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没有通过我们的大学对比世界其他学校培养出多少杰出的人才,更没有历数我们产出了多少杰出的发明和贡献,事实也并没有。

事实是最近500年全世界改变人类重大发明的838项中,没有一项来自中国,近代以来我们产出的科研发明更是微乎其微,这背后当然和大学有本质上的关系。

10月份,两则高校丑闻被广泛关注。

10月5日,华中科技大学发布了一则对计算机学院副书记郑强的通报批评:取消两年评“优”资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月15日,成都大学党委书记毛洪涛通过朋友圈发绝笔信,称自己在工作中受到压迫,随后一天他的遗体被找到。

这两起高校丑闻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一个是为了给学生争取合理权利挺身而出,遭到校方严肃处理;另一个是抗争失败,选择以死明志。

一个月内发生两起高校丑闻,谁都有理由担忧这两起高校事件只是当下大学的一个缩影。客观地讲,击溃了深藏在我们内心深处“大学最后的净土”,(尽管我们不容许这种幼稚的认知,但这份期待和向往谁都没有真正被抹去)多了一些复杂且丑陋的阴暗面。

处分郑强,正义迟到

郑强通过朋友圈和近期发出来的公开信讲述了原委。他希望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学生能集中居住,“有利于学生管理,也有利于形成学院的集体氛围和文化”。据郑强教授反映,每年毕业生离校后,“东11舍、东13舍调整宿舍时,他们全然不顾早前的承诺和表态,导致两栋宿舍至今仍是各个学院的学生混住,但本学院学生大量散居在其他宿舍楼。”这件事郑强反映了五年,“毫无尊严地热脸蹭冷屁股”,仍然没有得到解决,于是怒不可遏,掀了学生宿舍管理部门“某某某经理”的桌子。

随之而来的是正式文件通报对郑强的处罚。(不要奢求其他大的层面,就连最基本的住宿权都有各种掣肘的无形压力。)

另一方面,华中科技大学后勤集团物业公司党委书记李天雄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不管是郑强有错也好,还是我们这边有工作纰漏也好,这都是学校的事情,所以不想从大众舆论的方向去炒作。他这样很不好——他作为一个(二级学院)党委副书记,这样把学校的事情断章取义地拿出来,不是太合适,我们没发声并不代表我们真的错在哪里,我们去发声对学校也不利。”

“学校自己的事情”,学校是你几个人的学校吗?这样自私狭隘的观念难道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吗?这背后引人深思。

这只是窥见高校阴暗面的一个点,结果不论怎样,她反映了矛盾和积弊已经不可收拾。

回到丑闻本身,随着事情持续发酵,继而成为热点,学校也给出了回应。

回应中提到:高度重视,后勤集团对相关当事人进行了处理,同时对其他学院的类似情况摸底,逐步改善。

还是老路径,事件冲突,外界关注,成为热点,开始高度重视,继而处理相关人员,几乎每次问题从发生到处理都是一样的老套路。

郑强老师为学生的利益挺身而出,反遭处理,这就叫“杀一儆百”,以后看谁还敢惹事,这就是当刺儿头的后果,也就会让许多人忍气吞声睁只眼闭只眼到退休。但是别忘了,总有一些不顾自身利益的正义人士冲在前面,不管是作为媒体还是个人,都应该站在弘扬正义的一方。

说到底,网络上大多数人打心底还是对郑强老师的责任感充满敬佩。

内斗,以死明志

毛洪涛生前的绝笔信中用大篇幅形容成都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王清远,指其是个小人、伪君子、披着学术外衣追逐名利,还称王清远“连续挤压三任党委书记,而我是被害最深当然也是最强烈的。一年多来,本人受到的伤害和不公,今生极致”。

10月16日,毛洪涛遗体在家附近的河道中被找到,证实是溺水身亡。毛洪涛的死引发舆论哗然,也将校长与书记之争这个话题带上了热搜。

什么样的手段,能把学校的党委书记逼上死路,王清远是谁?

王清远身上有诸多闪亮的标签,但许多人知道他是从一次毕业典礼。2014年6月,大学生毕业典礼上美女大学生献吻王清远一时红遍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还曾这样描述过他心目中的大学:大学是一个社会良知和思想的发动器,文明和进步的推动器,理想和智慧的集散地,其核心职能是为这个社会培养具有正义、勇气和智慧的有识公民,并承担起文明兴衰之责任。

估计很多人都已经魔幻了,已经完全无法辨别那副面孔的多样性,有人说,这便是体制内自我进阶的武器。

如果你的孩子或亲朋就读在这样一所学校,你难道不质疑这所学校的价值观,这是人之常情难以避免的客观事实。但是这绝非个例,更或许是高校的一个缩影。

写在结尾

胡适曾说,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失败,都由于过去的不努力。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将来的大收成。

这两句话用在大学再合适不过了,不是不努力,只是努力的方向更偏向政治,而非学术。

好大学的标准,不仅是排行榜而是好口碑。一所好大学是能够引领社会的思想,拥有属于她的“灵魂”。你不仅以母校引以为豪,母校也因有你而自豪。现在还有这样的氛围吗?有,或许难以独善其身。

如今的学术界已经自甘堕落,把骗取科研经费作为科研动力,把追逐名利放在首位,学术一塌糊涂,已经忘了大学之根本在于育人,更没有人甘愿坐冷板凳专注学术领域,环境也不一定支持。

这样的环境造就的结果就是学生们深受其影响,丑闻频繁被曝出,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乱伦的师生恋情,沉迷于游戏,攀比物质深陷网贷,时不时有新闻弹出自杀的学生。

在高速发展的今天,学校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我们这样一个饱受蹂躏的民族,在这样一个巨变的时代,我们需要的是健康的大学。

我们的大学难道不应该反思吗?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