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上个月刚搬完家,我狠心给自己换了一个带独卫的一居室。
买了地毯,换了沙发,时刻等待爱情的萌芽。
但是北京的深秋真的太冷了,暖气又要再等半个月。
这段时间,我若是带个女朋友回家,可不能把人家给冻坏了。
思来想去,我决定在闲鱼上淘个电暖器,先将就用着。
为了省下快递时间,我直接搜索了“电暖器 北京面交”。
但这一搜,却被满屏的伤感狠狠戳到。
在商品列表中,和“北京面交”一块出现频次最高的词,是“离开北京”。
这个关键词里的卖家,都是马上离京的人。
东西带又带不走,留又留不下。
他们只好在闲鱼找个接手的有缘人。
有人在这里,售卖自己的猫咪。
性格好又温柔,还粘人,只求一个好心人可以善待它。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还有人,想给自己的花花一个新家。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当然,我最后也找到了最想买的宝贝。
卖家因为月底离开北京,打算180元出售九成新的电暖器。
有趣的是,他要等到11月20号才肯卖给我。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在闲鱼上,每一个挂有“离开北京”标签的商品背后,都有一段故事。
人要走了,这些东西就会传递到下一个主人手里。
北京就是这样,总是人来人往。
尤其今年受疫情的影响,很多北漂青年的生活被彻底打乱,逃离北京的厄运,终究降临在了他们的身上。
那些被迫离开北京的青年,正在闲鱼上贩卖生活。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199块钱买的全自动雨伞,挂在闲鱼上10块钱。
刘飞,北漂五年,28岁。
打开他的朋友圈,全都是朝阳区各个地段最新的房源,丝毫看不见一点生活的影子。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毕业之后,刘飞从山西老家,孤身一人来到北京。
四处碰壁的他,草草找了个销售的工作。
起初只是打算骑驴找马,先把生活稳定下来再换一份好工作。
但没想到这一干,就是整整五年。
做房产销售的五年里,刘飞顶着风吹日晒,吃尽了苦头。
一开始,他骑电动车不熟练,有次在路上遇见迎面过来的外卖小哥。
刘飞顿时慌了神,往左一歪,不小心划到了一辆宝马车。
车主气势汹汹地把他按在电动车椅座上,让他赔,张口就是2000块。
那时候自己的业务刚起步,一单卖不出,每个月就只能拿3000多块钱的底薪。
那一次,因为自己的失误,他一下子就赔进去了大半个月的工资。
但刘飞不敢把这件事告诉给父母,怕丢人。
他只好一个人蹲在出租屋里,靠着老坛酸菜泡面过了一个月。
吃得他全身都是酸菜味儿。
电话那头,刘飞开着玩笑跟我说:
这辈子都不会再吃这个味的泡面了。
五年的时间里,刘飞销售业务逐渐熟练。
现在,他一个月也能赚个1万块钱,日子过得还算不错,但也没能攒下来多少钱。
我问:
那怎么还买了一把这么贵的雨伞?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刘飞说:买下这把雨伞,也实属无奈。
北京一年下雨的次数屈指可数,几乎用不到什么雨伞,但是一下就是倾盆大雨。
刘飞那天下午约好了客户要去看房,他从八通线的果园直奔四惠,出了地铁,就突然开始电闪雷鸣。
眼瞅再有2公里的距离就到了,突然的瓢泼大雨让刘飞措手不及。
他赶紧钻进最近的一家711,但是跟客户约好的时间马上就要到了,根本来不及等雨停。
他就想在便利店买一把最便宜的雨伞。
雨伞基本上都卖光了,现在就剩下一把全自动的雨伞,199块钱。
199元?
贵得离谱的价格,让刘飞瞠目结舌。
不能迟到,又不能被浇得湿透去见客户,一咬牙一跺脚,买。
他打着这把昂贵的雨伞,终于到了见面地点。
谁知突然接到了客户的电话,说雨下得太大,今天就先不看房了。
挂完电话后,刘飞站在雨里愣了。
内心各种口吐芬芳,都硬生生地被憋了回去。
这把伞,刘飞就没打开过第二回,一直被他挂在出租屋的粘钩上闲置着。
太难了,停滞不前的生活我真的熬不住了。
当年留在山西老家的同学,一个个早都已经买好了房,开起了车……
只有他还在北京原地踏步,进不得也退不得。
五年前,刘飞带着梦想来到北京,等待着那么一个机会砸中自己,挣大钱。
五年过去了,这个机会迟迟没有降临。
高额的房价,令人绝望的生活,让他在这座城市节节败退。
最终收拾好惨状,打算假装体面地回老家。
回去应该还会继续做销售吧,生活从来没有给我过任何选择的机会。
这把伞,就挂在闲鱼上,静静地等待买主。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前男友送的洗碗机,给钱就卖
“拥有它,才知道什么叫真正解放双手,成就梦想。”
张子玉在闲鱼上,跟我吹嘘这款洗碗机有多强大。
“洗得不仅干净还能消毒,甭提有多方便。”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洗碗机对于她来说,就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张子玉在北京一家K12教育公司做编程课顾问。
而她前男友是新东方的老师,两个人在五道口共同租了一个一居室。
他们用心布置这个新家,牵着手逛宜家,买了将近一万块钱的家具电器。
沙发、电视、洗衣机......锅碗瓢盆样样配齐。
包括闲鱼上售卖的这款洗碗机。
但因为两个人工作太忙,根本没时间做饭,这款洗碗机几乎成了摆设。
同样成为摆设的,还有他们两个人的爱情。
张子玉和男朋友在一起三年,从一开始的无话不说,到相互厌烦,直到分手。
北京的爱情故事,大抵不过如此。
两个人的日常生活被工作抽干了激情,平日里,他们没有交流、没有沟通。
张子玉说,每天睡在她旁边的那个男人,就像个没有感情的机器。
跟厨房里被遗忘的洗碗机一样冰冷。
分手那天,他就拿着一个行李箱就走了,屋子里所有的东西都留给我处理。
同时挂在闲鱼上售卖的,除了洗碗机,还有宜家的茶几、沙发、不粘锅……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闲鱼的首页上,挂满了她放弃的生活。
离开北京,只是想逃避有关这里的一切。
父母的催婚步步紧逼,总是担心她26了就没人要了,赶紧回老家结婚才是正经事。
北京三年,一事无成。
工资不涨,消费欲望翻倍递增,收入和支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完全不成正比。
张子玉曾经跟前男友规划着,一起在五道口开一个花店。
她早早地报名了插花班,给未来的花店打基础。
但一切计划,都在分手的那一刻彻底粉碎。
每一次路过楼下的花店,张子玉总能想起这段故事。
她决心离开北京。
但回老家,自己还能做什么呢?
张子玉,来自山东小县城普通家庭的普通儿女。
在那个逼仄的城市里,工作全凭人脉和关系。
可能多半是回去做个小学老师吧。
大学时候考下的教师资格证,成了这个北漂少女最后的退路。
处理完这些家具,她才能了无牵挂地离开北京。
没指望这些能挣多少钱,给钱就卖。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北漂独居的生活再寂寞,也别养猫
“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扔可以卖,唯独这只猫舍不得又带不走。”
王鹏,94年的男孩独自住在潞城,死亡6号线的最后一站。
他告诉我,来北京三年最后悔的事情就是养猫。
当初买猫,也是一时冲动。
偌大的北京城找不到一个可以一起说笑的朋友,回到狭小的出租屋,他只能钻进被窝玩手机。
有一次,王鹏在刷视频的时候,看见小奶猫的可爱,铁下心网购了一只。
为了迎接“家”中新成员,王鹏花斥资买了巨大型的猫笼,以及奢侈的猫粮、猫砂。
他亲切地唤它为“小儿子”。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说起关于猫的一切,王鹏滔滔不绝。
他趴在床上看书,“小儿子”钻进他怀里也装模作样地看书,爪子按在左右两边不放手。
他坐在书桌前办公的时候,“小儿子”就过来用脸蹭他的腿,毛茸茸的质感,让他倍感温柔。
长期被孤独裹挟,王鹏郁闷的脸上,因为猫咪绽放出了笑容。
跟王鹏一样理由选择养猫的空巢青年,在中国有2451万人。
全国城镇猫数量达到4064万只,人均养猫1.8只。
庞大的群体,正在把孤独转嫁给另一个生命。
但同时,养猫也成了北漂青年的累赘。
90%的北漂青年居无定所,他们大多数人的结局,无非是离开。
曾经陪伴他们度过孤独岁月的猫咪,闲鱼成了它们最终的归宿。
想给猫猫找个好人家。
不求钱多少,只希望你能好好对它。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在闲鱼上,很多人都在卖猫咪。
他们出售的理由大多相同:
离开北京。
王鹏离开北京的原因,没有跟我讲太多,只言片语中我也猜了个大概:
因为疫情,地推活动大范围的取消,公司养不起闲人,第一批裁掉的员工就有他。
十平米的出租屋里,就是他在北京的全世界。
一床被子一台电脑,拾掇拾掇。
唯独这只陪伴了他三年的猫咪,带不走。
粉嫩的爪子,萌化的表情。
这样一条灵动的生命,却被当做物件四处贩卖。
王鹏忏悔地说道,自己跟拐卖儿童的二道贩子无异。
我们聊了一个多小时,临到快挂电话的时候,他一遍一遍地跟我强调:
没能养活好自己的条件下,千万不要养猫,千万不要!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在闲鱼上贩卖生活的北漂青年,总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
没车没房没事业……空手而来,又空手而归。
没钱,成了最大的原罪。
回头再看看那些在家乡发展顺利的同学和朋友。
停滞不前的状态,让每一个北漂人倍感焦虑。
北京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器皿,青春就是这个器皿的入场券。
每一个从北京站走出来的青年,都朝气蓬勃,试图在这座城市大展宏图。
最后,却不得不乖乖地接受游戏规则。
他们的身后,仿佛被插上了一根吸管,任由别人榨干自己的青春和活力。
在北京,每年都有上百万人悄悄地离开。
同时,又有新的青年摇旗呐喊地进场。
它就像一场无休止的接力赛,不断地交接手里的那根接力棒。
但我从来不觉得,那些离开的是就是失败者。
相反,我觉得他们才是英勇的斗士。
青春不就是这样吗?
哪怕只有1%的梦想,也要义无反顾地孤注一掷。
北漂,无论是离开还是继续,它注定会成为人生中一段宝贵的财富。
在这场接力赛中,我们突破了自己的极限,展现出了惊人的毅力和耐力。
放弃也从不意味着失败,而是选择了另一个开始。
有待他日,你若重整雄风,仍会卷土重来。
北京还是那个向往的北京。
你,依旧是打不败的你。
在闲鱼贩卖生活,但我们不贩卖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