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文化点心铺”:这里没有高深莫测的大道理,只有通俗易懂的小知识。学无止境,每天陪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家是生命的开始,人的一生,不是在回家的路上,便是在离家的途中。所以,在古典诗词中,描写乡愁的作品非常多,可以说数不胜数。诸如: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

这一首首诗词,浸满了离人的辛酸,写满了旅途的艰辛,更赚取了无数读者的眼泪。

众所周知,在古代社会,山水相隔、江湖险恶、舟车劳顿,回家的路对每一个出门远行的人来说,都是一场生死考验。很多人,往往都是年少时出门,到了满头银发时才能回家。

如果恰逢天灾人祸,回家更是成了一场遥不可及的奢望。南宋末年,就有这样一位词人,因一场突降的风雪,被阻隔在了江苏境内一条名叫荆溪的溪水上。

望着满眼飘飞的大雪,词人越发思念故乡,内心无比惆怅,于是便写下了一首唯美伤感的《梅花引》。

他就是南宋末年的著名词人蒋捷,因为其代表作《一剪梅》中的“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句,被世人称为“樱桃进士”。

其实,与樱桃词相比,蒋捷的这首《梅花引》真是被严重低估了,起笔13字便超凡脱俗。

下面,让我们来赏析一下:

梅花引·荆溪阻雪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
旧游旧游今在否?花外楼,柳下舟。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一般诗友的心中,凡是表达思乡之情的词作总是充满了凄凉、伤感、惆怅、孤独,让人读完之后,总是忍不住落泪。

可这首词却不一样,虽然它抒发的也是词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乘船阻雪于路上时的惆怅。但是,这首词的节奏是悠扬的,笔调是活泼的,情趣是洒脱的,回忆是热烈的。

所有这些情绪,被融进了一幅冷清的画面里,让读者在淡淡的哀愁中,如同欣赏一支优美的随想曲,得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美的享受。

作为江苏宜兴的世家大族,蒋捷本来可以拥有一个美好的前程和命运。可不幸的是,他生在了一个动乱的时代:南宋末年。

为了生存,他不得不多次离家。而词中的荆溪在他的故乡,离他的家并不远。眼看就要到家了,一场风雪却来了,多么令人惆怅啊!

词作一开篇就说:“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明明是他自己被风雪所阻,不得已而停在了半路。他的心里是迫切地想回到家中,可他却偏偏不这样说。

正惆怅无聊间,一只只白鸥划过水面而来,他便立刻委婉又调皮地借白鸥之口,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惆怅与无奈。

这短短13字,真是超凡脱俗!难怪清代词评家刘熙载对此词推崇备至,称之为“长短句之长城”。

紧接着,“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一个反问的应用,为读者揭示了词人真正的内心世界:他很想回家,为此忧愁不已,紧锁眉头。可此时,词人依然不做直接判断,而是将答案抛给了读者去想象,巧妙至极。

此种表现方法,与作者《喜迁莺·金村阻风》中“风涛如此,被闲鸥诮我,君行良苦”的写法相比,虽然都借助了白鸥,却显得更俏皮而又有迂回之趣。

词人时而写“身留”,时而写心未留,笔法空灵,虚笔侧写,不仅揭示了孤舟受阻这一题旨,还为通篇的结构提供了线索。

而后,“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词作到此,由虚转实,点明词人是因为风雪而“身留”。这时,风急雪大,一“拍”一“舞”,形象地写出了寒风吹袭,拍打窗帘,舱内灯火闪烁的情景。

而词人自己呢?“对闲影”,“忆旧游”,一动一静中,就将一个孤寂冷清的词人形象描绘了出来。而“冷清清”三字,语双关,既点明了当时的自然环境,也暗示了词人此时的心境。

当一个人处在无比孤寂的情境下时,他往往就会愈发思念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于是,回忆便自然而然地在词人脑海中展开了。

词作过片,“旧游旧游今在否?花外楼,柳下舟”,这如同内心独白似的话语,即点出了主人公并非“心留”,又恰当地承接了上文的“忆旧游”,向读者表现出了词人的真实心理活动。

那时的他,年轻有为,意气风发,与故交好友们,在春意盎然的花红柳绿中,乘舟荡漾,逗留楼台,好不惬意,好不舒畅!“花外楼,柳下舟”,短短6个字,就引发读者无限的联想。

曾经,青春、回忆、亲友,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可现在,山河飘零,词人又遇雪受阻于溪水上。两相对比之下,一种无比伤感的情怀便油然而生了。

写到这里,作者将笔锋猛然调转,无奈地叹道“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当梦想被现实击碎时,连做梦都变成了十分奢侈的事。现实残酷,好梦难寻,唯有荆溪水空空自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令人难以忍受的是,“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词人寻梦不成,便来到甲板上,任凭风雪打湿了他的衣裳。

实际上,词人的衣裳有没有真正地被打湿,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他的心此时真的是有点“湿”透了!

他在想什么呢?词作最后,“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词人先抑后扬,故意借他人之口,把这浓浓的愁绪淡淡地讲来,令人不胜感慨。

风雪中,词人独立船头,迎着风雪,陷入了无尽的愁思中。在这里,词人终于道破了“愁”和“雪”的关系:风雪阻我,我心忧愁。

而那枝临风傲雪的梅花,或许是词人想象的,也或许是词人亲眼所见,无论怎样,都表达了词人豁达洒脱的胸襟,也后世读者联想到了词人高洁不屈的品性。

这样的一首思乡词,虽有忧愁,亦有伤感,但整篇读下来,却令人淡淡的哀愁中,感受到一份铿锵有力的情怀:伤而不丧,清越激昂。

这样的词作即使与《一剪梅》相比,也绝对称得上是一首词坛佳作。只可惜,因为《一剪梅》,它被忽视太久了。

(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注: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