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象尽意——白雪石中国画作品展”9月10日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幕,展览得到了广泛关注,这是因为白雪石先生的作品在中国山水画界的影响广泛而深远,上至庭堂,下及民众。同时,他一生在不同机构从事中国画的教学工作,以身授艺,有后辈称其“画比话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雪石1915年出身于北京的平民家庭,他在中学期间师从赵梦朱先生学习花鸟画,20岁时拜师梁树年先生学习山水画。他于1941年加入北平“中国画学研究会”并参加相关创作研讨活动,多次在北京中山公园举办山水花鸟画作品展。

《拒马河深秋》 白雪石 1988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白雪石先生在北京四十八中任美术教师,1958年调入北京艺术师范学院美术系任教,1960年在北京艺术学院教授山水画,1964年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副教授、名誉教授。50年代和60年代,他创作了一批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人物画,以及新的山水画与花鸟画。70年代以后多次到桂林写生,创作以漓江烟雨、阳朔风景为题材的大量山水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涩老辣写山川》 白雪石 年份不详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苏丹在展览开幕当天致辞:

“白雪石先生作为中国现代山水画名家,誉满华夏。在他漫长的琢艺过程中,他潜心为修行,寂寞成正果,最终其个体的觉悟与中国现代时空纠葛融汇,自成一味,成为中国山水画现代化进程中有价值的范例。他纯粹的修为和扎实的探索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个案,有后辈称其‘画比话多’,就是他的画作比他讲得要更多,便是最好的佐证,一如其名‘雪’之纯粹,‘石’之稳贵。

《烟雨漓江》 白雪石 1989年

白雪石擅画山水,作品清新俊逸,朴秀多姿,题材广泛,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尤以桂林为题材创作的青绿山水画最能体现和代表白雪石的绘画风格。他的一种独具风貌的桂林山水画法被称为“白派山水”。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为白雪石家属颁发捐赠证书

自2011年白雪石老先生去世后,白雪石孙女婿陈洪军继续把“白派山水”发扬光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雪石与孙女婿陈洪军

陈洪军继承了漓江山水的艺术造诣,他在探索研究“白派山水”艺术中加入了中国书画的墨韵之美,加入了自己对秀丽桂林的秀美画面的呈现。

“白派山水”作品中最为经典的是“漓江系列”,它在青山绿水的明媚中呈现了和谐静美的时代气象,它是带着诗意的大国理想。是祖国河山的精神写照,表现了中国的大国形象和文化精神。

《春山一曲》/陈洪军

1985年起,陈洪军的作品就被白雪石先生多次提拔,艺术造诣很早便得到白雪石先生高度认可、称赞。天赋与悟性很高,未来艺术潜力可谓巨大。

《秋山泉声》/陈洪军
《翠竹伴青峰 漓水渡渔船》/陈洪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秋山鸣泉》/陈洪军

陈洪军,白雪石亲传弟子,北京山水画学会理事,白雪石指定唯一作品鉴定家,白雪石艺术研究院院长,北京水墨画研究会副秘书长。

陈洪军,1957年出生于北京的京剧世家,从小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并学习国画艺术。尤其与中国著名画家、白派山水宗师白雪石先生的孙女,结为伉俪后,于1981年正式与白老先生身边研习书画,追随白派山水精髓,同吃住行,一学便是30年之久,耳濡目染,孜孜不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