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统考之外,上岸还有保研这一条路,这种方式竞争更是激烈,需要自身条件非常优秀才行。前几天研招网的推免服务系统零点开通后,不久便崩溃了,可见报名人数确实是不少。

之后,很多童鞋的朋友圈就被“保研”给刷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考研是一年的奋斗,而推免是三年的努力。最近,有不少高校公布了2021届获得推荐免试生资格的名额及名单,皮皮研 为大家收集了下,并推算出了相应的保研率, 可以看下。

01

部分高校21届保研率统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看到,保研率最高的是北京大学(校本部),高达58%,也就是说,北京大学近六成的本科毕业生都能获得保研资格。

“华东五校”中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44.7%的保研率位居第二,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紧随其后,保研率也都在30%以上。浙江大学的保研率则是24.46%,是“华东五校”中最低的。“双非”高校上海科技大学也不容小觑,以33.7%的保研率紧随华五高校之后。

一般来说实际保研率≤理论值,因为最终会有部分同学放弃保研,或出国、或因不能保研心仪的高校,或者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单位而发生变化。

02

保研生VS考研生

考研生和保研生哪类更受导师喜欢?网上很多答案都是:保研>考研、本校>外校。

最直观的依据就是各热门高校的保研比例都普遍飘高,接收的保研生在当年的总录取人数中占相当一部分→

比如20考研湖南大学招生5000人,保研生接收2316人,占比46%;中科大招生5070人,保研生接收2191人,占比43%等;还有西交大、浙大、武大和华中科大保研生占比也较多,在40%左右,其中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保研生比例最高,占总招生人数的50.9%。

有的导师们认为保研方式能够选出更理想的研究生人选,毕竟保研的考察手段比统考要丰富的多。例如很多学校都会开展科研夏令营,除了查看考生在本科阶段的学习成绩外,还会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科研能力等素质进行考察。

而统考虽然有复试环节,但复试持续时间不长,复试内容也实在有限。这就使得有些上岸的初试高分考生在实践过程中,无论是学习能力还是研究能力都有些达不到标准。

但万事也没有那么绝对,比如以下上岸考研生的分享就是最直接的“回击”——

@匿名—双非本科,考研考入985。复试的时候去问一个当时口碑很好的导师要不要(后来才知道他们本校保研的都快把他办公室门槛踏破了),导师很委婉的说他已经把名额预定给一个保研的学生了(年级第一)。

没办法只能自己好好准备复试,复试以接近满分的成绩一不小心还考了个年级第一......然后那个导师看我挺努力的,研一开学就说他们实验室缺人,问我愿不愿意去帮忙?我想反正也是个学习机会,就很积极的去了......

后来也不知道导师怎么争取的,又向学校争取到了一个研究生名额,于是我和保研的都留在了这个组里,保研的那个同门很早就确定要转博,我觉得我同门也很优秀,所以我压根没想转博的事情,就一直努力努力做研究,希望出点成果,准备考博......

没想到的是,最后导师把唯一保博士的名额留给了我,说这三年的努力他都看在眼里。所以很多时候,你的人生只有你自己来定义。

@Dyrus—这个还真不一定。我读研初试分数很高,复试很惨,勉强进去了。我的导师是一个醉心学术,但不教书的教授,很多本校的人对他都很陌生,所以我稀里糊涂的进去了,另外我和他是老乡。

导师说:“能考上研究生的都不笨,哪怕是笨的,那也是勤奋过人,有其一就能毕业。”

读研的几年发现自己的确不太合适学术,一篇SCI耗尽了我的心力。导师和我说:要不要尝试接手实验室,处理工程项目?我当时想想可以一试,然后果然很适合我,后来导师也放开手去接工程项目,当时项目特别多,每天早上八点半干到夜里11点,回去还要出报告,中午去学校最贵的饭店,晚上去校外的浴室泡澡,钱全部是导师给的。

我当时所有的师兄师弟都觉得我太拼了,但我觉得有所付出就有回报。我研三的毕业论文几乎是导师一个字一个字改过来的,其次毕业之后觉得好幸福,现在的工作强度真的蛮轻松的。什么学校什么地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人。

@闪光学姐—主要因素是个人能力根据我读研经验,只要进了导师的门,无论你是保研还是考研来的,决定导师是否喜欢你的还是个人能力,通俗点就是写论文的能力啦(写论文当然得有项目做支撑啦,不然写个毛啊……)。

我导当年算是很牛了,一人带五个硕士,据说其他学校还有博士,反正我们保证是每年都有高影响因子的期刊论文发,还有就是同心协力助攻我导拿国家基金项目,美好的结果伴随着的当然不可能是轻松散漫的生涯,我们也曾经常熬到深夜,红牛一箱箱的喝,熬夜提神特好使!

由于大家干活都不错,导师觉得我们都还行,同理,我们认为导师也很友好,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经常发钱吧,导致我的整个研究生期间不仅没有花家里钱,甚至还攒下了一笔钱。

所以,综上来看,虽然保研生在光环上可能有点小小的优势,但真正决定导师喜不喜欢你的关键因素,不是你之前的身份是保研生还是考研生,而是你的个人能力以及你进组之后是否努力。

不管出是保研,还是考研,都不要禁锢了自己的空间, 努力没有界限 ,也没有参考标准。 好导师只是偏爱有能力又勤奋的学生,管你是考研还是保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