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正是秋收的黄金时间。在秋收时节,除了粮食产量,粮食价格也是农民最关心的话题。从十月上旬的粮价来看,不管是玉米、稻子,还是大豆,价格都处于稳中有涨的态势,基本上指导价格每隔几天就会上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价格上涨的大环境下,农民的售粮积极性空前提高。在华北,玉米的生产还是主要以散户为主,今年玉米价格相比去年涨幅较大,经过售卖方式的转变,今年农民出售玉米棒就能获得收入,目前华北地区农民出售玉米棒价格在每斤0.5元到0.55元之间。根据今年新玉米的上市情况来看,玉米棒的亩产基本在每亩2000斤到2500斤之间,按照最低来算,每亩农民收入在1000元以上。并且相较往年来说,这可以说是纯收入了,因为存储、脱粒等工序全都省去了。

农民愿意出售,贸易商也愿意采购。今年玉米收购商的热情空前高涨。甚至出现了除了粮贸企业以及贸易商之外的其他行业跨界抢粮的情况。折让今年很可能粮源短期内集中在中间贸易商环节,他们售粮的节奏以及市场心态,很大程度上会左右粮食行情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玉米在总体价格上,受到农民惜售、国际粮食危机影响,包括玉米在内的粮价走强是大概率事件,但是要说因此出现价格大涨,可能性不大。主要受四方面影响。

第一方面,就是前一段时期拍卖成交的临储玉米开始陆续出库,这对新玉米的价格构成压力。从9月下旬开始,南北玉米进入收获期,市场上供应量随之增长。随着临储的玉米出库,深加工企业所用的玉米原料库存开始回升,并且增库速度较快,一些用粮企业提前、高价开秤成了一时的热点,后期随着新玉米的逐渐上市,库存的增加,玉米价格有回落的可能性。

第二方面,9月初时候东北经历了台风的侵袭,导致大面积的玉米倒伏。减产不丰产的论调在农民间传的很凶,甚至传出减产量预估在15%左右,这种减产的担忧也对玉米价格上涨有一定的托底作用。今年累计拍出的5800多万吨的临储玉米,还有超过4成以上没有出库,这些没有出库的陈玉米将会有效的补充供给的不足。这两种情况叠加,加上减产消息的挟持,一些贸易商有了惜售心理,选择持货待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方面,受到玉米高价的影响,一些深加工企业,尤其是饲料企业,开始选择更加便宜的替代品,或者是陈粮进行替代,玉米替代品供给能力增强。现在市场上有一些不宜存储的政策性小麦、稻谷,可以作为深加工领域的替代品。这些都让玉米的需求比例变低。

第四方面,饲料用玉米的价格最近一直在走跌,在饲料需求上,随着能繁母猪存栏量的不断上升,生猪存栏渐渐恢复,预计后期生猪饲料需求会继续看好。在蛋鸡饲料方面,目前蛋鸡的存栏量处于高位,鸡苗订单不佳,预计未来在鸡饲料方面的诉求不会太好,对玉米的价格支撑力度有限。

最后,不得不提一下进口玉米。近年来,进口玉米数量和力度都在加大,今年到9月份,预估进口量已在120万吨以上。因为超出了配额,要征收65%的关税,所以超过配额后的玉米进口价格将会达到每斤1.23元到1.34元,这个价格明显已经超过国产玉米价格了。

但这一政策也并不是没有漏洞,进口玉米配额限制的只是纯玉米,对玉米粉却没约束,也就是说以后不排除有进口企业会用玉米粉替代纯玉米进口。现在也有不少饲料企业,开始用小麦来替代玉米的行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综上,后续玉米的价格会存在下跌的可能,玉米、水稻、大豆等粮食,都会在这个月进入到销售旺季,不受配额限制的玉米粉也会跟进搅局,专家建议农民以及贸易商,对当前玉米价格要持谨慎态度,不能盲目追求高价格,也不要悲观恐慌抛售。要结合自身情况以及市场价格,做出合理的出售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