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很多小伙伴听说过三星堆吧。庞大的青铜人像,可以说是价值连城的宝物了。青铜器是比较好价值的物品,特别是那种古代的青铜鼎,象征着权力和财富,也是代表至高无上的物品。

三星堆历史可能最少有五千年历史,庞大的三星堆没有文字,可有点不可思议,各位要知道,古代人最喜欢在一些器皿留下文字,他们想传承一些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星堆的发现并不太晚,早在1929年的时候,这里就有村民发现了古物,这件事情引起了外国传教士的注意,他们经过一些准备后,在1934年对这里进行了一次发掘。但是当时出土的文物里面并没有什么真金白银,所以人们对这里很快就失去了兴趣,考古工作一度也因此中断。

建国后我们很快就对这里再次做了发掘,但是因为当时经济水平低,设备差,无法对墓地进行有效的保护,综合考虑后又停止了。从1980年开始,考古队对这里再次进行了发掘,这次的发掘,时间持续了二十多年,甚至一直到今天都没有完全停止。

据记载,在这近二十年的挖掘之中,共发掘出12平方公里的大型遗址群,其中出土的文物不仅数不胜数,而且相继创造了很多世界性的记录。

比如,三星堆遗址种出土的有世界上最早、树株最高的青铜神树;世界上最早的黄金权杖;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青铜大立人像;世界上最大的青铜纵目人像。世界上一次性出土最多的青铜人头像,面具,多达50多件。这一列的发现,直接轰动海内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重要的是,据说当时挖掘的这些三星堆遗址,其实还不到总面积的十分之二,可以想象要是全部挖掘,这将是一个怎么样的奇迹!

三星堆遗址发掘出来的差别很大,这个文明遗址发掘出来的主要是以金器和青铜器为主,跟中原的玉器富贵完全不一样,而从出土的器物的外形来看,这些东西的样子跟中原文明相差太多。

目前网上比较流行的说法,是说三星堆文明与夏商是同一时期,但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却与夏商时期的中原文明风格迥异、截然不同。可以说,同时期的整个中原找不到这样的文化。

更重要的是,三星堆遗址中出土的青铜人头像、青铜面罩的形象,都是大眼、高鼻、大嘴巴,跟华夏人不太像,反而和西亚地区的人有点类似。所以有观点推测,中华文明可能是从西亚地区传播而来的。

如果这个推测被证实,不仅华现有的很多研究发现,甚至就连华夏文明的根源,都将被彻底推翻,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现像。所以政府为防止出现这种结果,就下令停止了三星堆遗址的发掘。

这种说法虽然在网上传得有鼻子有眼睛,但在我看来,这些推测显然是经不起推敲的。三星堆被停止发掘的更可靠原因,应该是当时的科学技术,尚无法有效保护这些文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星堆现在的考古发掘基本上没有过多的新消息,对于这个问题好像国内的一些考古人员也不愿意多说,按照过去其他考古过程和结果的那种大量曝光报道,三星堆遗址的消息就低调了很多,基本上没有几个考古工作者愿意对三星堆遗址的事情进行多说 好像特意回避这个问题,不知道是不是害怕颠覆过去的历史 ,还是说对自己文明的不自信呢!

其实考证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与中国的史料是能对得上的

荒诞不经的《山海经》、《华阳国志》等文献因三星堆的发现而得到印证

根据古史记载,几代蜀王为蚕丛、柏灌(也作濩)、鱼凫、杜宇、开明。大体而言,杜宇王朝估计是从商末周初至春秋中叶,开明王朝则从春秋中叶至秦灭巴蜀。目前,多认为几代蜀王及古蜀国主体民族蜀族的来源,大抵属氐羌系,其中又与氐系民族关系颇大。

而从三星堆出土的文物是能与其中的蜀王对应起来的。如蚕丛,据说蚕丛“目纵”。

《华阳国志·蜀志》中:“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纵目面具很可能就是象征了蚕丛。

著名的青铜神树与《山海经》中的神话也是有相互印证的关系。很可能就是神话“羲和浴日”的体现。东方扶桑、中央的建木、西方的若木,扶桑树上有十个太阳“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青铜神树上恰好立有9只鸟,这或许就是太阳的象征。我们都知道,一般古人作画画太阳,就是一个圈里面再画一只“金乌(鸟)”。

也许正如《山海经》中的那些记载一样,在4500年前,我们的华夏文明实际上早就已经是多元化的了,因为那个时候根本就不是大一统时期,出现相邻的地方文化不同,完全是正常现象,就算放在今天,相邻的地方还有很大的文化差异,更何况是在一个完全没有统一的时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