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题/为何东三省明知其被日本人觊觎,仍不免快速沦陷?真相令人痛心

文/安东

配图声明/本号所使用配图均来源于互联网,且难以查证著作权人,若有来源我们定会标记,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号,我们会认真解决!

原创声明/不易君子为文史地理爱好者原创投稿征文平台,文章原创性均通过作者保证与原创工具检测,若您发现作者文章有抄袭、洗稿等嫌疑,请将线索发送至后台,我们会严肃处理!

盗用警告/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前言
东三省,是指辽宁、吉林、沈阳三省,其作为新中国重工业起步发展的地方为人们所熟知。其开拓与发展的历史并不长远,从清末开始到现代,不过匆匆百年。但却见证中国近现代历史上诸多重大事件,“九一八事变”就是其中之一。

(日寇踏入中华大地)

一、东三省为何遭人觊觎,其有什么特殊之处?

东北,在“九一八事变”前是指我国的辽宁、吉林、黑龙江及热河四省。因热河于1928年方建省,所以人们习惯上仍多称其为“东三省”。

东北自然农业条件优越,土壤肥沃且矿藏丰富。之所以长期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是因为东北地区历来被视为清王朝的龙兴之地,清政府的“封禁”政策限制了该地区进一步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北毗苏联,东邻朝鲜,西接蒙古,南隔渤海而与山东相望的东北地区,对清帝国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地理地区。无论是在历史上应对俄罗斯的入侵,还是掌控蒙古的诸部与辐射直隶山东地区,东北地区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而清朝在东北长期设立东北三将军(盛京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用以管控东北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北的交通相较于国内其他省份更加发达。沙俄主持修建的中东铁路,是中国国内少有有着完整体系的铁路。1901年中东铁路在正式开工修建后,不仅吸引了大量来自全国各省的劳工与移民迁入东北地区,而且人口的膨胀使得大批城镇的规模迅速扩张,大量曾经闲置的自然的资源被大规模开发出来。

(T字形的“中东铁路”)

短时间内,这个曾经的荒芜之地,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富庶之地。这是东北军能有着国内其他军阀所没有拥有的兵工厂、飞机的根本原因,城市建设与资源开发使得东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财力的充沛也不断地扩充了奉系的军备实力。

正如1931年板垣征四郎《从军事上所见到的满蒙》报告中写道:“满蒙的资源很是丰富,有着作为国防资源所必需的所有资源,是帝国自足所绝对必要的地区。”但这种资源在漫长的时间里,并没有得到中国政府的重视。这种不重视导致了一个严重的后果,即区域发展极其的滞后。长期实行的封禁政策严重影响了东北地区的发展,这个发展水平远落后于周边,且悬垂于中央帝国中心之外的地区成为他国扩张主义者眼中的肥肉——接踵而至的首先是沙俄,然后是日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常标榜自己,不是为了侵略,而是为了把东亚其他国家地区从不能保护它的民族手上“合理过渡”到自己,以自己的政治军事上的强大来保证东亚民族从英美俄法等西方势力中解放出来,从而使东亚成为东亚人的东亚。中国统治者的漠视与短时,给了外国势力染指的机会。资源倘使不开发利用,对于自己无异于暴殄天物,更难免他人觊觎窥视,乃至不得不拱手相让于他人。

(中俄技术人员在“中东铁路”旅顺段试车时合影)

二、东三省快速沦陷原因之一:奉系失败的军事部署

在中国各个军阀中,东北军武装力量一直位列前位。东北易帜后,编成步兵25个旅、骑兵6个旅、炮兵10个团。中原大战,东北军出兵关内支持蒋介石,战争胜利后东北军顺势接收了华北的大量地盘,为了争夺政治筹码与稳固新掌控的地盘,大量的部队从关外调入关内。而留驻东北的是步兵12个旅、骑兵3个旅和省防旅,装备相较入关的部队差。在兵力部署上以苏联为对象,留驻东北的部队大量安插在与苏联相邻的地方,分布在东北与苏联边界。这不仅是因为东北的奉系军阀一贯的反苏立场,更是因为之前爆发的中东铁路事件对苏俄产生的极大不信任。

(“伪满洲铁路线路图”, 红色部分为南满铁路)

东北军步兵的精锐和大部炮兵部队都不在关内东三省,不但留守的都是训练不足、装备较差的部队,且大部分集中在与苏联毗邻的省份地区。对于日本频频的侵略姿态,东北的主政者又没有给予正确的认识,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了国内的军阀派系斗争与防苏防共上面去,认为日本不会发动一场大规模的侵略战争且可以依靠国联与外部势力调停。而日本不仅派遣多次间谍沿东北交通网收集各类情报,更蓄意挑起了诸多事件,如中村事件。在没有得到严厉的反抗与制止后,日本的侵略欲望开始不断地膨胀,将入侵东三省的计划日渐提上日程。

(“东北的铁路网”,包括张作霖、日本人修筑的铁路,到新中国时期,仍占据了中国铁路总里程的一半。)

但即便如此,东北地区拥有20万部队不是可以轻言夺取的地方。它有着自给的军工体系,是中国为数不多可以装备自给的地方,甚至还有着自己的空军部队;加上东北面积130万平方公里,是日本本土面积的3倍多。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地域,不可能被短期的进攻所征服。而长期的战场是日本发动不起,国际势力绝不愿意看到的(因为侵害了列强在华的利益)。这也是东北当政者自信日本不会轻易发动入侵的深层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即便是“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张学良依旧认为是一次局部的摩擦事件,不足为奇,可以通过国际社会与国联施加压力,迫使日本放弃其目的。实际上,日本的野心早已经在一次一次的侵略战争中扩大,早已不满足于慢慢的蚕食。

另一方面,国际社会在经济大危机中方且自顾不暇,他们不在乎牺牲中国的利益来满足日本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只是希望息事宁人安抚住日本。日本受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失业率不断上升,各种社会问题频发。

其国内的社会矛盾转移的迫切,最好也是最便捷的方式便是通过攫取海外殖民地来保证。但东南亚的中南半岛是英法的殖民地,印度尼西亚等地是荷兰的殖民地,菲律宾是美国的殖民地,西方的势力日本还不能与之相对抗,富庶而缺乏防备的东北地区必然是其侵略的下一个目标。

(“东北军奉天兵工厂”是中国当时少有能自行制造军备的地区,以上为其自行生产的枪支)

(“东北军奉天兵工厂”所制造枪支上有个“东”字,表明其的生产地域)

三、东三省快速沦陷原因之二:中国混乱的政治局势

1929年南京《时事月报》上刊出的《田中义一上日皇之奏章》明确表示“如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引起中国舆论一片哗然。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面积辽阔、资源丰富的东三省早已被日本垂涎三尺,但在中国主政者方面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二十世纪的三十年代仍旧是军阀混战的年代,经由北伐军的努力所解放的地区仍然是国家的少数,东北的奉系军阀、山东的鲁系军阀、山西的晋系军阀、广西的桂系军阀、云南的滇系军阀、四川的刘湘、西北的三马、新疆的盛世才、西藏的喇嘛仍不在中央政府的控制之下,作为北伐忠实的同盟中国共产党也在“四一二事件”中与南京中央政府分道扬镳。

失去了工农支持的南京国民政府便要致力于外部,不断与残存的军阀势力相互斗争,艰难地推进政治的统一;而在南京中央政府内部,清党与各个派系之间的权力斗争所带来的后果是大量国家的仁人志士不是死于清党,就是耗于内斗,成为既得利益官僚的一分子。可以说这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不幸,更是民族历史的不幸。兄弟阋墙,同室操戈,一个强大的、具有威信的政府没有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成功组建起来,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也从胜利的高峰走向失败的低谷。

(柳条湖路轨爆炸现场)

(日军的布告)

四、“九一八事变”的爆发与东三省的沦陷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三省在奉系失败的军事部署与中国混乱的政治局势下,仅一年,这个面积约为日本三倍多的广袤土地,便毫无悬念地落到了日本军国主义者的手中。

可悲可叹,我辈当以史为鉴,光复华夏,奋发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