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武怡楠

编辑 | 江宇琦

10月23号上映的战争电影《金刚川》,截至毒眸发稿前夕,总票房已破3亿。这部影片讲述了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最后阶段的金城战役中,一座木桥如何在一天之内被美军反复炸毁、又被志愿军反复修补的战争奇迹——而片外8月开拍、10月上映的速度,也算得上是这种“生死时速”的写照。

值此“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除了《金刚川》,今年还有动画电影《最可爱的人》、纪录片《保家卫国——抗美援朝光影纪实》、故事片《英雄连》将陆续登上大银幕。博纳影业出品的《冰雪长津湖》、张艺谋执导的《最冷的枪》、万达影视出品的《上甘岭之四十三天》等抗美援朝背景的献礼片也将于明年和观众见面。

这不是中国电影历史上第一次抗美援朝题材的创作高峰了,作为一场关乎民族发展的“立国之战”,抗美援朝对于中国人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其所牵扯出的许多故事、背后所承载的诸多情感、自然也就在过去的七十年里,一次次成为银幕上的经典。

历史上最早大量涌现抗美援朝题材的电影创作,是在战争刚刚结束后的50、60年代,其中最为经典的两部电影,非《上甘岭》(1956)和《英雄儿女》(1964)莫属。尤其是两部影片留下的音乐和诸多台词,就像某种线索,至今还在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6年的香港大学,龙应台在一场演讲中发问:“你们的启蒙歌曲是哪一首”,彼时港大校长周伟立的回答是《我的祖国》。紧接着,随着“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的歌声响起,全场学生开始自发地大合唱起来。

《我的祖国》的旋律华美激昂、有着穿透时间和世代的力量,而这首歌最初就是《上甘岭》的插曲。电影当中,在坑道保卫战中坚守的志愿军们缺乏补给、缺粮断水的情况下,女卫生员王兰的浪漫高歌,引无数观众落泪。到了2007年,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时,也特别选用了这首歌曲搭载。

电影《上甘岭》截图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上甘岭》上映时,一些志愿军老兵对坑道这段描写并不满意,因为实际情况更为严酷。对此,影片导演沙蒙解释道:“艺术反映生活,但生活不等于艺术。”

这种创作理念对日后新中国的电影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也评价称:“借此能看出导演的诉求并不止于在电影中如实再现战争的残酷,他更希望能表现艰难困苦中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和平的向往。”

除了有动人的插曲,《上甘岭》还有恢弘的战争画面,一经上映就引发轰动,成为一代人的精神符号: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北京地区连续上映876场,观众达68万人次,平均上座率超92%,打破了北京上映影片观众人数的最高纪录。

《金刚川》的主题曲《英雄赞歌》,则来自另一部经典影片《英雄儿女》的同名插曲。多线叙事的《英雄儿女》脱胎于巴金的小说《团圆》,《英雄儿女》不似《上甘岭》改编自真实的战斗事件,但也基于巴金的大量观察——他曾在朝鲜战场上待过7个月,停战后又在朝鲜城乡继续生活了5个月,才动笔写下《团圆》。

片中英雄王成的一句“为了胜利,向我开炮!”,曾是国产战争片中最令人震撼的台词之一。虽然当时塑造英雄,常常有“高大全”的倾向,但基于数位原型创作而成的王成,因其凝聚的真情实感,并未给人空洞之感。革命军人因爱国主义驱使而选择以血肉之躯对抗敌人,确实无数次的上演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影《英雄儿女》截图

那些年里,除了《上甘岭》和《英雄儿女》,抗美援朝题材还涌现了很多其他作品,从不同角度直接展现了战争中形形色色的人,不过大多数都离不开“一线战士”、“后勤保障”、“中朝友谊”、“反特”和“女兵”这几个大主题。

直接反映空战、坦克战、志愿军作战的《长空比翼》(1958)、《英雄坦克手》(1962)、《打击侵略者》(1965);根据军教片改编的惊险动作片《奇袭》(1960);特务、谍战题材的《三八线上》《铁道卫士》(均为1960);讲述后勤补给的《烽火列车》(1960)等,和大量的军教片、纪录片一起,为后人留下了诸多珍贵的画面。

至于“女兵”,《上甘岭》依然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最初的剧本里,《上甘岭》只有男性角色。是后面主创了解到志愿军女战士王清珍、卫生员解秀梅等人在上甘岭战役中为战士吸尿、为救伤员而身负重伤的事迹后,才选择加入了女性人物王兰,也才有了前文提到的经典画面。

到了70年代,抗美援朝相关题材的影片仍有不少,但产量有所下降,在表现手法上也鲜有创新。

例如讲述反绞杀战的《激战无名川》(1975),刻画了志愿军如何冒死抢修大桥,和如今《金刚川》上的那座木桥有着时代的呼应;《长空雄鹰》(1976)也是以炸毁大桥引入戏剧冲突;此外,还有讲雷达兵和空战的《碧海洪波》(1975)和《飞虎》(1978)等作品。

进入80、90年代,受内地电影创作思潮的转变(主旋律影片大卖,因为年轻人更爱国?)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等因素影响,抗美援朝题材作品的数量开始下滑。20年间的代表作,仅有《心灵深处》(1982)、《战地之星》(1983)、《神龙车队》 (1992)、文献历史片《较量》(1996)、《铁血大动脉》 (1998)等少数作品。

21世纪后,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际关系的变化,抗美援朝题材的创作也进入一个相对的沉寂期。2000年拍摄完成的《北纬三十八度》因为种种原因,至今还未公映。不过,在《集结号》(2007)、《我的战争》(2016)等影片中,仍有对抗美援朝战争的直接展现。

如今时值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沉寂多时的抗美援朝题材终于又热了起来。

不过从“朋友来了有好酒,敌人来了有猎枪”走来,抗美援朝主题的电影拍摄已经走过近70年之久,在如今的语境下,这一题材的表达自然会有很多变化。

首先便是创作视角。《金刚川》和近些年不少主旋律影片类似,开始更多聚焦历史大事件下的普通人。全片最大的情感落点之一,或许要数张译扮演的张飞。他可以在某个戏剧张力极强的瞬间,自嘲自己为“莽撞人”,和观众形成了某种情感共振。

同时,抗美援朝战争正在走向更大的表达空间。

如果说在《上甘岭》时代,一些亲历过战争的人们还觉得影片的某些艺术表达是在“美化战争”;那么当《金刚川》中出现无人骑行的白马,接受过一定电影教育的观众已经更能理解这种显性的精神符号——“渡过那座理想桥”,拍抗美援朝永远不是在怀念那段战争,而是在向往和平。

除此之外,在《金刚川》上映的2020年,国内外都在经历着一些深刻的变化。就像编剧汪海林所言:“今明两年会有大量的抗美援朝题材的作品出现,这和如今中美关系的大背景是有关系的。”

《金刚川》专门辟出一个段落,相对客观的展现“对手”,后面的更多影片或许也会有更多对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的直观描写。相比起来,在曾经的抗美援朝影片中,英雄和敌人总是对立的、敌人总是“豺狼”般穷凶极恶的形象。《国产电影为何难嗅硝烟》一文就曾指出,早期美军多被描绘成面相丑陋、贪生怕死、不堪一击的小丑。

其实,这是时代共通的问题,美国在拍朝鲜战争(即抗美援朝)时也曾陷入刻板印象。

《钢盔》(1951)、《坚韧的刺刀》(1951)、《独孤里桥之役》(1954)、《猪排山》(1959)等影片都出现过志愿军的形象。在《猪排山》这样的影片中,志愿军被拍成了依靠人海战术的队伍,并没有真实展现当时志愿军三三建制、穿插包围分割围歼的战术战略。

虽然70年间,抗美援朝的电影表达多有变化,但不变的是这些影片背后所寄托的精神与民族情感。我们不曾忘却那197653名烈士,我们也始终铭记这场立国之战的纯粹精神——就像《金刚川》中“那一年,俺们都才十七八岁,唯一想做的事,就是通过那座桥”这句台词的质朴一样,那是时代最鲜活的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