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代诗匠,又精禅理”被誉为“诗佛”的王维,常常与李杜并列,“如果说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那么王维是人才”王维深受佛教的影响,竟连他的诗也有了一分禅道。少年时意气风发,风流倜傥是为游侠;中年成熟稳重,为民分忧是为游仕;晚年时长斋奉佛。王维,仿佛成了一种形容词,像桃花源一样,神秘而又令人向往。

行禅道,要的是静,是集天地之精华,所以王维的一生游历过不少地方,也写出很多令人身临其境的诗,朴实的文字稍加修饰,在王维的点缀下变得灵动有生气。所以又有“佛让王维作,才怜李白狂”的说法。

作诗在朝,濯濯不妖;行诗在野,优游恬淡。王维像是一位下凡历练的神仙,超然自逸。随翠竹迎风而动,似松柏静默如钟。诗词歌赋绝句臻妙,图绘音律独步一时。

虽然王维没有开创“禅道入诗”的先河,但是他是将此法发扬光大的人。既说了禅道,又提到风景,然而这只是一篇普通的短短几行的绝句,不禁令人叹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维偏爱“静”“空”一类的词,仿佛置身无边无尽的原野,令人在纷繁的世俗中有了偏安一隅的空间。每次打开王维的诗,都是一次灵魂的洗涤,是一次修炼,是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更是一次修炼。大有“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西隐处”之感。即,在享受美好风景时,不知不觉来到高人隐居的地方,不知不觉就得道了。

这就是诗佛的美丽,说他的文字像是贝加尔湖畔清澈的水吧,又有些寡淡。说它普罗旺斯热烈的薰衣草田吧,又少了一些起伏。一直竟找不出大自然怎样的鬼斧神工能够打造出王维笔下美丽的二分之一。

不仅仅是描绘山水,王维还可以把一幅山水画也描绘得水木清华。在著名的《画》一诗中: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仅仅20个字,描绘出一幅美伦美妙的风景画绝唱。远看山好像有了颜色,远近结合,下一步切回近景,近听流水没有声音,看起来是一个怪怪的场景,春天过了,花还开着,人走过,鸟也不飞,这又是什么场景呢?这已经超脱了我们对自然的认知范畴,但是再看标题,《画》,原来是在写关于画中的内容,可谓是“不着一字,尽的风流。”

远看看水墨画的山怎么可能有颜色呢?还真能有,画得太像,颜色的深浅搭配恰好,就有了颜色。近听听这水怎么没声呢?原来是因为水是画上去的,所以虽然看上去像在流动,看上去还有水冲过岩石的布朗运动下向上缓冲一段的效果,居然是画出来,而不是真实的。

春天过了按理来说花儿也该谢了,但是这里的花儿还开着,连花骨朵也还在,因为这是画上去的,不会随着季节的交替来变化,但是这画得妙的话就是玄机了,就像是真花一样,但是不会衰老的花。当人走过,就是身临其境了。此刻的王维在画中“走过”,鸟儿看见人来了,也不飞,将这幅画的山水花鸟描绘得栩栩如生。或许我们不应该用栩栩如生来形容它,而应该让它来形容栩栩如生。就这样的二十个字,可谓是不着一画,尽是画。让人跟着王维身临其境,就这么静下来漫步在画中,欣赏王维的“道”。

按照王维一贯的风格,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特点,这种画诗交叉的写法也算是王维诗句中优秀的了。

但是按照王维的一贯风格,以禅喻诗,以诗解禅的特点,这首诗在追求美丽风景的同时,也在追求一种永恒,过时不谢的花儿,处变不惊的鸟儿都是在介绍一种永恒,这就是王维所修的“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维修的是什么道呢?我们都知道:“道可道,非常道”。能被说出来的“道”就不是“道”了,而王维则是用尽所学,将“道”渗入在自己的文章里,让“道”不再是那么虚无缥缈的东西。

不用禅语而道禅理,王右丞的“道”是我们可以体会,零零散散地弥漫在他的各篇诗作中,今天的《画》一诗,是讲的永恒,那么他的下一篇作品呢?拼凑出来的“道”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的道

文 | 国学大观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