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文化点心铺”:这里没有高深莫测的大道理,只有通俗易懂的小知识。学无止境,每天陪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人才华不凡,真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情!因为,他无论做什么事情,亦或是遇见什么人,送别什么人,他都能够把自己的才华写进诗词里,为后世留下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当他们消失在历史的尘烟中时,后人却依然能够通过这些诗词品味他们曾经的风采。

对此,宋代大词人苏轼真是把“才华出众”演绎得淋漓尽致。不论经历宦海沉浮,还是离别团聚,他都能够把自己惊人的才华展示出来。一首《浣溪沙》唯美如画,结尾7字堪称神来之笔。苏轼将深情藏进词作,千百年来一直感动人心,让人沉醉。让我们走近它:

浣溪沙·缥缈红妆照浅溪
缥缈红妆照浅溪。薄云疏雨不成泥。送君何处古台西。
废沼夜来秋水满,茂林深处晚莺啼。行人肠断草凄迷。  

举凡诗词中的离别之作,不是充满了伤感惆怅,就是写尽了相思怀念,令人读之总不免会有些伤感。可是,如果你读了苏轼的这首送别词,你就不会这样想了。这首送别之作,几乎一大半都在写景,而且景物描写栩栩如生,角度不一,美如画卷。

事实上,苏轼写词,很多时候不仅仅是靠自身不凡的才华,更多时候也与他自身的性格有关。我们知道,苏轼是生性豁达,看待任何事物都能够用一种通达变化的观点来处理。因此,他的很多词作都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乐观洒脱的正能量,这首词作也是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词虽然写的是离别,却将重点放在了送别场景的刻画上。词作上片“缥缈红妆照浅溪。薄云疏雨不成泥”二句,一开篇就描写在戏马台西送别友人时的眼前景物:远处,隐隐约约中,只见一个盛妆的女郎映照在浅浅的溪水之中。此时,云气稀薄,小雨微微,路面上并不泥泞。

你看,苏轼用词,“缥缈”、“薄云”、“疏雨”、“不成泥”,看似平淡无奇,却字字唯美。在这样清雅淡然朦胧的环境中,送别也成了一件美好的事情。于是,上片第3句词人说:“送君何处古台西。”这一句词人仿佛在自问自答,似乎看不出有多少离愁别绪。

那么,词人此时的真实内心究竟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继续往下看。词作下片拓展意境,进一步通过寓情于景的手法,将依依惜别之意缓缓道出。“废沼夜来秋水满,茂林深处晚莺啼”,很显然,词作写到这里,景物已经开始有了几分灰暗、荒凉。

词人送别朋友,一行人在郊野中缓缓前行,所以所见景物自然也大为不同了。原来,昨夜下了一场滂沱大雨,茂林中原来干涸的池沼已经涨满了秋水。此时,天色已晚,树林深处传来阵阵黄莺的啼鸣。这样的景色,这样的送别,让生性乐观豁达的苏轼也忍不住有些伤感。

所以,尽管词作对送别一事仅略作点明,但抒情主人公触目伤怀,感极而悲的情绪,却处处可感。只不过,词人是要借满目凄凉的秋景,来婉转道出伤别之情。词作最后“行人肠断草凄迷”就是很好的证明。明明是他“肠断”,他偏偏要说“行人肠断”;明明是因送别肠断,他偏偏要说是因“草凄迷”。

其实,在写词之外,苏轼还是一个品画高手。在此词中,词人充分调动了多种感官,例如视觉、听觉等,通过远近、高下、隐显、明暗等不同角度,用白描手法来刻画送别时的景物。与其说,这首词是一首离别词,不如说它是一幅秋色晚景图。如果没有结尾堪称神来之笔的7字,谁又能注意到这一点呢?

(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