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 黄靖斐

提到中国台湾作家林文月,很多读者可能不太熟悉,她在台湾却有着超高的人气。她不仅是“台湾太史公”连横的外孙女,还身兼学者、作家和翻译家等多重身份,是台湾最高文化奖的获得者,文学地位可与张爱玲相提并论。《京都一年》是以她作为访问学者兼异乡游客的双重身份深入日本,在京都切实体验了为期一年的生活之后创作的,她用细腻传神的笔描绘了一幅二十世纪初期的京都生活风貌画卷,其上承历史,下接现世,既满载岁月沉淀的厚度,又不乏人文关怀的温度,足以让读者回望日本时更多一分了然与亲切。那么京都究竟有何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作家写下有关它的绚烂篇章?责任编辑程华清、编辑梁碧莹接受媒体采访,分享这次再版的《京都一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者:距离首次出版《京都一年》已经过去了多年,再次出版此书的意义何在?

答:这是个很好的问题《京都一年》作为一本经典的散文集,多年来一直受到读者的追捧。当当上经常有读者留言买不到书,或者只能买到繁体版,甚至还要到二手书店去淘。所以我们再版此书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读者的阅读愿望,让更多的人能欣赏到好的文字,领略读书的乐趣。此次再版也不仅仅是简单的重印,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重新审核文字,保证阅读的准确和顺畅,还配备了精美的插图,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更加生动形象地感受京都的美。除此之外,为了让旧作品焕发出新生机,以契合当下的审美需求,我们几经调整设计封面方案,请了专业的美绘师画图、做封面装帧,最后呈现出清新自然的风格,希望能获得广大读者朋友们的喜爱。

屈指算来,这本书从成书至今已经有近50年的时光了,如果将它看成是一个人的话,那已经从青春年少慢慢走向终老林泉了。弹指一挥间,沧桑数十年,生命的气息早已散发在飘逝的岁月里了。但欣喜的是,借助林文月女士的文字,那些旧时的风物、那些古都的画面、那些春秋的眷恋,依然留给我们这些后来的读者跨时代的记忆,散发着京都这一年令人迷醉的气息。更可贵的是,读者能在文字远离浮躁的现世,感受到心灵的静谧,仿佛穿越时空,漫步在一条两旁绿树如茵,远处樱花点点,身后阳光普照的小路上,感受到生活最平淡的美好。

记者:如今市面上有许多描写日本文化的作品,年轻一代的作家如苏枕书、库索等都是其中的翘楚,那么与这些作家的作品相比,此部散文集有何特色?

答:年轻一代写京都的作家也都写得很好,著有《松子落:京都九年》《春山好》的苏枕书,文字极其雅,她在文章中通常会大量化用古典语言,简约、精炼、典雅,极大地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著有《自在京都》《纵身入山海》的库索,文字清淡易读,但其所描绘出来的平实却富有魅力的生活细节却很容易唤起读者的共鸣。回到林文月的文字上来,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文笔细致,收放自如。她早期的散文重哲理的辨析,而后期则转为抒情感性,但其作品仍是正规的散文体例:“殆可形容林先生作品之整体美学风度。林先生虽然突破了现代散文的体式,但仍是散文的正统,也仍是近年来逐渐少见的'纯散文'。”《京都一年》被认为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有开创性的意义,不仅因为林文月以一个旅游者的眼光来看待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日本生活,更因为书里融汇了其丰富的学识、女性的细腻和典雅的文笔,且“文笔细致,收放自如”,这是难能可贵的。

记者:这本书其实有一条隐线,描摹了作者林文月从刚到一个陌生城市的惶恐不安到渐渐融入魅力京都的心理转变历程,是不是也能看成是一个城市对一个人潜移默化的影响?

答:的确如此,林文月在自序中说她所处的环境一直比较单纯,生活始终顺遂,家庭也美满幸福,事事依赖惯了别人。所以当她决定要飞渡重洋到异国过一年单身的生活,心里委实有些不安,更不舍得抛下年幼的一双儿女。最开始她终日凄凄惶惶,不知所措,后来发现可以通过文字消磨独处的无聊,所以她才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诉诸笔端,这也就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京都一年》。她在秋道太太、那须小姐以及其他朋友的陪伴下逐一寻访京都和近郊的亭台楼阁、古刹名园,走出房间去捕捉京都的美好,发现她像一个风情万种的少妇,接触越多,越体会到她的可爱,使人深深迷恋!正是因为京都的包容、美好和友爱,接纳了独在异乡、孤独无助的林文月,让她收获真挚的友谊,且变得更加独立与坚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者:作为作家的林文月,写出了《京都一年》;作为翻译家的林文月,成就了《源氏物语》。这两本书问世的时间相近,不知有何渊源?

答:2016年有位记者采访林文月先生,林文月提及京都、和翻译《源氏物语》的机缘说,在京都一年正业是撰写《唐代文化对日本平安文坛之影响》的论文,其中必然要涉及平安时期的重要作品《源氏物语》,而那一年的旅居时光才使得她有时间和精力通读、细品这样的大部头。一年的研习让她在中日比较文学领域有了一席之地,随后林文月先生才在京都研讨会上撰写了的比较《源氏物语》与《长恨歌》的论文。所以可以这样说,没有选择赴日学习,林文月先生便不会有她的首本散文著作《京都一年》;没有《京都一年》的文字撰写帮她消磨异国研学寂寞时光,她也许会无法完成她的中日文学比较研究。而正是在京都一年的研习,才埋下了其翻译《源氏物语》的契机。

记者:《京都一年》不只包含了林文月对这个地方以及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热情,还有一些比较理性的思考与判断,这是否也是此部散文集的可贵之处?

答:确实是这样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林文月已经将自己融入到京都生活的点滴中,去全情感受普通京都人的喜怒哀乐,那份从寻常生活中投射出来的不寻常的领悟,散发着令人迷醉的气息。但如果书中只是这般的景象,林文月也难当盛名之美誉,作者难能可贵的是在满篇的热情之中,却总是能恰到好处的添上几处“冷笔”。当颂德者都在赞颂京都人遵守秩序、温良恭俭的传统美德时,她却毫不留情地写下了电车上争抢座位、秩序大乱的滑稽场面,把日本人也是俗人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当歌功者在褒奖京都人对传统文化的维护和发扬是多么的成功,她却敢于揭露文化商业化的俗劣后果,将观众对都舞表演者的侮辱和无视记录在案;当美化者只看到京都人闲适安逸的生活意趣时,她却通过身边好友秋道太太辛苦操劳的岁月历程,将那些看上去白璧无瑕的风雅涂抹成一片浑浊。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林文月的冷静客观是如此的宝贵,她没有被京都的浮云遮望眼,也没有困于小资自我陶醉的情感天地,而是能够说真话、写时事、表真情,这才使得她笔下这京都的一年时光即不是跳脱开烟火气的浪漫拼凑,也不是拘泥于生活本身的寡淡记录,却留下了很多细品的空间与耐嚼的质地,让我们得以看到京都这座城市“去掉滤镜”之后的样子。千年京都有其美不可言的一面,却也有着“京都居、大不易”的窘迫,绝非是遗世独立的世外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