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区域一体化如何推进?日前,省委、省政府联合印发《长株潭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为新时期长株潭区域一体化发展擎画蓝图、指引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云龙大道改造完成,确保洞株路快速通行(资料图)

战略定位

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核心增长极

据统计,长株潭以全省1/7的国土面积、22%的人口,创造了40%以上的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因此,此次长株潭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的战略定位就是: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核心增长极、全国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以及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

根据规划近期目标,到2025年,长株潭区域竞争实力、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高水平基础设施、现代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领域一体化取得重大进展,融城融合发展格局全面形成。

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7万亿元,年均增长8%左右,人均GDP达到16.5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6.8万元;城镇人口达到130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80%,创建国家中心城市。

空间结构

以湘江为“轴”,一心三带多组团发展

规划提出,为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长株潭空间布局,共同构筑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格局。三地将形成“一轴一心,三带多组团”的长株潭区域一体化发展新型空间结构。

其中“一轴”,指依托湘江沿岸科创、产业等优势资源,构建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走廊、现代服务业发展走廊和高品质人居家园三大功能的湘江发展轴。

湘江东岸,依托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联动长沙经开区、湘潭高新区、株洲经开区、渌口经开区等区域,重点集聚装备制造、新材料、数据信息、现代物流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湘江西岸则依托湘江沿岸教育科创资源,高水平建设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联动长沙高新区、湘潭经开区、株洲高新区、天易经开区等区域,重点集聚新一代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文旅科创产业,建设科技创新策源地、湘江教育创新带和协同创新中心。同时,加快湘江风光带和滨江地区规划建设,打造长株潭“百里滨水走廊”。

“一心”则以长株潭生态绿心为主体,联动周边大托、暮云、跳马、云龙、昭山等区域,发展科创研发、信息技术、数字经济、设计创意、医养健康、文体旅游等绿色创新产业,共建长株潭生态绿色融合发展示范区。

“三带”指长株潭中部(京广)发展带、北部(渝长厦)发展带和南部(沪昆)发展带。

“多组团”将立足全域统筹、城乡一体,围绕长株潭中心区,打造若干重要功能组团。包括宁乡城镇组团、浏阳城镇组团、韶山—湘乡组团、醴陵—攸县组团、茶陵—炎陵组团。

交通融合

互联互通,建设国家综合交通枢纽

不过,对市民来说,感受更加直观的将是三地交通融合。规划提出,将坚持优化提升、适度超前的原则,统筹推进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互联互通、高效便捷的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国家综合交通枢纽,提升长株潭在全国交通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方面,将建设轨道上的长株潭。通过加快长株潭干线铁路(高铁)、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建设渝长厦高铁,建设长沙西—湘潭北—株洲西、长沙南—黄花机场联络线,串通渝长厦、沪昆和武广三大高铁动脉。

实行长株潭城际铁路“高密度、小编组、公交化”运营,加快建设长株潭城际轨道交通西环线,规划建设长沙南—株洲大丰站—株洲西、湘潭北—湘潭站—株洲西等城际轨道和长沙—宁乡、株洲—醴陵等城市轨道交通,推动从“城市”迈向“区域”,从“多网”迈向“融合”,实现互通互联、换乘便捷、多城一网、一票通达。

在公路方面,还将加快建设湘潭昭云大道—株洲云峰大道、长沙潇湘大道—湘潭滨江路、长沙新韶山路—湘潭昭山大道、湘潭大道—株洲铜霞路“四连线”,打通市际交界处“断头路”“瓶颈路”,加密市际路网密度,在三市中心城区形成“半小时通勤圈”。

另外,协同推进内河水运建设,打造长沙港、株洲港和湘潭港为整体的区域性港口群。加快建设霞凝港区、铜官港区、铜塘湾港区和铁牛埠港区等重要港区,实现铁路进港,提升港口集疏运能力。

公共服务

共建共享,实现标准化、便利化

深化公共服务领域合作,将使一体化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为此,规划提出,推进教育、医疗、社保、养老、就业、户籍等公共服务一体化,实施公交、健康、社保、图书馆等“一卡通”,加快三市政务服务对接共享。

如实施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推动居民医疗保障同城同结算、同城同定点、同城同年限。推进工伤认定政策统一、结果互认。建立住房公积金异地信息交换和核查机制,推行住房公积金转移接续和异地贷款。

同时,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完善教育科研协作机制,推动区域教育科研、人才建设、成果推广运用等综合实力中部领先。引导高端医疗资源功能互补。构建长株潭区域医疗联合体,创建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湖南健康产业园。

在文体旅游合作发展方面,可联合举办大型文化体育活动,打造区域文化品牌。推动长株潭旅游市场和服务一体化,共同打造极富特色、享誉全球的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实行长株潭旅游“一票通”。

除此以外,还将建立社会治理大数据平台,推动社会治理数据互联互通。加快消除制约人力资源流动的政策壁垒。持续实施“芙蓉人才行动计划”,建立引进高端人才、行业领军人才和留学归国人才绿色通道。推进社会信用体系一体化。探索开展区域一体化企业征信体系创建试点。

破除壁垒

建设要素自由流动的统一开放大市场

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还必须破除制约一体化发展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为此,规划提出,将建立运行有效的一体化合作体系,建设要素自由流动的统一开放大市场,为长株潭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强大内生动力。

一方面,将健全长株潭一体化议事协调机制和日常工作制度,加快推进建立制度统一、规则一致、执行同步的协同发展机制。区域重大行政决策实行联合听证、专家咨询和公众公示制度,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探索建立区域一体化发展专项支持基金,协同制定出台土地、财政、投资等激励政策措施。

同时,建立长株潭区域一体化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发布区域一体化发展指数,科学客观评价一体化发展进程,为区域政策制定和调整提供参考。探索实施引入第三方力量的政策评估监督模式。

另外,推动公共事务协同治理。加强城市安全发展和区域应急管理合作,强化风险评估和管控处置,共建食品安全、综合防灾减灾和安全生产等保障体系。建立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及灾害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合作联动机制。推动行业协会、金融组织、社会团体等非政府组织同城化发展,共同构建一体化进程中区域公共事务协同治理机制。

来源:株洲晚报

编辑:周雪

审核:张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