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首先声明,我既不是男权主义者,也不是女权主义者。今天,咱们也不谈中国文化传统,免得被女同胞们扔鸡蛋。
今天无论打开哪个新闻APP,都可以看到一则消息:全职太太回母校捐款被校长骂滚出去!
这个校长就是大名鼎鼎的丽江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张桂梅校长,是一个非常值得尊重的人,咱们在这里也不过多地加以评价。
事情的经过,我在这里就不多啰嗦。
咱们只是就事论事,不吹不黑,就来谈谈全职太太这个事情本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女性大规模进入职场始于二战后男劳力短缺
何谓全职太太?我想,这不太好定义。
全职照顾家庭、孩子的算是,家里拥有大量财富,雇着保姆、司机、管家的富太太们,也可以算是。
既然不好定义,那换个视角,从全职太太相对的词谈起:职场女性。
中国的职场女性大概是从何时开始出现的?这个很难找出一个准确的时间,但是大体上是在“五四”运动后。而女性真正开始大规模进入职场,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男女平等平权观念开始普及之后。
从国际上来看,妇女解放运动有200多年的历史,但说实话,成效一直不佳。真正推动女性进入职场,是二战后全球大规模爆发的妇女解放运动。
大家只看到了这场运动的结果,却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二战中有9000万人口死亡,死亡者之中,绝大部分是男性青壮年,苏联士兵大量伤亡之后,甚至组织了大量的女兵参战。而当时全球人口只有25亿人。二战后,全球经济的迅速复苏,导致对劳动力需求大幅增加,而此时成年男性劳动力供应不足,从而为女性大规模进入职场提供了基础。
二、女性工资不一定比保姆高

大量女性进入职场之后,一个直接的结果是家庭无法兼顾,尤其是子女教育不能兼顾。这样的现象在农村、小城镇尚不明显。小地方在教育方面的竞争并不激烈,工作强度也不大,所以女性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兼顾家庭。我老家的很多亲戚,就是这样生活的。
因此我个人认为,张桂梅校长站在生活在丽江这样的小城市的视角,来判定全职太太不可取,未免有失偏颇。
对于生活在北上广深、甚至节奏非常快的一些二线城市而言,工作压力、子女教育的压力是非常巨大的,想要兼顾起来是非常困难的。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第一种做法是,夫妻双方中一方的父母负责照顾孩子,或者轮流照顾。这种模式的弊端是,父母一辈受教育程度高的比例很少,加之年龄较大,知识脱节,能给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的指导非常有限。再者,中国有句俗话,叫做“隔代亲”,老人带孩子往往会骄纵孩子。我本人对此就有亲身的体会。
让父母带孩子,多少是出于生活压力和无奈,但是作为子女,父母操劳一辈子,是否应该让他们解放出来,过一些清闲的日子?我想,大部分的父母是有这样的想法,但不好开口。
第二个解决办法,是双方父母都没空,便会雇佣保姆来带孩子,这部分家庭的比例也不低。各位觉得,称职的保姆的比例有多大?我相信这个比例不会太高。在当前人力成本大幅上涨的情况下,保姆工资已经不低。
各位在职场工作的女同胞们,不妨自己权衡一下,你们的工资够不够支付保姆的费用,或者说,支付了这部分费用后,还能有多少剩余?
三、全职太太是一种非常辛苦的职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人都把全职太太想得太容易了。不就是喝喝茶、逛逛街、做做美容?
既然全职太太如此风花雪月,很多女性干嘛还非要上班?那是因为,她们知道上班即便再苦再累,也没法与做全职太太相比。
对于生活在大城市的家庭而言,如果有两个孩子,每天接送、课后作业、课外辅导班,就足以让很多人崩溃了。我家里就有两个孩子,我夫人就是全职太太,她每天的辛劳程度,除了身体上的辛苦之外,更多的是孩子教育带来的压力,我是非常清楚的。
很多人在概念上,并没有搞清楚一件事:全职太太其实也是一种职业。全职太太的付出,并不比在外工作的男人少。而之所以很多人对全职太太有误解,其骨子里本身就是对女性的不尊重。
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既然有全职太太,当然也可以有全职先生。
总体而言,女性和男性在智力层面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当然这并不排除个体之间的优劣。对于一个家庭而言,究竟如何选择,那就要看各自情况了。
对家庭的重视、对教育的重视,让女性回归家庭成为一种新潮流。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是觉得全职太太现在太少了,当然,全职先生就更少了。
但随着社会的进步,我相信未来这种趋势将会越来越明显。而整个社会,需要提供一个让这个观念、潮流成长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