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看到下面这条新闻,都会觉得这是正能量,说明国人能够团结一心、积极应对COVID-19疫情,用最高效率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陶医生看了这条新闻只想吐槽:都什么时代了,还在用那么原始的作业方式,与我国全球最大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国家地位很不相符。

之前武汉、大连、新疆(几乎全部)、瑞丽、北京(部分群体)都开展过全员检测核酸,想必也是这样纸质登记被检测者信息、事后由医务人员或请社会人员录入电脑的吧。纸质登记表不录入也是有可能的,毕竟绝大多数阴性者无所谓,只要能找到核酸阳性的那份纸质登记表,联系上对方即可。

中国是世界上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是5G应用最广泛的国家,是各类手机应用软件最发达的国家,也是各种AI应用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我们难道不应该充分意识到,并利用这种优势来实现工作方式的升级么?

陶医生觉得全员核酸采样的信息收集,应该这样干:

开发一个微信小程序,采集居民身份信息,与核酸样品信息关联。

采集居民身份信息,可以有两种方式:

自助采集:居民扫小程序码,自助输入姓名、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然后生成一个登记码,采样现场展示登记码,采样人员用小程序扫码即可;

现场采集:如果没有自助采集,还可以在采样现场通过手机摄像头,智能识别居民身份证上的文字和数字信息(无需读取身份证内的芯片),完成采集。

与核酸样品信息关联:在确定居民身份信息的情况下,再用手机摄像头扫描核酸采样管条形码,就完成了信息关联。

这样一个微信小程序,需要多少时间和人力的投入呢?

陶医生虽然是计算机领域的外行,但多年从事公共卫生信息化工作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陶医生觉得,这个小程序,一个程序员一晚上大概就可以搞定了。摄像头自动识别身份证表面信息这个关键功能,一个人一晚上肯定搞不定,但应该有很多现成的AI模块可以调用吧,无需从头开发。

摄像头自动识别身份证表面信息,这个设想其实还保守了,人脸识别都已经非常强大了,完全可以先人脸识别。无法识别的,再识别身份证。

采样现场,用一个手机三脚架把手机固定起来,备上几个充电宝,就可以工作了。

当然,还需要考虑使用者的身份验证,隐私信息保护等。

陶医生觉得,类似的全员核酸检测行动,中国很可能还会经历N次,只要境外还有大量病例,只要中国还没有靠疫苗实现群体免疫。我就算是抛砖引玉吧,希望微信或阿里等企业能看到这个点子,和主管部门一起给出解决方案。

支付宝7天搞定了健康码,那么核酸检测小程序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