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晚间,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由于新冠肺炎疫情迅猛反弹,法国将从10月30日起,再次重新实行封锁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0年的世界,不太平静。

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让全球经济受到重创,生活方式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最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出门戴上口罩成为了一种习惯。

在这场抗疫斗争中,某些海外国家由于初期的轻视,应对处理不及时,确诊和死亡人数节节攀升,迅速成为了重灾区,至今仍然处在疫情的“震中”,为他们的傲慢付出了代价。

反观我们中国,虽然是最早受疫情影响的国家之一。但由于政府应对及时,老百姓积极配合,迅速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国内经济也已经开始了复苏。

如今,国内疫情已经基本得到控制,进入了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重点是防“境外输入型”。

但不可否认的是,虽然我们恢复的速度最快,但仍然对国内经济造成了长达半年之久的影响。

一、疫情下受创的保险业

旅游业、餐饮业、电影业、航空业无疑是受创最为严重的行业了,但保险业其实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这种影响并非体现在赔付上。

因为在几大保险险种中,重疾险是得了合同约定的疾病才能得到赔付,而新冠肺炎也不属于意外的范畴,而不用提年金险等“理财型”保险了。

所以,可能涉及到赔付的险种只有寿险和医疗险。

根据数据统计,截至10月29日上午8点45分,国内累计死亡人数为4746人。

虽然其中购买过寿险的人数未知,但预计不超过2000人,保险公司赔付压力不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内新冠疫情最新统计情况

而商业医疗险是报销型的保险,当被保人发生就医行为,只要符合条款规定就能得到报销,本应是新冠肺炎治疗中的主力军。

但由于我国对新冠肺炎的治疗政策实行全免费,社保报销之外的部分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比例全额补助。

因此,商业医疗险也没有太大的发挥余地。

之所以说疫情对保险业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主要是从保费规模和保险业的发展上来说的。

国内疫情爆发之际,正好是保险“开门红”的时间。

受疫情影响,业务员培训、面对面拜访、签单、增员等活动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让“开门红”变成了“开门黑”,保险行业的发展陷入了低谷

以人身险公司为例,今年上半年,整体规模保费2.45万亿元,同比下降-1.4%,增速下降19.5个百分点。其中,原保险保费收入2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速下降9.2个百分点;保户储金及投资款4345亿元,同比-25.1%,较去年同期下降56.5个百分点。

近5年各险种增速(来源:华创证券)

可以看到,和去年同期相比,人身险增速明显下滑、意外险、健康险、寿险也都出现了下滑。

财险业受到的影响则比寿险和健康险业务更大。因为和财险业务相关性比较大的旅游、航空和汽车行业,受疫情影响都比较严重。

而中国又是最大的境外游和旅游支出市场之一,同时又是美国之后的第2大航空市场,以及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

因此,与之相对应的旅游险、航空意外险、车险也受到较大的影响,而且这三大业务的恢复时间比人身险业务要来得更晚。

疫情之下,保险行业受创明显。

二、疫情催生的保险需求

尽管疫情导致保险“开门红”推动较慢,对保险行业的造成较大的短期冲击。

但另一方面,疫情也激发了民众的健康管理需求,将一定程度上刺激健康险的销售。

我们可以看看和新冠疫情相似的“非典”疫情期间的保险需求变化。

“非典”最早是2002年11月在广东出现的,2003年2月开始向全国扩散,4月份进入集中爆发期,5月底进入尾声,到6月份疫情就基本结束了,在中国持续了半年多的时间。

“非典”时期大陆保险的保费变化(来源:华金证券)

疫情刚刚爆发之际,国内保险业受到较大冲击,保险需求受到抑制。

从5月份开始,疫情进入尾声,保险业逐渐恢复正常运营。而居民健康保障需求则受到了“非典”疫情的强烈刺激,导致5月份健康险保费激增,增速高达309%。

与此相比,寿险在疫情过后的反弹则非常有限。

此次新冠疫情虽然持续时间较长,但也体现出了和“非典”期间相似的特征。寿险和健康险走势和“非典”时期接近,呈现先抑后扬的态势。暂时被延后的保障需求,在今年二季度中段和三季度迎来爆发。

相较于“非典”时期,“新冠”疫情的扩散范围显然要更广,触达了三、四线城市。而这些城市原本的保险意识是要相对薄弱的。

进入后疫情时代,健康险需求也实现了加速下沉,促进健康险保费强力反弹。

从实际情况来看,在国内疫情进入常态化管理阶段后,购买健康险的人数的确迎来了一定规模的“补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新需求激发出的增量业务,最终能否完全抵消疫情期间的负面效应,只有等到今年年底才能有定论。

三、“事件驱动型”需求能否转为刚需?

虽说疫情因素激发了部分用户的保险需求,但有个非常明显的现象:今年疫情后购买保险的人群,很多就是冲着新冠疫情保障而去的

疫情期间,某平台各类保险产品变化量

从某线上保险平台的各类保险产品出单量来看,新冠功能险保单量激增,疫情期间44%的新增保单为新冠肺炎保险保单

这也是国人购买保险的一大特点,就是易受事件驱动。

比如看到身边有亲戚、同事得了重疾,就会驱动自己去购买重疾险;

看到新闻里某某遭受意外,发生了不幸的事件,就会驱动自己去购买意外险;

看到身边朋友购买了某份保险,就会驱动自己也去购买一样的保险。

有分析自身保险需求的意识,而且会分析需求的人,则并不多见。

新冠疫情期间也是如此,受该事件的驱动,很多人就去购买可以保障新冠肺炎的险种去了,并没有从自身出发,分析实际的保险需求。

再加上疫情期间,各保险公司推出了针对一线医护和工作人员的赠险,以及针对普通人的赠险,很多人就是直接领取了多份赠险完事。

保险公司赠送普通民众的保险一览表

因此,看起来激增的保单量,其实并不能代表民众的内在需要,只能证明新冠疫情这一事件对老百姓的驱动力很强。

可是,风险管理是一门需要事先做好的事情,不能等到风险来临时才想起来。

生活中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真正等到疾病灾祸来临,再转移风险就来不及了。

任何时候都不要对风险失去敬畏之心!

当戴口罩逐渐成为一种保持社交距离的习惯之后,买保险何时才能真正成为刚需呢?

双十一即将来临,不如少买件衣服,为自己和家人增添一份保险!

网易号今日说保:一个客观、专业、有温度、有态度的保险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