东西宫界墙上的门,就是所谓的通训门。

结合初唐朝见的礼制,齐王肯定需要先到东宫跟太子会和,然后经日常便道通训门直接进入太极宫,根本不会通过所谓的玄武门。由此可以判断,秦王兵将对太子和齐王的杀戮,并未在玄武门设伏,而是名刀明枪的拦路截杀。

换句话说,无论太子与齐王走哪个门,都会遭到准备充分的秦王拦路截杀。至于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被杀之后,东宫和齐王府的兵将才赶来营救,此时秦王兵将退守玄武门便于抵抗。由此又驳斥了李世民收买玄武门守将常何的说法,只不过是宫殿宫门之中,玄武门守卫相对轻忽,被秦王的兵将趁势抢夺而已。

政变之所以冠以玄武门之名,也是在很大程度上李世民依靠此门争取了时间,因太子与齐王被杀,其部将两千多人猛攻玄武门,最后还是砍掉太子与齐王头颅,才令宫府将士散去。此时李世民赶紧派尉迟敬德携带刀兵跑到李渊身边。尉迟敬德名为宿卫,实为胁迫。

玄武门之变的历史真相,经过了李世民及其臣下的大量篡改,已经面目全非,但是从若干史料的相互印证中还是可以发现诸多的蛛丝马迹。

概而言之,玄武门之变的真相有三:

其一,唐高祖李渊屡次私许秦王李世民为太子以及太子、齐王谋害秦王的记载,均为虚妄不实之词,是玄武门之变的借口;

其二,政变的真正计划不但有截杀太子与齐王(已实施),还包括万一李渊暴力镇压,李世民弑父篡位的极端举动(未实施);

其三,玄武门并非太子齐王必经之路,此地并无秦王伏兵,亦未事先收买守将,因宫守轻忽恰好在此地拦路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