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西方绘画历来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这是由其历史文化、地理环境以及宗教信仰、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差异造成的。通过对中西方绘画的研究, 我们可以发现, 中国绘画中用色较为素淡, 而西方绘画中用色较为浓郁。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月季》布面油画 潘玉良作

原来,从战国时期的绘画作品到现代的国画,中国画讲究“以形写神”、“随类赋彩”,色彩运用更加注重画作的艺术性, 而不是画作的形象是否与实物相符。中国画家擅长托物言志, 更多的是表现画家的一种心境, 色彩的运用只是辅助, 处于次要地位。说到这里,肯定会有朋友问,那敦煌的壁画为什么有浓烈的色彩呢?其实,这与唐代追求雍容华贵的社会风气有关。在敦煌壁画中, 我们可以发现, 其色彩也只是应用了色彩的固有色,而不借助色彩的光影变化来体现色彩本身的装饰美,我们可以直观感受到宗教信仰对绘画的影响。

而古希腊美术作为西方美术的发源, 经过现代科技的色彩还原, 我们发现很多宗教建筑、哥特式建筑等都会利用大量艳丽的色彩。在印象派出现之前, 西方绘画中大多是使用色彩的固有色进行色彩设计。19世纪70年代, 莫奈开创了印象派。自此, 西方绘画开始更加注重光影在绘画中的表现, 从而出现了绘画作品中光影色的利用。西方绘画中擅长运用色彩的厚薄、用色的搭配来营造出不同的色调, 从而利用冷暖色调的不同表达画家不同的情感状态, 也能通过不同的色调给予欣赏者以不同的观赏体验。

色彩训练是以造型为基础的进阶练习。色彩画不仅能表现物象的形态,更能反映画者的情感和性格。色彩的冷暖变化、浓淡差别,以及颜料本身的特质,都能在画家手中凝结成独特的个性表达。潘玉良对绘画的热爱就是从色彩画开始的,在她的艺术旅程中,色彩画最能体现其审美风格和艺术观念。她博采众长,从不同流派中汲取营养,在油画的缤纷色彩中融入东方线条,又用中国彩墨表现西方裸体画题材,实践“合中西于一冶”的艺术理念,形成非常鲜明的个人风格。

《画室》

木版油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画室》

木板油画

《画室》

纸本彩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画室》

布面油画

这组作品描绘的场景可能是著名的巴黎大茅屋画室。潘玉良再次去往法国后,曾在那里进行大胆创新的艺术训练。在这组作品中,不同肤色的绘画者并肩而坐,有人正低头作画,有人望向画里并未出现的模特,他们认真专注的状态非常吸引人。

《女人头像》

木板油画

《男人头像》

木板油画

这两幅肖像作品画于木板之上,用油画刀完成。油画刀通过按压刮擦产生厚重的质感和生动的肌理形态,画面轻松洒脱,不拘细节。画中的两个人物表情平静,处在平光的照射之下,面部几乎没有阴影,背景也无空间感。这两幅画在媒介、工具和表现手法上都非常统一,可以看出是属于同一时期的色彩习作。

花瓶与水果布面油画

这幅静物画具有强烈的东方装饰趣味,潘玉良通过浓烈的对比色、装饰化的图案、不安分的线条,促使画中物体在空间感和平面感之间产生和谐的色彩旋律。

东方美学曾影响了多位西方现代派绘画大师,如后印象主义时期的梵高和野兽派的马蒂斯,他们提取东方绘画中的线条和平面感作为重要的创作符号。潘玉良画里的东方元素,是以文化本能融入西画材料,还是用西方现代艺术风格反哺中国画形式?或许两者皆有之。潘玉良通过使用西洋画的处理手法,成功地将中国画的笔墨精神和西画的实体质感融入到彩墨画中。笔到意到,戛然而止,控制得当。

展厅内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绘画比赛看这里

【第一期】从潘玉良画作看东西方线条

文字:张文蕊 刘婷婷

展厅摄影:李鹏飞

海报设计:张梅

动图制作:刘婷婷

编辑排版:刘婷婷

官网:www.ahm.cn

新浪微博:@安徽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