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许世友的病情更加严重,戎马一生的许世友自己也意识到,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因此,他专门交代秘书给党中央写了份报告,在报告中他请求道:自己来日不多,请求党中央在他死后实行棺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世友

而许世友给出的理由则是:生前由于参加革命孝顺母亲的时间不足,他活着的时候能为党尽忠,希望死后能为母亲尽孝。因此,请求土葬,葬在母亲坟边。

许世友的要求递到北京之后,大家都面面相觑,因为新中国成立之后,除了毛主席和任弼时,其他所有开国元勋们都是火葬,哪怕周总理也不例外。

因此,对于许世友的这一个要求,谁也做不了主。最终,报告递到了邓小平的手中,邓小平在再三考虑之后,感慨到全中国只有一个许世友,因此,在报告上批示:照此办理,下不为例。

许世友墓

而在许世友去世之后,王震将军在传达邓小平的意见时,说到:

许世友在60年的戎马生涯中,战功赫赫,百死一生,是一位具有特殊性格,特殊经历,特殊贡献的特殊人物。邓小平同志签发的特殊通行证,这是特殊的特殊。

那么,许世友这个哪怕在诸多传奇般开国元勋们之中都极为特殊的将领,究竟有何特殊之处呢?他戎马生涯的一生,都创造了哪些奇迹?

如同绝大多数红军战士一样,许世友也出生在一个普通且贫苦的农民家庭。许世友的家乡位于湖北河南交界之处的大别山之中。

而且有趣的时,现在提起许世友的家乡,总是称之为河南新县人,但实际上在许世友出生之时,他并不知道自己是河南人。因为,当时许世友出生的村落属于湖北麻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麻城、新县、红安等地位置

1906年2月28日,当时还尚在清朝光绪年间,许世友出生于湖北麻城县泗水店区田铺乡许家河村一个普通贫苦农民的家庭,他的乳名叫三伢子。

虽然出生在普通贫苦农民家庭,也不像有钱人家的孩子一样能够粮食管饱,但是,自幼吃糠咽菜的许世友身体却十分强壮。到六七岁时,许世友每天白天砍柴放牛,晚上就缠着大哥教他读书写字。自幼聪颖、记忆力超群的许世友很快学会了《三字经》、《百家姓》等书。

由于看到三儿子十分聪明又喜爱读书,因此,虽然极为困难,父母仍咬牙让许世友进入了村中的私塾读书。也正是在私塾之中,私塾先生给他起了一个名字:许仕友。至于“许世友”这个名字,其实还是在参加革命之后,长征期间毛主席给改的。

许世友

1913年,许世友8岁那年,有少林寺的和尚来到许世友的家乡,开始在当地招人入寺。由于远离家乡,既苦又危险,因此,当时百姓对于让孩子远离家门学武并不感冒,但是,许世友觉得家中生活困难,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他离开家中,开始了在少林寺的8年习武生涯。

不过,虽然进入少林寺,但实际上许世友并没有剃度出家,他进入少林寺,实际上是一个受僧侣们驱使的杂役。所以,许世友在红军之中的外号“许和尚”,其实是“名不符实”的。

许世友从8岁进入少林寺开始,就是一个杂役,为师傅倒尿壶,洗衣服,砍柴做饭,几乎无活不干。当然,在少林寺当杂役也有好处,那就是在干完活之后可以跟着师傅苦练武功。

正是这8年少林寺生涯,让许世友练出了一身的本领,他不但力量过人,武艺高强,而且身轻如燕,能够飞檐走壁。所以,少林寺的8年生涯虽苦,但也练就了一身高强的武艺和强壮的身体,这为日后的革命生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少林寺

在少林寺学武8年之后,16岁的许世友离开了少林寺,返回家乡。不过,此时武艺高强又年轻气盛、嫉恶如仇的许世友,在返回家乡没多久,就因为打死了一个为非作歹的地主儿子,被迫逃离家乡。

最终,走投无路的许世友选择当兵,进入了吴佩孚的直系军队。在军阀部队之中,虽然脾气暴躁,但武艺高强又极善学习的许世友依然混得风生水起,1926年,他成为国民革命军第1师第1团的一名连长。

但是,在军阀部队中升官发财并不是许世友的理想,他对旧社会的种种不公更是深恶痛绝。所以,在军阀部队之中接触到了军队中的共产党员,许世友立刻被他们的理念吸引,并在1926年9月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7年大革命失败之后,在革命最危急的关头,许世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不顾个人安危,向党组织提出了入党的申请,1927年8月,许世友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离开了军阀部队,返回家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世友

回到家乡之后,由于武艺高强又有军事经验,因此,许世友被选为家乡农民义勇队大队长兼炮队队长。也正是在这一年,自毛主席领导秋收起义之后,位于许世友家乡的麻城也爆发了著名的黄麻起义。作为共产党员,许世友当然带领农民义勇队参加了黄麻起义。

然而,随着国民党反动派的重兵围剿,轰轰烈烈的黄麻起义最终因寡不敌众失败了。黄安县沦陷敌手,黄安县委书记王志仁、鄂东军总指挥潘忠汝先后在突围中牺牲。

因此,面对国民党的重兵,为了保存革命力量,黄麻起义军纷纷转移到大别山之中,开展游击战争。同样参加黄麻起义的许世友,也带领十几名炮队队员进入大山之中打起了游击。

1928年春天,趁着军阀混战,敌人兵力薄弱,起义军再次返回黄麻,并且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31师。许世友也在此时加入红军队伍中,成为红军部队的一名班长。

许世友

加入红军队伍之后,许世友充分展示自己武艺高强、作战勇猛的特点,在鄂豫皖根据地,许世友曾先后5次担任敢死队队长,每次作战,都会拿着一把大刀冲锋在前,因此,屡立战功的同时,许世友也多次受伤,几次死里逃生。

靠着无数像许世友一样作战勇猛的红军将士的共同努力,鄂豫皖根据地越打越大,红军也越战越强。1930年4月,红31师、32师、33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许世友则成为红一军一师一团的一名连长。

1931年元月,红1军与红15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许世友则被晋升为第10师第28团营长。同年11月,在反围剿之中越战越强的鄂豫皖红军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许世友则担任红12师34团团长。此时,鄂豫皖的红军主力已经拥有3万余人的兵力。

鄂豫皖根据地

但是,红军的不断发展壮大,也引起了蒋介石的极大恐惧,他开始调集30万大军发动对鄂豫皖根据地的大规模围剿。由于敌人兵力强大,再加上鄂豫皖根据地内部也出了一定的问题。

最终,1932年10月,第4次反围剿失败,红四方面军被迫脱离鄂豫皖根据地,在徐向前等人的率领下西征到达川陕地区,准备建立川陕苏区。从鄂豫皖根据地突出重围时,红四方面军约有15,000余人的兵力。

到达川陕之后,饱经苦难的四川人民对于红四方面军的到来极为支持,因此,随着红四方面军接连击败四川军阀的多次围攻,红军不但在川陕地区站稳了脚跟,而且迅速发展壮大。

1933年7月10日,红四方面军达到巅峰,当时川陕根据地的红军拥有八万余兵力。许世友率领的红12师34团也被扩编为红九军第25师,许世友则担任红九军副军长兼25师师长。所以,此时的许世友已经成长为红军的一名高级指战员。

许世友

也正是在激烈的革命生涯之中,身经百战的许世友在战斗中不断成长,他逐步跳出了利用高强的武艺猛打猛冲的作战方式,开始思考如何作为一个合格且优秀的将领,如何提高自己的军事水平,如何把局部与全局战术与战略、目前与将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也正是这样的思考和实践,让许世友的军事造诣越来越高。

1933年11月,四川王刘湘再次纠集20万大军对川陕苏区发动了6路围攻。这场围攻长达11个月之久。红四方面军集结全力开始与围剿的军阀部队浴血奋战。

最终,红四方面军取得了反围剿的胜利,刘湘等军四川阀部队在损失惨重之后被迫撤出川陕苏区。在6路围攻取得胜利之后,许世友被调往红四军担任军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川陕苏区

同时,就在6路围攻后没多久,红四方面军离开川陕根据地,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长征之旅。在三过草地之后,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终于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胜利会师。

不过,到达陕北之后,由于批判张国T时,许世友被指责为张国T在“抗大的代言人”,因此,许世友被最高法院特别军事法庭判处一年半徒刑,被关押起来。

许世友觉得特别冤枉,毛主席对这种扩大化的处置方式也十分不满,因此,毛主席亲自进入牢房看望许世友,并将其释放。许世友因此再次回到抗大,并担任校务部副部长。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由红军三大方面军主力改编而成的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许世友担任386旅副旅长,开始在晋察冀等地区与日寇作战。1939年秋天,在调往华北党校学习之后,许世友被派往山东,担任山东纵队三旅旅长,从此之后开始在山东长达9年的革命生涯。

许世友

1942年,山东纵队被改为山东军区,许世友则负担任胶东军区司令员,开始独自负责一个地区的军事。在日寇残酷地扫荡和围剿之下,许世友带领胶东军区军民与日寇浴血奋战,不但保住了胶东解放区,而且,胶东军区的部队也越战越强。

1946年,在抗战胜利刚刚一年,蒋介石就公然翻脸,撕毁了停战协定,发动了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内战爆发了。而山东作为战略要地,一直是蒋介石进攻的重点之一。

许世友与山东解放军一起与国民党军队反复厮杀,并越战越强。1947年,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合编为华东野战军,而许世友率领的胶东军区部队,则被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许世友担任司令员。

解放战争

在陈毅和粟裕的麾下,许世友率部参加了孟良固战役,率部参与歼灭国民党王牌主力军——整编第74师之后,1947年6月,华东野战军将第二、第七、第九、第十三四个纵队和两个师组成东线兵团,许志友成为该兵团的司令员。

1948年,在指挥大军攻克济南之后,许世友率部开始发动解放山东全境的战役。1949年8月,率部收复长山列岛之后,山东全境宣告解放。

新中国成立之后,解放大陆全境的解放军并没能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由于美国公然军事入侵朝鲜,新中国不得不在成立一年之后就组成志愿军,发动了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战争。而许世友也在1953年3月出国征战,当时,许世友担任三兵团司令员。

抗美援朝战争

其后,许世友历任华东军区第2副司令员、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等职。而且,在1979年对越南自卫反击战时,许世友还亲自负责指挥广西方面的部队,狠狠的打击了在取得越南战争胜利之后已经狂妄不可一世的军队。

然而,许世友辉煌的军事生涯虽然堪称传奇,但是,在我军的历史上,如许世友这样拥有传奇般经历的开国将领的比比皆是,似乎,许世友算不上多么“特殊”。

其实,除了战功赫赫经历传奇之外,许世友有许多令人啧啧称奇的爱好。除了武艺高强、是红军队伍中名副其实的武林高手之外,许世友还被被人称为酒神司令,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外号呢?

许世友

许世友从小就嗜酒如命,在参加红军之后,也从未停止喝酒。当上了红四方面军红四军的军长后,许世友更是酒不离口。当时,红军高级干部都有自己的挑夫,负责挑行李,一般红军首长的行李都是书本、报纸、铺盖卷等学习生活用品,而许世友的挑夫中两头挑的,永远都是酒。

而且有趣的是,许世友还是红四方面军中唯一一个可以公开喝酒的将领。众所周知,喝酒容易误事,那么,作为我军的高级将领,为什么会允许许世友喝酒呢?

因为许世友虽然海量,但是,他却从来没有喝酒误事过。许世友在很早之前就曾给自己立下过三不喝的规定:战前布阵不喝酒,战斗进行中不喝酒,打败仗不喝酒。所以,许世友看似嗜酒如命、无酒不欢,但是,这个酒神司令却从未因饮酒误事,他也能在战事紧张时,几个月之内滴酒不沾。

许世友(右)

许世友有多能喝?据说在长征之时,他曾喝了整整一脸盆的酒,60年革命生涯中,但凡非他规定不能喝酒的时间,许世友几乎顿顿喝酒,无酒不欢。

许世友不但爱喝酒,甚至,他还以酒选将。在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时,被任命为东线前敌指挥的许世友,需要选一名副司令。而此时,他想到了担任南京军区副司令的刘昌毅中将。但是,许世友并没有下定决心。

是否选择刘昌毅担任副手呢?许世友决定以以酒论英雄。因此,两个六七十岁高龄的老将,一顿饭喝了三瓶茅台还不停。许世友因此认为宝刀未老的刘昌毅担任副司令毫无问题。

当然,喝酒选将其实更多的是趣闻,副司令的选择不可能如此随意,但是,这个故事也足以证明许世友对酒的热爱。

许世友和孙女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许世友将军虽然嗜酒如命,但是,他却从来公私分明,公务接待的酒和自己私下日常生活中喝的酒分得清清楚楚。因此,许世友将近一半的工资,花在了买酒上。

然而,也许正是因为许世友从小喝酒且无酒不欢,每次酒量还极大。1985年,许世友在例行体检时被查出患有肝癌。很快,由于病情迅速恶化,1985年10月22日,开国上将、戎马一生的传奇将军许世友在南京病逝,享年80岁。

许世友去世后,这个传奇将军的墓碑没有做任何装饰,只有一块花岗岩石碑。石碑上既没有冠职,也没有记功,更没有叙史,只简简单单的刻了7个大字:许世友同志之墓。

而且,如果有幸去过许世友上将墓前凭吊,一定会对墓前堆积如山的茅台酒瓶印象深刻。这些茅台酒瓶从何而来呢?

许世友墓前的茅台

许世友将军一生虽然嗜酒如命,但是,他并非什么酒都喝,许世友生前最爱喝的就是茅台。就连他下葬之后,随葬的物品都有一瓶茅台酒。

因此,在凭吊许世友上将时,许多人会自发地带一瓶茅台酒瓶,放在将军墓前。祭奠的人多了之后,这位传奇将军的墓前就堆满了茅台酒瓶,成为了一大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