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的一场自燃爆炸,让威马汽车又“火”了一把。

10月27日,北四环学所内的一辆威马电动车爆炸,周边区域烟味刺鼻,“震感”强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月28日,威马汽车宣布召回计划。

威马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召回2020年6月8日至2020年9月23日生产的,装备了电芯型号为ZNP3914895A-75A的动力电池的部分2020款威尔马斯特电动汽车,共计1282辆。

作为造车新势力之一,威马汽车虽然不像蔚来、小鹏、理想等话题多多,但是市场表现也算不错。

单就事件来看,对于威马汽车确有不利之处。但是,相对于一些车企遇到类似事件急于发出模棱两可的公告相比,威马汽车的这次召回非常的及时,也是非常负责任的体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次燃烧事件,已经是近期的第四起。10月至今,福建先后有两辆威马EX5参数图片)出租车自燃,江苏台州发生一起威马汽车起火,对于9月22日威马汽车完成100亿元D轮融资,正在谋求IPO的威马汽车来说,这几把“火”来得有些不是时候。

此时此刻,用威马创始人沈晖的话来说,就是“威马也远没有安全上岸”,不仅要敬畏投资者的每一分钱,更要敬畏消费者的每一分信任。

对于新能源车企来说,冷静思考,积极行动,很有必要。

新能源车因电池故障引发自燃,折射出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中的急功近利,每个新能源汽车品牌都想抢风口,活下来并且想活得好,资本的介入也在助推这一进程。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大家在一起做“蛋糕”,只不过水平各有不同。就拿威马来说,电池包就像是“蛋糕”的主要原料,但是供应商并不稳定。从已知的信息来看,给威马汽车供应电池的企业,就有宁德时代、塔菲尔、中兴高能、瑞普能源等。这次“摊事儿”的车辆,电池貌似来自中兴高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威马汽车发起召回的当天,中兴高能也发布了《关于“威马汽车产品召回事件”的说明》,表示10月27日发生于北京市的威马汽车起火事件,涉事车辆搭载的并非高能技术的电池。

对于近期几起事件的“锅”,中兴高能不想全背下来,其实也背不动。目前,中兴高能正陷入停产解散、拖欠供应商货款的传闻中。此次威马汽车召回,对于中兴高能来说无疑是一次严重的打击。

对于消费者来说,买燃油车主要看发动机和变速箱这些机械配件,即便不懂还可以向老司机请教,实在不行还可以上网查查,但是买新能源车真心搞不懂电池、电驱、电控在内的三电系统,只能听厂商自说自话,自己一脸懵逼。

据悉,中兴高能除了威马汽车这个大客户外,合作方还有奇瑞、汉腾、吉利、众泰等厂商。

随着威马汽车电池事件的发酵,估计各家新能源车企又将开始自查,以求降低风险了吧。

与外采电池等造新能源车不同,蔚来汽车已经开始谋求电池自主,与宁德时代等企业投资成立电池公司,一方面谋求高品质电池,一方面为车电分离商业模式铺路。

此外,丰田和松下也成立了合资电池公司,谋求用紧密的合作关系,应对未来市场竞争。

比较强势的当属大众汽车,已经在今年5月斥资11亿欧元获得国轩高科26.47%股份,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为未来几年的电动车计划积极布局。

在新能源车企中,与威马汽车一样外采电源的仍是大多数。

电池安全,仍是一个待解的难题,这也是比亚迪和宁德时代互撕的焦点。

比亚迪针对其“刀片电池”展开针刺测试,并宣称将“自燃”从新能源汽车的字典里彻底抹除,也着实刺激了宁德时代等三元锂电池企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比亚迪的“惹是生非”,宁德时代也多次向外发布自家三元锂电池包针刺测试视频,有内部人士也曾表示“针刺测试不等于电池安全,不做针刺测试不等于电池不安全”。

近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发布,提出了面向2035年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六大目标。按照规划,到2035年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销量各占50%,汽车产业实现电动化转型,燃料电池保有量达到100万辆左右;传统能源动力乘用车全部为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成为主流,销量占比达50%以上。

其实,消费者选择新能源车,往大了讲是支持节能环保,讲小了讲也许就是限牌或限行政策的不得已选择。

出于对电的天然恐惧,真心建议购买新能源车的消费者,上好各项保险,不要擅自改装,别等到出了事,只能自己承担损失时才追悔莫及。

这一次,威马汽车“火”中取栗,也是对实力和态度的一次考验,如果不想为他人做嫁衣,还需要更多的付出和努力。

对于曾经发起过召回的新能源车企来说,威马事件又一次提醒,切莫被巨大机遇迷失了双眼,全力以赴才不至于倒在终点线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