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将军李广,甘肃天水人——当年抗击匈奴的猛将。李广的儿子、孙子,也在汉军中服役。今天和大家讲一讲,李广的孙子,李陵的故事。

李陵和他爷爷一样,都是受汉朝皇帝器重的武将。公元前99年,李陵奉汉武帝之命,率五千步兵,出征匈奴。行军到蒙古高原当时名叫“浚稽山”的一个地方,李陵的五千汉兵,遭到三万名匈奴兵的围攻。

李陵和他的官兵们,奋力作战。但最终还是寡不敌众,李陵弹尽粮绝之后,被匈奴人俘虏了。

战败的消息,传回到长安。汉武帝一听李陵被俘,就不高兴。在汉武帝的三观中,战败就应该自杀,还被俘,靠,什么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陵在朝中,人缘很好。于是,许多臣子劝汉武帝,为李陵开脱,说咱李陵啊,没有援军,他已经尽力了,他投降应该是假装的,他可能有他的立功计划,我们相信他不是苟且偷生,请陛下息怒。

当时为李陵说话的人很多,例如司马迁,就是其中一个。

再后来,汉武帝也想通了,觉得自己也有责任,仓促命令李陵带五千人出击匈奴,兵力太少,当初也太轻敌了。

于是,汉武帝决定,派兵北上,把李陵救出来。派谁去呢?

派李广利、公孙敖、韩说、路博德等大将,率数万大军,出征匈奴,要把李陵解救出来。

其中,汉武帝给公孙敖的任务是:深入匈奴腹地,直接解救李陵。

公孙敖率兵深入草原和大漠,和匈奴交战。

未果。

这匈奴人跑得快,想找他决个战,不容易。公孙敖俘虏了一些匈奴兵。

于是,公孙敖审问这些匈奴兵,打听李陵的下落。被俘的匈奴兵告诉公孙敖:

“李陵被匈奴俘虏之后,很快变节,一直在帮匈奴练兵和制造兵器,对付汉朝。”

(事后证明:这些被俘的匈奴兵搞混了,其实帮匈奴练兵的,是另一位被俘的汉将李绪,不是李陵,但是,当时公孙敖不知道)

公孙敖错误地听信了匈奴俘虏的说法,并转告了汉武帝。

汉武帝没向其他渠道证实,盲目听信了公孙敖的报告,认为李陵叛变了,是个卑鄙小人,于是汉武帝大怒,下令将李陵整整一个家族,所有的亲属,全部屠杀干净,一个都没有留。

汉武帝传世画像。这个老板脾气有点大哦

噩耗传到匈奴俘虏营中的李陵耳边。

晴天霹雳。

五雷轰顶。

满门抄斩。人世间,对一个人最大的打击,莫过于此。

读者你换位思考一下,换了是你,这种打击,你是否能扛得过来。

你该有多恨汉武帝。

李陵花了很长的时间,才从这起打击中,慢慢地缓过神来。

后来,重新打起精神做人。

李陵决定,投奔匈奴,为全家人报仇。

匈奴的且鞮侯单于,见李陵终于答应归顺匈奴,十分高兴,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李陵。

换句话说,李陵做了匈奴其中一个王的驸马爷,而且封了王,叫“右校王”。

李陵脱下汉人服装,穿上匈奴的军服。

安安心心,做匈奴人了。

干一行,爱一行。

后来,李陵多次带领匈奴兵,攻击汉军。

用现在的话说,已经成为妥妥的“汉奸”了。

朋友们,如果你是他,你会怎么做?

不过,当时的匈奴和汉朝,是打打谈谈,有时候也有和平。

和平年代,有一次,汉朝派使节出使匈奴,李陵质问汉朝来使:

“我当年带兵为汉朝打仗,是因为援兵不来,所以我才被俘的,我自问没有什么对不起大汉的,他汉武帝,凭什么杀我全家?”

汉朝的来使告诉李陵:

“陵哥,你别急,听我解释,陛下(汉武帝)是误信了匈奴俘虏的话,误以为你真的帮匈奴练兵、造兵器、对付汉朝,陛下很生气,所以陛下才杀了你全家,不过,那只是一场误会而已。”

李陵说:“帮匈奴练兵、造兵器的根本不是我!是李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汉朝使节走了之后,李陵越想越气,于是叫人把李绪刺杀了。

再后来,汉武帝也死了,汉昭帝继位,派了李陵的好朋友兼老乡任立政带队,出访匈奴,寻找机会,劝李陵回来。

任立政到访匈奴,找机会单独会见李陵,并劝他:

“那杀你全家的,是汉武帝,他都已经死了,当今陛下是汉昭帝,汉昭帝跟你无冤无仇,你还是回来吧,我们大家都很想念你!”

李陵说:“吾已胡服矣。大丈夫不能二次受辱。”

李陵的意思是说:我穿匈奴的衣服、做匈奴人,已经很多年了,汉武帝杀我全家,这是奇耻大辱,如果即使这样对我,我都还回去臣服于他们刘家,那就是第二次受辱,那我就是个孬种,作为男子汉,我绝对做不到。

任立政劝说无果,悻悻而归。

当时,恰好苏武被匈奴流放在贝尔加湖放羊。

李陵去看望苏武,并劝苏武归顺匈奴。

苏武断然拒绝。

公元前81年,苏武获准返回汉朝,李陵送别苏武。

苏武劝李陵跟他一起回汉朝。李陵对苏武说:

“如果汉武帝不杀我全家,我本可以杀掉匈奴单于,立功回国,但是,既然他杀了我全家,那么这件事,就再也无法挽回了,我是不会跟你回去的。”

于是,李陵就留在了匈奴,最后,终老在匈奴的土地上了。

李陵和匈奴公主生下的后代,在北方的草原上,也开枝散叶,生根发芽。

后来时光一晃,六百多年过去,到了唐朝,在今天吉尔吉斯斯坦这个地方,有个叫“黠戛斯”的部落,自称是李陵的后代,派使节来了长安,受到唐中宗李显的接见。

唐中宗李显对黠戛斯的使者说:

“你们是李陵的后代,本质上也姓李,我也姓李,我们是同宗,你们和其他国家的蛮夷,不一样,不是一回事。”

因为祖宗都姓李的关系,黠戛斯和大唐的关系很好。

黠戛斯曾经多次出兵,帮助大唐打仗,例如大唐打突厥的时候,黠戛斯就曾经出兵,帮助唐军。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李陵在大草原上的后裔,逐渐也忘记了自己的祖先(李陵),也渐渐本地化了。

至今,李陵仍然有血脉,在吉尔吉斯斯坦的土地上繁衍。

历史就是这样,在东亚的地盘上,游牧民族的血脉和汉人的血脉,互相交融。一两千年之后,谁不敢说谁的血统最纯正。(冯学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