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现代日本重工业的巨头企业之一,三菱重工的SpaceJet支线客机,一直被视作是日本航空工业最重要的民用大飞机项目之一。SpaceJet客机项目的原名为MRJ客机,设计方案于2004年首次亮相。然而,在经历了多达6次的交付日期延迟后,如今的SpaceJet客机项目已然摇摇欲坠,随时可能凉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日本国内有消息传出,称三菱旗下的三菱飞机公司将在本月30日宣布暂停SpaceJet客机计划。虽然三菱于26日紧急辟谣,但其也并未给出该项目的新时间表,这使得SpaceJet的前景依然充满疑问,乃至"风雨飘摇"。

回首十六年前,当时的三菱公司对SpaceJet客机项目可谓是踌躇满志、信心满满,认为凭借自身的重工业实力和外国先进技术的加持,身为日本首款国产支线客机的SpaceJet定将一飞冲天。

日本人确实有自傲的底气,其手握两大优势,一是充足的资金,二是宽松的技术引进条件。作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的日本并不缺钱,在SpaceJet这款"民族航空工业零的突破"的产品身上,更是舍得砸下巨资。至于技术引进,相比起我们的国产大飞机C-919随时可能面临的欧美技术"断供"威胁,SpaceJet几乎不存在此方面的困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SpaceJet看似前途一片光明,三菱重工的一位高管甚至曾喊出"SpaceJet会让中国的C-919一架都卖不出去"的"豪言",俨然把身为支线客机的SpaceJet,抬到了与更高等级的干线客机C-919同等的水平。然而日本人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市场……

虽说三菱重工的高管可能脑子不是很清晰,把SpaceJet与C-919划了等号,但性能、行业标准与市场需求却是"一笔一划",十分严格。座位数最多在100人左右,飞行距离在600~1200公里的支线客机,是无论如何都挤不进干线客机市场的。SpaceJet注定只能在短距离城市间飞行,执行非主航线运营任务,而这恰恰是让日本最没竞争力的一点。

日本领土面积狭小,人口也不算太多,城市之间的高速铁路系统极为发达,这就让国内航空市场的体量十分有限。要知道,乘坐支线客机的票价要比高铁票价贵得多,但所节省的时间成本却没那么多,性价比根本划不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内市场打不开,海外市场同样不容乐观。时至今日,加拿大CRJ系列客机、法意合资的ATR-72客机,以及巴西的ERJ-145客机,几乎已垄断全球绝大部分支线客机市场。而中国虽因幅员辽阔而需要大量支线客机,但也自主研发了ARJ-21客机,早已投入运行。

当市场变成一个致命难题的时候,飞机在研发过程中出现的技术性问题就会被无限放大。这一点不难理解,中国之所以在面临种种困难的环境下,仍不惜代价地搞出C-919大飞机,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国内"广袤"的民航客机市场支撑。

截至目前,C-919光是拿到的国内意向订单就已超过800架。暂且不论卖出800架飞机能赚多少钱,起码可以稳稳地"回本"。强大的市场订单支撑力正是C-919项目推进的底气所在,即便研发过程中出现一些暂时性的困难与延误,也远不至于对项目产生动摇。

反观SpaceJet,国内外市场情况都不容乐观,谁也不知道三菱会不会拿出来一个"叫好不叫座"的产品,让前期投入血本无归。在这种情况下,些许的技术难关与项目延迟,都会极大地打击各方信心,甚至愈发难以坚持下去。从这个角度来说,日本人的大话确实放早了,SpaceJet在起点上就早已输给了C-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