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唐宋时期的贬谪是一种常见的政治现象。仕途沉浮,命运难卜,稍有不慎,便会遭遇贬谪。很多人就这样一去不复返,在荒远的贬地了却余生。但纵观唐宋文学史,贬谪又可以说是一种重要的文学现象。因为遭遇贬谪的文人士大夫,往往会将自己被贬谪的人生感悟和谪居生活中的情感体验,蕴含在文学创作中。

而在贬谪生涯里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也几乎成了他们人生中的代表作品。像唐代诗人柳宗元,一生共传下540多篇诗文,其中有317篇创作于贬所永州。宋代词人辛弃疾,他的大量词作,也都是创作于他闲居信州(今江西上饶)时。如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这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反观辛弃疾闲居前,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屡遭劾奏,数起数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史书记载,辛弃疾21岁时,就在家乡历城(今山东济南)参加了抗金起义,擒杀叛徒张安国,回归南宋。先后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为地方长官,并平定荆南茶商赖文政起事,创制飞虎军。可惜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壮志难酬,只能把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破阵子》便是其中最为著名的词作之一。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首先,我们来看词的开篇两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即辛弃疾喝醉了酒后,抽出了曾经战时的宝剑在油灯下细细观看,梦中又回到了各个军营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的时候。从“醉里”和“梦回”,我们可以得知辛弃疾这里是旧梦重温。他追忆的是自己早年在抗金部队里豪壮的沙场生涯,以及营造出了一位披肝沥胆、勇往直前的将军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从“挑灯看剑”来看,当年的辛弃疾为了杀敌报国,是夜不敢眠的。紧接着的“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写的便是战前总动员的具体情形。即把烤好的牛肉分给士兵们享用,再让乐器奏起粗犷的军乐来鼓舞士气,然后便开始检阅军队,整装待发。值得一提的是,“秋”说明了正值“秋高马壮”的时候,此时“点兵”出征,也就预示了战无不胜的前景。

然后,下片起始两句“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即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虽然辛弃疾这里没有过多描写战争时的具体场面,但是从这两句中,我们便可以看到一位将军率领铁骑,快马加鞭,神速奔赴前线,然后弓弦雷鸣,万箭齐发,敌人纷纷落马,士卒乘胜追杀的壮阔场面。

因为是一场胜战,所以自然就有了“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即辛弃疾一心想为君王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为自己生前死后留下美名。其实不仅仅是辛弃疾,这恐怕也是古代很多人共同的美好理想。可惜的是胜仗容易打,与朝廷、统治者之间的较量却很不容易,这也导致了辛弃疾余生再也没有亲临战场的机会。

所以在词的最后,辛弃疾一句“可怜白发生”,可惜祖国未恢复,自己已成了白发人是多么的忧愤啊。它既是理想与现实的激烈冲突,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更是对南宋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虽说辛弃疾著名的词不止这一首,但相信每个人都为辛弃疾在这首词中的爱国热情而敬佩。总的来说,辛弃疾最失意的时候,却写出人生最著名的词,开篇便是经典。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