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时期,封国间的争霸持续了五百多年,混乱而残酷,但不可否认,这也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春秋战国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改革,都对历史的进程产生了深远且持久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思想领域的空前活跃催生出各种学派,它们犹如一盏盏明灯,指引着中华文明的前行方向。易中天教授所著的《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讲述了这一时期辉煌灿烂的历史。

在他看来,诸子百家思想之间并非没有任何交集,也不是永远处于敌对状态,而是相辅相成和相互包容的,都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体系的一部分,并且影响了当时以及后世千百年的发展,是中国古代最辉煌的时代。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知识分子们的思想碰撞

生产工具的进步往往能够带动社会各方面的变革,公元前五世纪左右,铁农具的推广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新兴贵族阶级出现,并且开始挑战奴隶社会最高权力者的地位。

旧奴隶主阶级逐渐被新兴的地主阶级替代,政治变革也随之而来,各诸侯国开始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以增强本国的综合实力,同时加强中央的权利,因此春秋战国也是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一个时期。

改革必然需要大量的人才,“士”阶层便应运而生,他们虽然地位不高,但是却通晓各个方面的知识,很有才学和能力。在今天看来,“士”就相当于我们认知中的知识分子,可以说,春秋战国是属于他们的时代。

这些知识分子运用毕生所学,去探索和创造新的真理。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这样评价春秋战国:“东周时期是一个思想文化大变动、富有创造力的时期,它使人联想起希腊的理性主义哲学家和印度的佛陀以及其他宗教改革者在类似情况下所取得的成就。”

然而在那个畏惧自然、充满迷信的历史时期,大部分的“士”却没有走上宗教的道路,却提出了很多非常理性的思想。他们关注的是社会现实问题,从来都不盲目相信鬼神,吸引而来的“信徒”也只是志同道合的人,提出的观点和思想最终目的也是服务于统治。

尤其是后来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入世而生几乎成了“士”阶层的终生追求,也成为了中国思想文化的一部分,这与“士”的出身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是有关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士”早在西周时期就已出现,但是由于森严的等级制度,只有贵族才能在官方承办的学校读书。直至西周礼崩乐坏,私人讲学兴起,更多人能够进入学堂,受到教育,步入“士”阶层,经人举荐后方可做官,实现自己的抱负。

到了春秋时期,由于各诸侯国急缺人才,“士”开始活跃起来,参与到各国的改革中去,养“士”逐渐成为了一种社会风气。

自古“良禽择木而栖”,诸侯王对“士”抱着一种宽容和欣赏的态度,也非常尊重和支持他们开展的各项学术活动,如果他们不愿意或者与自己的政见相左,也不会强迫其去留。

思想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创造性与独特性。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各种学派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彼此之间还有交流。田齐所创办的稷下学宫,还为各流派提供了辩论交流的场所。

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术自由之风,极大地鼓励了各学者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思想碰撞的火花,也如星火燎原一般,辐射着四分五裂的东周,以及遥远的今天。

中国文明海纳百川——儒道墨法的争论与兼容

易中天教授选择了一种较为特别的方法,从儒家与道家、墨家、法家的争论视角展开,来介绍各流派的思想的演变。

他认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种思想流派层出不穷,也存在很多争论。不过虽然它们看似各自独立发展,实则部分思想存在着很多渊源。

儒道之争向来是各学者研究的重点,这两种几乎完全相悖的观点,碰撞了两千多年。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展现自己的才华,建功立业,实现自我价值;道家却推崇出世哲学,顺其自然不强求,大道至简,完善自身。

其实老子的思想主要希望统治者能够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无”并非代表不作为。在适当的时机,也是能够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只是需要高度理想的社会状态与之匹配。

除此之外,墨家的“兼爱,非攻,尚贤”也与儒家思想针锋相对。当然诸子百家的思想也存在互相融合的情况,孔子与孟子虽然同属一派,但思想却有所不同,但是不难看出,孟子主张的“义”和“仁政”,都是对孔子观点的进一步延展和扩充。

荀子虽然是儒家学派出身,但是他提出的观点却吸收了道家思想,他将儒家的礼与道家的不争相融合,提出守礼不争。法家思想看似独特,存在于百家之外,事实上也有很多观点源于儒、道、墨三家。

虽然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完全不同的思想流派,但它们是可以并存的,在一些情况下甚至还会吸收彼此的观点。即使在战国时期,法家思想受到各统治者青睐的同时,也没有对其它流派进行封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古以来,中华文化就有着兼容并蓄、尊重个体差异的特点,也一直传承至今。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将这种包容性发展到极致,并且逐渐成为一种文明高度发展的象征,延展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儒家思想塑造个人品质,维持社会秩序影响世界

朱熹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虽然这是一句极具宗教意味的话,几乎将孔子奉为自己的信仰,但是从千百年来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来看,并不夸张,反而很写实。汉代以后,儒家思想被统治者奉为正统思想,直到今天还在影响着个人和社会。

儒家思想对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很大的引导作用。孔子的“仁爱”、“性善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构建了一种道德体系,提出了为人处世的准则和规范。他的所有主张都围绕一个“仁”字,充满人道主义,对于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以及社会的纷争,都有一定的启发。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面对无法同时拥有“生”与“义”的情况下,孟子主张舍生取义,将正义放在生命之前。舍生取义体现的是一种气节和不怕牺牲的精神,意在告诉人们要刚强勇敢、不屈不挠,矗立于天地间。

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之下,在历史的长河中,才涌现出了无数的英雄和能人志士,他们不屈服于外敌的淫威之下,为了追求正义,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以身报国。

此外儒家思想的“自强”精神也非常值得一提,它激励着每一个人去努力奋斗、敢于拼搏。

荀子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他认为既然宇宙是在不停地运转之中,那么人们也应该效法天地,不断地向前进。这种精神一直鼓舞着每一代中国人勤奋努力,创造幸福的生活,也成为每个人奋发图强、实现自身价值动力和信念。

在培养个人品质与社会道德的同时,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仁”、“礼”,也非常适用于任何一个国家。

人道主义是每个政府都不能抛弃的理念,与儒家的“仁政”不谋而合。礼制对于今天来说,代表着秩序和规则,虽然每个人都是自由而独立的,但是还是要遵守最基本的社会法则,这也有利于政府的管理。孔子在两千年前提出的思想,至今仍然不过时。

百家争鸣,是我国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幸而能够以另一种形式保留下来。诸子百家的智慧结晶,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今天的国学经典。《论语》、《大学》、《中庸》等经典之作,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读书人。今天我们仍旧在研究和学习这些国学,传承经典。

在地区冲突不断的今天,儒家所倡导的“仁义”、“和平”理念,为国家间的矛盾提供了一种温和的解决方法,而不是通过战争。

美国思想家爱默生说:“孔子是哲学上的华盛顿,是中国文化的中心,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上个世纪70年代,孔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最有影响力的伟人,和释迦摩尼,摩西,默罕默德,伏尔泰等并列。儒家思想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荣耀。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今天的中国和世界都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它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社会进步的象征。儒家作为诸子百家中影响力最大的一家,其思想不仅加深了我们的文化认同感,还增强了文化自信和民族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