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是我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人才,他不但是企业家,也是慈善家,同时还是演员。

在《功守道》电影中,马师傅(马云饰)某日拜访华山派,在"华山派"的大门口,马师傅先遐想了一番,将自己想像成一位武功盖世的高人,逐一打败了众多武林高手,一路过关斩将,终于获得了武林至尊秘笈。

但当马师傅回到现实中,睁开眼,才发现自己所到之处并非华山派,而是华山派出所,并被几位大盖帽赶了出来。原来,"出所"两个字之前被树叶挡住了,他没有看到。

马云为《功守道》命名的时候,是这样解释的:"用功夫守住自己家园之道",传承我们的文化,同时也是对太极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时隔三年,《功守道》电影中的马师傅多么像当前的马云:把自己想象成武功盖世的高人,打败阻拦自己拿武林至尊秘笈的众多高手,但后来发现是"脑热"了!打错了人,还被"指着鼻子"撵走。

"马已今服"

10月24日,在有浓厚历史的上海外滩,户外气温18℃,马云40℃。

在上海外滩的一场金融峰会上,马云面对国家副主席王岐山、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原证监会主席肖钢等高层炮轰监管及金融圈:中国金融没有系统,所以不存在系统风险。

马云还吐槽称:中国的银行停留在"当铺思维",抵押贷款害了很多企业家。马云同时还嘲讽巴塞尔协议像一个"老年人俱乐部",扼杀创新。

"我们必须改掉金融的当铺思想,依靠信用体系。"马云这一句话一下将我国整个传统金融行业置于对立面。

过了嘴瘾的马云也许怎么也猜不到他这场演讲或许成为史上最贵的演讲,直击我国金融市场灵魂深处的言论后果便是"马已今服"。

11月2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对蚂蚁集团实际控制人马云、董事长井贤栋、总裁胡晓明进行了监管约谈。马云被约谈消息一出,市场再次一片哗然,舆论炸开了锅。蚂蚁集团于是火速回应:继续着沿着"稳妥创新、拥抱监管、服务实体、开放共赢"的十六字指导方针,继续提升普惠服务能力,助力经济和民生发展。

然而,这并没有结束。

11月4日晚,上交所发文称推迟蚂蚁集团科创板上市;随后蚂蚁集团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暂缓H股上市。

这场史上最大IPO突然按下了暂停键,吃瓜群众表示跟不上剧情节奏。本以为蚂蚁集团上市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整个资本市场马上可分享这场2.1万亿元的财富盛宴,同时蚂蚁的众多员工实现财富自由的美梦破碎了。但这一切画风突变了,蚂蚁集团上市前途未卜,名誉也遭受到诞生以来最大的一次损害,马云和蚂蚁怎能不服?蚂蚁打新的股民心也碎了一地,以为蚂蚁上市了可以大口大口吃肉,殊不知揭开了锅发现一口汤都没得喝。

什么"当铺思维"?如何理解"当铺思维"利弊?

说起当铺,我们年轻一代对这个词没有什么概念。但对于老一辈人的印象比较深刻:当铺也叫典当行,家里缺钱了,就拿一些家里值钱的东西去当铺换一些现金回来,等到家里周转过来了再拿钱把东西赎回来,这对改善生活有不错的作用。

马云所指的银行"当铺思维",与老一辈人去当铺换现金是一个概念。我们很多人买房需要找银行借钱,那么抵押品就是自己买的这套房子;借钱买汽车,或者借钱开公司都是一样的道理。

抵押、质押和担保是当前国内信贷业务中普遍采用的风险缓释手段,没有抵押品或者资产,我们不可能从银行借到钱。由此我们都知道马云毫不客气炮轰的"当铺思维"是什么意思了。

马云的言论自然有他的逻辑所在,当铺并非没有风险,而是高风险的行业。一是典当领域的民品种类繁多,以假乱真现象频出,对典当行带来鉴定估价和市场预测失误的风险;二是民品典当业务通常是二手物品,受市场影响,价格波动较大,从而带来变现风险。这些风险,对马云来说"缺乏了创新"。

但对于有国家层面监管的银行体系来说,马云此番言论明显没有经过深思熟虑,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为了宣传蚂蚁,以及为蚂蚁日后放贷业务的扩张"求情"。

我国银行业的"当铺思维"在当下有利有弊,但对于整个环境来说,是"利大于弊"的。当前的金融信用体系,能够更好地消除金融机构与贷款主体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金融机构的贷款来源本身是有成本的债,需要无条件的归还,这就注定金融机构要把风险化解到最低,金融的本质是信用,"抵押品或资产"是防范风险的必要手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表示:金融的信用体系建设,有赖于全社会的信用体系建设。把信用问题完全归咎于银行,是值得商榷的,因为银行也是市场主体。近年以来,银行也在利用金融科技等手段改善信息不对称,各方面都在逐步完善中。

巴塞尔协议真的"老了"吗?

马云提到的"巴塞尔协议",是巴塞尔委员会制定的在全球范围内主要的银行资本和风险监管标准。巴塞尔协议于1988年7月制定,至今已走过30载,一直得到了全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支持和尊重。

从时间上来看,有超过30年历史的协议对于社会快速变革的今天确实"老了"。

2004年,我国引入巴塞尔协议,于2007年开始采纳巴塞尔协议Ⅱ,到了2010年之后开始转向巴塞尔协议Ⅲ。

巴塞尔协议III提出对银行体系外的"影子银行"一并纳入监管,主要是在银行之外从事金融放贷或类放贷融资活动的实体,信托、消费金融公司、支付公司、以及从事放贷业务的互联网公司都属于这一范畴。这也意味着包括拥有10亿用户的蚂蚁集团正在内的"影子银行"一并受到巴塞尔协议III的严格监管。

巴塞尔协议核心是资本充足率,金融业务需要充足的资本金,才能对业务规模、风险规模进行管控。如果银行没有这一核心资本金的限制,蚂蚁集团可以大肆拉入正规银行进行放贷,借助其流量与渠道的垄断地位,进一步扩大借贷规模,从而赚得盆满钵满。

根据蚂蚁集团的招股书,支付宝APP服务超过10亿用户和超过8,000万商家,月活跃用户7.11亿,微贷科技平台贷款余额中消费信贷1.7万亿、经营者信贷4000亿(花呗借呗等)。截至2020年6月30日,蚂蚁集团与约100家银行合作伙伴合作开展业务。根据蚂蚁集团信贷合作模式,蚂蚁集团为这些金融合作伙伴提供风控评估建议,合作伙伴核准并放款,由蚂蚁集团负责监控、催收,如果出现坏账将由金融合作伙伴负责处理。同时,蚂蚁的余额宝和蚂蚁基金等板块,与银行的存款业务、基金销售、债券产品、黄金理财等产品存在竞争关系。

不难看出,蚂蚁集团的成就主要来自于其生态建设,即金融科技创新带来的金融信贷体系效率的提升。在传统银行无法提供的微贷业务下,通过多年布局的各类消费渠道、合作银行,给了结合互联网技术的蚂蚁集团站稳做大的空间,另一方面又给银行带来竞争压力,两者可谓是"相爱相杀"。

招股书中指,蚂蚁集团促成的信贷余额中,由金融机构合作伙伴进行实际放款或已证券化的比例合计约为98%,按照截至2020年6月末蚂蚁促成信贷余额21536亿元算,蚂蚁集团2.1万亿规模的助贷背后都是银行的资金,自身表内贷款余额仅有400亿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下,如果严格按照六大行的监管标准,不但不利于蚂蚁集团无限扩张贷款规模,包括蚂蚁集团在内的不少互联网金融放贷机构都有爆雷的风险。如果谷歌、微软、亚马逊等这些国外互联网巨头可以随意调用用户个人信息做金融业务,那么他们都可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放贷机构,规模或许超过蚂蚁集团。但现实是,这些科技巨头在其所在国家和全世界使用用户个人信息进行商业行为都受到严厉的管制。

从监管层面来说,巴塞尔协议真的老了吗?

根据中国银行保险报,多位专家一致表示,"巴塞尔协议"是全球银行监管最核心的体系,是在总结历史上金融危机教训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针对银行或者针对整个金融体系的一个非常完整的风险监管体系。根据不同时间的演变,巴塞尔协议的基本规则也在不断修订和扩展,所以有了巴塞尔协议Ⅱ,将金融市场纳入到风险监管体系当中,而巴塞尔协议Ⅲ则关注影子银行等问题。反映了巴塞尔协议与时俱进的特征,走到今天这一步,是源于巴塞尔委员会每次都会根据全球银行业的新变化、风险的新特征对相关监管的原则、范围、指标做出新的调整。

所以说,巴塞尔协议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在当今时代并没有老去。而马云的言论更多的体现在其商业思维方面,以其商业利益为出发点,不料却捅了马蜂窝。

网贷新规来袭,蚂蚁利润受挫?

马云言论,翻开了金融科技受到严监管的历史一页,网络小贷再次迎来最强监管。

11月2日晚上,央行、银保监会发布了《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新规"),其中 "在单笔联合贷款中,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备受关注。

新规落地后,蚂蚁集团的核心产品"借呗"、"花呗"通过联合贷款"隐形加杠杆"的玩法将受到严格限制。

根据金融监管研究院孙海波的测算,如果将蚂蚁出资比例提高到30%,意味着同样驱动1.8万亿联合贷款,需要至少5400亿元表内贷款,外加1700亿元ABS,意味着总计需要通过蚂蚁小贷放款7100亿。而根据表内贷款最多5倍杠杆的原则,蚂蚁小贷资本金需要扩充到1400亿元的规模(当前蚂蚁的资本金是350亿元左右)。

由此看来,蚂蚁集团通过联合贷款"隐形加杠杆"的玩法将受到严格限制,限制了其撬动的杠杆和能赚到的钱。在2017年,蚂蚁系小贷ABS在场内外发行规模已经从30多亿元资本金滚到3000多亿元,占到了中国消费类资产证券化市场的九成,形成上百倍的高杠杆,这样的高杠杆,加上马云近日炮轰监管,监管怎会不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