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月28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省财政厅厅长刘兴云、副厅长孙庆国、姜龙、袁培全集体亮相,解读《关于支持八大发展战略的财政政策》。

实施八大发展战略,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重要指示要求的重大安排部署,是支撑山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明确要求发挥财政政策作用支持八大发展战略。

近年来,省财政厅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聚焦八大发展战略,先后出台一系列财政政策措施,包括支持新旧动能转换“1+5”财政政策、整合涉农资金支持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建立生态文明建设财政奖补机制等,对推动山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省财政厅厅长刘兴云介绍,为更好地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今年以来省财政厅会同有关部门,对涉及八大发展战略的各项财政政策措施进行了充实完善、接续创新、系统集成,研究制定了《关于支持八大发展战略的财政政策》。

刘兴云表示,《财政政策》在政策设计上,把握了三个原则: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更好发挥财政政策作用;加强政策系统整合,集中财力办大事;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正向激励导向,共提出八个方面26条政策措施。

第一,支持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新旧动能转换是引领山东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工程和总抓手。这次出台的《财政政策》,首当其冲是落实新旧动能转换“三个坚决”要求,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其中:围绕支持淘汰落后产能,设立专项奖补资金,引导钢铁、炼化等行业淘汰落后及过剩产能,推进危化品企业搬迁改造。围绕支持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推动开展能耗等指标收储交易,支持全省重大产能布局调整项目;整合资金实施高水平技术改造,重点支持“零增地”和智能化技改项目。围绕支持发展新动能,运用税收优惠、股权投资、政府采购首购等政策手段,支持打造工业互联网基地,推广应用自主创新产品。此外,不论是淘汰落后产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还是发展新动能,都需要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为此,《财政政策》提出整合省级科技资金,支持重大科技创新和创新平台建设;聚焦产业需求,完善人才奖补政策,推动“人才兴鲁”。

第二,支持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乡村振兴关系“三农”根本,是山东农业大省的政治责任。这次出台的《财政政策》,注重从供需两端发力。一方面,拓宽乡村振兴筹资渠道,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提出要健全涉农资金整合长效机制,“握指成拳”提高涉农资金规模效益;研究土地出让收入优先支持乡村振兴政策,逐步提高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完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破解涉农主体融资难题。另一方面,聚焦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解决“钱往哪里投”的问题。重点是支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高标准农田建设纳入涉农资金整合的约束任务,支持粮食稳产增产;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保障体系,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支持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和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第三,支持海洋强省建设。山东发展的最大优势和潜力在海洋。这次出台的《财政政策》,聚焦山东海洋科技和产业优势,进一步创新支出方式、加大支持力度。一是在强化投入保障上下功夫。统筹运用专项债券、基建投资、引导基金等多方面资金,推动海洋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发展现代海洋产业。二是在海洋科技创新上下功夫。强化重大海洋科技创新财政支持政策,实行省市经费投入联动机制,支持创建青岛海洋科技国家实验室,争取国家海洋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科学装置落户山东,巩固海洋科技领先优势。三是在成果转化应用上下功夫。建立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激励机制,采取科研资助、股权投资、首台(套)保费补贴等方式,支持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研发和海洋科技成果转化。

第四,支持打赢三大攻坚战。一是支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强化财政保障性扶贫政策,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二是支持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财政奖补机制,对大气、地表水、海洋和重点区域给予生态补偿;加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力度,支持东平湖、黄河三角洲湿地、南四湖等生态治理。三是防范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完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分类推进政府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严守政府债务风险底线。

第五,支持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对外开放是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在更大空间转换动能的重要举措。这次出台的《财政政策》,围绕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立足山东开放发展的基础和优势,进一步优化财税政策供给。一是支持稳定外贸外资基本盘。对引进重大外资项目订制财税支持政策,增强“双招双引”竞争力;完善财政奖补政策,促进外贸外资高质量发展。二是支持建设高能级开放平台。以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自贸试验区、上合示范区为依托,推广复制财税制度创新成果,强化国家战略平台驱动力;完善开发区财税支持政策,鼓励企业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形成新的开放平台和增长动力。三是支持畅通国际互联互通大通道。完善欧亚班列和国际航线支持政策,畅通进出口货物流通,打造开放竞争新优势。

第六,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协调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这次出台的《财政政策》,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一群两心三圈”区域发展战略,强化财税政策支持,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一是支持实施重点区域发展战略。对接融入黄河流域重大国家战略,建立省级引导、市县为主的财政投入激励机制,引导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一群两心三圈”建设发展。二是支持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启动基层财政“强基固本”攻坚行动,实施工业强县财政激励政策,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三是推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民生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完善省对下转移支付制度体系,增强市县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

第七,支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这次出台的《财政政策》,针对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资金投入大的实际情况,注重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创新多元化筹资模式,吸引社会资金加大投入力度。一是支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铁路发展基金和民航机场发展基金运作,推行“铁路项目+土地综合开发+铁路运营分红”建设运营模式,增强交通建设项目筹资能力。二是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实施“财政补助+政府债券+水费收入+N”筹资模式,支持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等一系列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三是支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政府引导基金、财政资金股权投资等方式,支持5G商用、特高压、物联网等新基建项目。

第八,构建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财税体制机制。财税体制是调节政府、企业、社会间利益分配关系的基础性制度,对引导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风向标”作用。这次出台的《财政政策》,坚持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财税体制机制,形成鲜明的高质量发展导向。一是强化体制激励。深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在继续发挥转移支付保基本、促均衡功能的同时,整合设立高质量发展奖励资金,调动市县和企业发展的积极性。二是强化税收调节。结合“亩产效益”改革,开展城镇土地使用税差别化改革试点,对“亩产效益”高的企业降低适用税额,促进企业提质增效。三是强化财金联动。整合设立中小微企业贷款增信分险资金,推进财政资金股权投资改革,加快构建全省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四是强化提质增效。全面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推行“零基预算”改革,突出绩效导向,加大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力度,集中资金支持八大发展战略。五是强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府采购、会计审批、纳税服务等财税业务流程再造,建立健全降本减负长效机制,支持打造良好营商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的看,以上支持八大发展战略的财政政策,涵盖了税费调节、财政体制、资金投入、基金保障、财政金融协同等各个方面,是一套含金量较高的政策‘组合拳。”刘兴云说,“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强化资金保障,初步预计,实施上述政策,2021年省级需要投入资金1500亿元左右,我们将积极通过调整支出结构、整合优化专项资金等渠道统筹解决,保障政策落实资金需要。”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代玲玲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