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猎鹰9号火箭

人类文明正处于从地球文明转变为星际文明的起点,火箭是我们走出地球的关键。而以前那种用过一次就扔掉的火箭,显然无法满足人类大规模进军太空的要求,而一提到可重复使用火箭,人们的脑海里浮现出来的肯定是马斯克SpaceX公司如日中天的猎鹰9号火箭,迄今已发射60多次,成功回收了30次多次,有的火箭更是已经3次发射,3次回收成功了。可以说,猎鹰9号火箭已经碾压全球其它火箭,从稳定性和发射价格上,正远远地把地球上其它火箭抛开,未来似乎要独霸太空了。

从1957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开始,运载火箭技术一直在不断发展之中,美、苏、欧洲、中国、日本还有印度、巴西等国都有着较强的运载火箭技术,成系列的运载火箭不完全统计至少有20几种以上,还有配套的上面级等,不同的上面级也可以衍生出不同的运载能力的火箭。长久以来,载人航天项目一直是由国家层面来领导的,而且没有点实力的国家也完成不了,更不要说私营企业了。马斯克的SpaceX可以说是开了先河,紧跟其后的,是我国的航天科工集团。

图为长征-5

据环球时报的消息称,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在近期的一次会议上提出了一套未来五年的商业空间规划。该规划的主要内容为提高商用航天系统的能力,缩短商用火箭发射的准备时间和频率,并对运载火箭的再利用进行进一步研究,以降低成本,其项目负责人表示,该计划到了2023年时,将让快舟系列火箭的发射次数增加一倍,到2025年在固体火箭技术方面领先世界,这也意味着,全球最大的固体火箭未来或将在我国面世。

据了解,由于因为一些材料方面的限制,在空天飞机真正成熟前,至少在20年内,运载火箭还会是最主要的航天发射方式,这也是为何各国仍在大力发展各类运载火箭的原因。比如我国从长征-5到长征-9,一系列适合各类轨道的运载火箭,都在积极研发中。但其中的型号,基本都是液体燃料运载火箭,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成本很高,准备时间很长。所以,建造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势必是一个大的趋势那么,这项技术的难点又在哪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回收过程

分析认为,该项技术,主要可以分为两大难点,其一,因为增加了回收这一步骤,所以火箭的总体参数优化和设计变复杂了。回收过程中首先需要有一定的动力,也就需要携带一部分的推进剂。在它落地过程中,气动加热会导致子级外壳出现一定的损失,这时候就需要相应增重,并对可能会下落的弹道进行调整。

其二,在火箭子级落地的过程中,不像是传统火箭,落地即是回收,要想重复利用火箭子级的话,要对它本身的推力进行调节,有时候需要从60%调节到110%,调节范围比较大。这就导致了火箭推进剂的管理难度非常大。需要在它降落的时候,实际上用的力气是“半桶水”或者更少,这里有一个控制的问题,其中的变量每次都不一样。

图为快舟系列火箭

不过,从航天科工集团对此项目表现出信心满满的态度中可以看出,相信这些问题他们已经找到了解决的方案。美媒太空新闻认为,如果规划顺利的话,全球最大的固体火箭或将是快舟-31,用于发射卫星的话至少300颗,届时或将垄断整个国际上卫星发射行业的订单,太空势必因中国火箭而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