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的诗词频频被选入教材当中,他们的诗我们学得多,背得也多,不过随着电视剧、古风曲的兴起,古代诗词多数都被改编,人们也容易曲解诗词本意。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唐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唐诗的发展也达到了顶峰,题材广泛,流派众多,如今我们学到的诗,几乎都是唐诗,中小学、初高中的学生都能信手拈来一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像是前不久,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结果上了热搜,理由是“抄袭”现代人,不得不感叹一句,网络的影响力非常大。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诗人韦应物,在时隔千年之后,也是“火”了一把,因为他的一首诗登上了诗词大会,并凭借一句“我有一壶酒,可以慰风尘”连续击败了82选手,因为他们都挑不出其中的错别字。

咋一看,“我有一壶酒,可以慰风尘”好像没错啊!不过看看原作者写的诗,你就发现真的错了,那到底那个字错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韦应物就是那个写“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那位,谈起这首词,想必很多人都比较熟悉了,韦应物早年当过唐玄宗的侍卫,他完全是在锦衣玉食长大的高干子弟,年轻的时候,那是无法无天,连地方官员都不敢招惹他,

《旧唐书》中谈起韦应物家族说:议者云自唐以来,氏族之盛,无逾于韦氏。其孝友词学,承庆、嗣立力量;明于音律,则万里为最;达于礼仪,则叔夏为最;史才博识,以述为最。

不过韦应物突然有一天开明了,发奋苦读,当过县令和刺史,安史之乱结束第第三年,社会依旧不安,周智光反叛,蜀乱尤起,韦应物忧心忡忡,写下了《简卢陟》: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

涧树含朝雨,山鸟咔馀春。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从诗词中科院看出,韦应物有着无限的忧愁,第一句韦应物是在感慨人生没有遇到一个知音,在这悲伤的旅途当中,只能一个人失意在淮海之滨,前面三句有写景,也是在抒发苦闷的情绪。

最后一句“风尘”其实在暗指战乱,他愿意用手中的一瓢酒,来平息这乱世,当然只是不可能的,作者也是大感无力而自愧,因此也曾下了“邑有流亡愧俸钱”这样的名句,他也为自己在文学史上争得了无可争辩的地位。

“瓢”跟“壶”看似只有一字之差,但已经曲解了本意,《论语·雍也》中说到:贤哉, 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一瓢是指的生活简单清苦。一路上韦应物也只有这一瓢酒。

“一壶”意思就变了,它泛指一盛食之器,道家传说壶中别有天地,因此常以“一壶”来暗喻宇宙,王维在《赠焦道士》有云:坐知千里外,跳向一壶中。一壶酒也可以理解为多,上好的美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元好问在《后饮酒》中写:当其得意时,万物寄一壶。“一瓢”跟“一壶”差别很大,完完全全就是两种不同的意境,你读错了吗?诗词大会82人就因为这一瓢落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