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姨,年轻的时候很漂亮,上高中的时候,是学校百里挑一的校花。

小姨有一头长长的乌黑亮丽的头发,瓜子脸上有一双动人的大眼睛和一个尖挺的鼻子。精致的五官配上她那瘦高的身材,十分迷人。小姨很喜欢笑,一笑起来就会露出右边小小的酒窝,很温暖也很亲切。

小时候,我最喜欢小姨来我家。她是那样美丽,那样自信,每次只要她一来,隔壁的同学就会说:“呀,你家那个好漂亮的小姨来了!”。还有让我开心的是,小姨每次到我家里来,都会给我带上两件美美的衣服,她买的衣服款式新面料好,是我们当地所没有的,别人都夸她的审美眼光非常好。

小姨在高中毕业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涌入了南下打工的洪流中,进入了一家工厂当起了绣花工。在绣花厂,漂亮又能干的小姨相当受欢迎,身后总是跟着一票大小伙,小姨不是个外向的人,对那些小伙子始终保持着距离。

小姨对待感情有自己的看法,她不挑对方条件,更看重眼缘和彼此间的感情。尽管如此,小姨在感情上还是受了一个很大的挫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是一个小小姨两岁的四川小伙,技校毕业,个子不高但长相精神。在厂里同事众多追求者当中,小姨独独对她动了心,这位四川籍的小姨父,老家在四川的一个深山沟里,结婚时,小姨跟着他去过四川老家,下了火车后,说是要倒腾五六趟车才能到家。

小姨不在乎对方的身世或家境,她觉得只要小姨父对她好,一切都可以创造。

她一心憧憬着他们的美好未来。

他们婚后第二年,生了一位白白胖胖的小子。

因为要继续在南方大都市打拼,小姨就把他们的儿子也就是我的小表弟放到了刚退休的外公家养。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了他们的小家,小姨在工厂流水线上每日做着重复的工作。小姨父心气高,他不满意一直在工厂里做一名技术工,小姨就支持他进修,自己则省吃俭用供他学习和承担了孩子的一切开支。

小姨父也很争气,几年后,学有所成的他成了一家外资企业的小管理。小姨凭着自己的踏实与努力,也在一家私营企业当上了小管理员,一切都在朝着她从前所憧憬的美好生活在前进。

小表弟在外公家生活的第五年,小姨和小姨父的婚姻发生了重大变化。得到晋升的小姨父看上了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孩,那时,QQ已经横行,他们常常在网上互相调情,后来,小姨父说在小姨身上已经感受不到激情了,他提出了离婚。

还在幻想着和姨父一起过美好生活的小姨,瞬间美梦破碎,她接受不了也不甘心。我记得她那时曾经很无助的给我妈妈打长途电话,爸爸和其他两位姨父一行人特意赶到了他们所在的城市去一看究竟。

结局是变了心的姨父,铁了心要跟他喜欢的女子在一起。小姨就这样被彻底抛弃了,离婚手续特别简单,他们没有房产也没有共同存款,孩子对方不要,从此,小姨开启了单亲妈妈的生活。印象中,自那以后,他们再无联系,小姨父也从没来看过孩子一眼,也没有给孩子寄过任何物品,他彻底消失在了小姨的世界里。

这段感情,给了小姨重重的创伤,多年以来,她都拒绝接受新的感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存和情感,在双重压力下,小姨进入了一家新的电子工厂,一切重新开始。靠着她一双手,她把小表弟拉扯大,也一点一点积累下了存款,在老家的商业街上买了地,和亲戚合伙建起了一栋5层楼的房子。

也许是看她一个弱女子,也许是她顾着挣钱没有功夫管其他事情,房子在亲戚的主导下建上去了,小姨却被坑了很多钱。

不过,好在房子建好,居住条件也改善了,小表弟上学也更方便了。

一切都在越来越好时,身边的亲戚朋友都“好心”给小姨介绍对象。

在小表弟多次被别人嘲笑和欺负后,小姨也动了心思,给小表弟找个后爸。

新姨父长小姨七岁,家中有两个大龄未婚的弟弟和两个已出嫁的妹妹。“新姨父”是家中唯一结婚的男子,虽然已过四十,还是很希望有一个自己的小孩,和小姨结婚后,他们就开启了漫长的“造娃”之路。

为了能够生下新姨父的孩子,小姨甘心做起了姨父的贤妻,也停下了自己的打工之路。

奈何天意弄人,小姨和小姨父的血型“不合”,不通过治疗根本没有办法成功生下孩子。在不断的尝试与失败中,整整十余年,他们从一对中年夫妇熬成了一对半老夫妇,还是未能顺利生下孩子。此时,小表弟已经毕业步入社会工作,“新姨父”也宣布了不准小姨再折腾怀孕的事,漫长的十多年过去,他们的心态已经悄悄发生改变,从一次次升起的希望到一次次的希望破灭,再到后面的绝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多年的轮番折腾,小姨的身体健康状况也大打折扣,新姨父的兄妹常常发来微词。小姨在承受着这些痛苦之后,又重返工厂,继续打工生涯。

就在前几年,小姨和小姨父用他们所挣下的唯一存款付了50%的首付款,在市里给小表弟买了一套大四房的房子。

近期,新房子正开始装修,小姨一个人承担着每月的房贷和装修费,没有人帮她。

首先,小表弟的表现让新姨父很失望,在给他买下新房子后的第二年,小表弟带着女朋友窝在原来商业街的家里生活了小半年,两个年轻人不工作,天天窝在家玩游戏,吃饭全靠点外卖。

没有钱了,小表弟就寻思了网贷,前后共向某网贷借了5万元,又没能力偿还。直到在工厂打工的小姨接到追债电话的威胁,她才知晓此事,急急忙忙请假跑回了家,打开门一看,屋子角落里堆放的外卖盒和一对窝在沙发上玩手机的小情侣,小姨气急败坏,赶走了表弟的女朋友,对表弟是顿怒骂。

生气过后,小姨和新姨父还是帮着表弟还了所有的网上贷款和利息,我听说,为了“造娃”、为了买房,他们长期以来过着节衣缩食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姨也曾逼着小表弟和女朋友分手,奈何二人在上学时就要好,有很深的感情基础。小姨不原谅他们的所作所为,也不接受他们的这份感情,可惜,事情终没有如她所愿,这对小年轻生米煮成了熟饭,一年后还生下了一个女娃,小姨被迫接受了这一对。

今年疫情,小姨所在的工厂大幅裁员,作为老员工的她因为年纪不轻,总是担心被裁。五十不到的年纪已经开始长出了一根根的白头发,人也越发瘦了。

这次,因为给表弟买的这套房子要装修,需要购买建材、家具和家电等。因为我住得离他们的新房不远,小姨就来问我关于网购的事,她说,听厂里的小年轻们(也是她的下属)说网上买东西又好价格又适中,但是她不太懂网购;还有,她现在每次回家购火车票要到火车站的售票厅,手机上的订票软件她总是研究不明白,又不好意思问那些年轻的下属们……

她还说,互联网变化太快,她都快跟不上了,要被这个社会淘汰了……

从她的话里行间,我读到了焦虑和对未来的担忧,也感受到了一个“管理人”的自尊心和骨子里的小倔强,转念一想,不免为她独自在外打拼心疼起来。

从前如花一样的亮丽女子,在半辈子的踏实努力后,不会网购,不会网上买车票……成了被互联网遗弃的那一群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我问起小姨的社保问题时,她说:“到了我们这个年纪,厂里都不给买社保,好几年没买了。”可她明明才五十不到呀。

她的前半生是那样不容易,她的后半生,我没法去想象。

生活不是电视剧,凡人的圈子并非人人都能活成女主角。

更多的,不过是不得不面对和妥协的赤裸裸的现实。

小姨苦了大半生,依然没有如愿地过着向往的新生活。到了这个年纪,生计、养老、表弟这个小家庭的生活,样样都让她发愁,如何能不焦虑。

但是,小姨又有她自己的倔强,任何时候,她没有依靠于别人生活,也从来没有因为功利和金钱妥协于任何人。看看现在的她,没有了往日的风采,倒是有了一点白头发和已经爬上脸的小皱纹,看着她,我却依然觉得她很迷人。

记得有次在市场买菜时,一位老人佝偻着身子,在付菜钱时,拿出了一张在百元的现金,卖菜的生意人因为找不开让老人扫码付款,老人一脸茫然的看着摊主,旁边一对年轻人带着嘲讽的意味说:“就是拿手机扫一下付款,这都不懂……”老人露出羞涩的表情,尴尬地说:“我们年纪大了,不会这些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不会网购、不会打滴滴、不会通过软件点外卖的一群人当中,小姨和这位老人都是其中的一个。

年轻人,在快速改变着新一时代,而步入五十岁后的中老年人,他们拥抱新变化的步子也许慢了一点,被互联网遗忘了,但是,我想说:能否给他们一个互联网以外的便利的“生活通道”,年轻人能否再给他们多一点的爱和温暖……

小姨的假期短暂又忙碌,启程回到打拼的城市前,我教会了她用手机订票。下一次等她回来,我要再好好教她一些互联网的其他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