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登记问题”的官方答复,可谓是弥补了80后一代的大遗憾。

从农村走出来的80后一代,特别是大学生入城群体,承受着非常尴尬的现实和无奈。

终于转成了梦寐以求的商品粮户口了,回头却发现,那是最后一代上大学必须转户口的时代了。

三四年毕业后,工作并不是像以前大哥哥大姐姐们那样励志了,大学毕业包分配了,要自己找工作了。

户口转走了,农村开始取消农业税了,农村户籍开始享有一些福利待遇了,城郊的农村户口因为拆迁还能得到一大笔收入。

更为恼火的是,好不容易找到工作,发现还要交房租,后来还要举家而为买个小户型房子。因为是陌生人,城市子女的福利分房、集资房等等,都与你不沾边。

这几年农村环境治理好了,没事带着孩子常回去看看,享受田园的快乐时光。但父母老去着一切也将随之而的失落感也由此而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城市的新人,慢慢融入,慢慢改善生活,成了进城子女生活的全部。对于家乡的各种变化也很关心,尤其是政策的变化。但更多的是对于将来那里再也回不去的担忧。

最近的官方回复,无论是出于城乡循环考虑也好,还是关心进城子女的利益诉求也罢,总之,是符合前进着的社会现实。

以前有很多报道,鼓励资本进农村,基本上讲的是产业资本对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但通过这5年左右的时间来看,产业资本对于发展农业生产可谓毁誉参半。这些资本想通过政策红利赚快钱,他们压根对土地没有情感,所以有些地方出现了农业产业发展虎头蛇尾的现象。于是现在比较得到认可的新式农民、农场主等农N代开始崛起,并发挥了农村发展的中坚作用。

这就是进城子女返乡崛起的故事。但并不是所有的进城子女都能返乡从事农业,这不现实也不可能。但有一点,在城市落户的子女,其关切点能得到维护,如果能经常回去,对于促进城乡流动,甚至对于促进乡村振兴发展建言献策都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正如专业分析的那样,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是分离的,如果宅基地上的房屋不在了,那么进城子女在农村的权益也将不复存在,正所谓皮之不在,毛之焉附?

当然,如果经常回去及时修缮,甚至改造改造,做成民宿,或者按照最新政策,将来可以租给向往住在农村的人,获取租金收入也都是可以的,即便没有任何收入,自己回去度假也算是一旅游消费。

当然,最好的是,这样的政策能够传给下一代再下一代,就如同城市的商品房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