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题/扒一扒康乾盛世的皮,其实当时只是表面光鲜,内里却是腐朽不堪

文/土老帽

配图声明/本号所使用配图均来源于互联网,且难以查证著作权人,若有来源我们定会标记,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号,我们会认真解决!

原创声明/不易君子为文史地理爱好者原创投稿征文平台,文章原创性均通过作者保证与原创工具检测,若您发现作者文章有抄袭、洗稿等嫌疑,请将线索发送至后台,我们会严肃处理!

盗用警告/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清朝入关之后,出了两个好皇帝康熙和乾隆,康熙甚至被吹嘘成千古一帝。而康熙、雍正、乾隆统治时代,甚至被美化成康乾盛世。其实所谓的康乾盛世是经不起推敲的,很大程度上是清朝自我吹嘘的结果。另一方面也可以说那个时期是一个相对的盛世,所谓相对的盛世,是相对于明末清初战乱时期的饿殍遍野,和近代百年内忧外患时代的民不聊生,清朝统治的268年里只有康乾时代,相对好些,如此而已。

(康熙像)

康乾时代从1662年康熙继位一直到乾隆1796年让位给嘉庆持续130多年,这一百多年是清朝相对安定的时期,社会经济得到恢复,政治上也相对稳定,但是把这一段历史放在中国历史背景下来研究,它算不上是盛世,理由如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乾隆像)

一、经济上只有一个虚高的总量,质量却很差

人们现在还称康乾盛世,一个重要的理由是,当时清朝的经济总量是世界第一位,但是不要忘了,清朝的人口也是世界第一,而且占了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按人均值来说,清朝的经济就很一般了。而且清朝的经济质量无法跟西方相比,因为西方完成了工业革命,清朝还是个农业国,虽然有少量的手工业,但绝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工业。

即使单纯比农业,清朝的农业也无法跟西方比。当时清朝人均占有粮食200公斤,而美国人均接近1000公斤。英国每个农场都有一台蒸汽机,而清朝使用的还是最传统的耕作方式。而英美农业在经济中只是一个小的组成部分,而清朝却几乎是其经济的全部。

这样综合来看,清朝的经济其实没法跟西方列强比。

二、政治上腐朽落后,闭关锁国

当时的西方各国已经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而清朝还沉醉在天朝帝国的美梦之中。西方列强早已虎视眈眈,要瓜分清朝这个自我感觉良好的落后腐朽的国家,而清朝不仅一无所知,还空想怀柔四夷,要让四夷来朝。清朝在政治上已经落后于西方一个时代而不自知。

(乾隆接见英国使者,还喜欢端架子)

从康熙开始,就确定了清朝的对外政策,而他所确定的政策基本上是闭关锁国的政策。这个康熙非常奇怪,他个人非常喜欢西方的现代科学,他请来很多西方的传教士给他讲授现代科学知识,他也确实是当时清朝最渊博的学问家。但是悲催的是现代科技从来也没有走出皇宫,没有跟清朝的经济和生活发生联系。相反,康熙非常排斥对外贸易,基本上奉行的是闭关锁国的政策,而且从他之后一直到乾隆卸任,一直没有改变。清朝跟西方只有有限的贸易,而且清朝跟西方人贸易的目的也根本不同,西方贸易是为了追逐利润,而清朝的贸易是为了怀柔四夷,完全是出于政治目的,而清朝的政治又是远远落后于西方的。

人们动不动就批评清朝的闭关锁国,其实闭关锁国的最大责任应该归于康熙。

三、科技文化落后

清朝经济的落后和科技的落后是一致的,清朝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经济,也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科技。清朝基本上在吃科技文化的老本,也就是说中国古代留下的科技文化,在康乾时代基本上没有什么发展。反观西方,科技文化可以说突飞猛进,蒸汽机和各种机械在工业上广泛运用,而工业的飞速发展又反过来推动科技的进步,西方经济和科技的这种良性发展,在清朝丝毫也没有发生。

中国历来重视科举取士,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基层文化的发展。但是在所谓的康乾盛世,老百姓能读书的却很少,大量的农民大字不识一个。当时的中国根本就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学校,承担国民教育的是私塾,而能读得起私塾的又寥寥无几。

而且三位皇帝都大兴文字狱,对思想文化的破坏不说空前绝后,至少也达到历史上的一个高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字狱才最能反映康乾时代的科技文化状况)

四、人民生活困苦

最能反映康乾盛世成色的是百姓的生活,17世纪,一个英国使团来到清朝,其中有一位名叫约翰·巴罗的使者这样写道:“一登上陆地,发现到处是触目惊心的贫困,跟我们想象的样子完全不一样……每次接到我们的残羹剩饭,总要千恩万谢,我们泡过的茶叶,他们贪婪争抢……百姓异常消瘦,民众吃糠咽菜度日……”

(康乾盛世的黎民百姓)

所以所谓的康乾盛世,是一个假象,甚至是一个笑话,它不过是清朝给自己脸上贴的金。真正的康乾时代,危机四伏,早已为后来的落后挨打拉开了序幕。如果真有所谓的康乾盛世,就不会出现1840年鸦片战争那样的惨败。因为距离乾隆卸任才只有40年,一个刚经历盛世的清朝不会衰落到那种地步。

参考文献:
徐敏《荒唐的民国》
苟琳《溯源 中国传统文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