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抄袭必究

他是电影《赢家》中的残疾人,他是电视剧《空镜子》中的娘娘腔,他是《浪漫的事》中有点极端的环保人士陈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用细腻朴实的表演风格,细致地诠释着他的每一个角色,他就是极少演主角常演配角的男演员——王千源。

2010年,王千源凭借电影《钢的琴》荣获东京国际电影第23届最佳男演员奖。这是他第一次参加电影节,也是第一次获得影帝的殊荣。

而王千源最初的人生轨迹是一个裁缝师,从一个“天生”的裁缝师到东京影帝,他用了17年。

01.

1972年,王千源出生在辽宁的一个演员世家。父母都是辽艺里的话剧演员,虽然从小在艺术方面受到父母的耳濡目染,但少年的王千源并不喜欢表演。

读到初中时,王千源因为学习成绩极其差,父母开始担忧王千源往后的人生何处何从。那一年中考,王千源8科成绩才考了100多分。

眼看上高中无望,王千源的父母只能另想他法。经过父母的多方努力之后,王千源进入了职高,学习裁缝专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或许是王千源最初最理想的出路,因为王千源没有想过要子承父业去学习表演。

所以,王千源只想一心学好裁缝,至少能有一个能够养活自己的技能。

三年职高学习生涯,很快就结束。王千源如自己所愿,成为了一名较为优秀的裁缝师,做的衣服可以达到高级定制水平。他就像是一个“天生”的裁缝师!

在职高毕业后,王千源便跟几个同学捣鼓做起衣服,虽然能赚到不少钱,但一眼望到头的人生,让王千源开始思考起往后的路该怎么走下去。

想到做衣服未来最好的发展就是做个个体户,或者回到工厂做一个高级裁缝,便别无他路。

虽然特别有天分做一名优秀的裁缝师,但王千源深思熟虑之后,还是决定要继续深造考大学。

但考大学,王千源最初也并没有想过要考表演,而是要考服装设计。只是,表演这个职业似乎早就与王千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王千源最终还是没能逃脱作为一个演员的这个“子承父业”。

02.

努力考大学的王千源,报考了服装设计专业。可是,完全没有美术功底的王千源,加上文化课程成绩本来就不好,王千源在第一年考试中并没有通过。

但王千源并没有想过要放弃大学这条路,他想着:第一年没考上,那第二年再重考。可父母们并没有王千源这种乐观的心态。

或许说“知子莫若父”,王千源的文化课成绩有多少把握,父母心知肚明。在那一年的除夕之夜,母亲跟王千源聊起这件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母亲语重心长地说:“千源呀,你要是今年再去考服装设计,还考不上怎么办呢?你要不要去考表演试试?”

母亲的一句话,似乎点醒了王千源。考大学看似很容易,但落到实处,没有底子真的挺难。

王千源觉得母亲说得好像有几分道理,于是过完年后,王千源就去报考了中戏的导演系和表演系,上戏的表演系,电影学院的表演系……

所有表演院校都报了名参加考试,可见王千源考大学的决心有多大。

只是,天不遂人愿。需要200多分才能通过文化课的成绩,王千源却还是差了四五分才达到录取分数线。

这让父母们很是头疼,王千源也因此失落极了。但王千源最后还是很幸运的进入了中戏表演班,因为父亲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个归国华侨子女证明。

拥有归国华侨子女证明之后,王千源就能外加10分。而这10分刚好补足了他那四五分的缺陷。

03.

1993年王千源如愿从一个裁缝师成为了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的一名学生。与辛柏青、朱媛媛、李乃文等人成为了同班同学。

在四年大学里,王千源也十分努力。虽然相貌在班上并不算出众,表演也并不算出彩,但是努力的劲儿是全班同学有目共睹的。

他与朱媛媛的小品,经常能获得老师的表扬。而且他的人缘非常地好,在大学里担任班长,是一个很有纪律性很有规划的人。

1994年在读大二的王千源,出演了人生中的第一部电影《赢家》。为了扮演里面的残疾人,王千源用了大半个月来学习用嘴来系鞋带。

虽然只是一个配角,镜头不多。但那个用嘴系鞋带的镜头,却让很多人记住了有一个演员叫做王千源。

原以为,前途一片光明的王千源,却不料此后好像跌入了人生的灰暗谷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岁月如梭,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特别快。4年大学生涯,一晃而过。毕业后的王千源被分配到了北京儿艺。

很多同学都出去拍戏,或者到人艺里当话剧演员了。王千源却只能在儿艺里,表演着动物、植物、石头、太阳……各类静物。

这与王千源最初学习表演的初衷是相违背的。

眼看与表演之路越走越远,王千源为了生存,觉得总要做点什么。于是,他跟同学周逵到处借钱,开了一家饭馆。

生意做得挺红红火火,老师同学为了光顾王千源,会在饭店定快餐。但每次去学校送餐,王千源都鼓起了极大的勇气,才踏进校门。

因为与其他已经在表演上有所成就的同学相比,他觉得自己只是一个送饭的人,略显得“囧”。

但表演界并没有抛弃王千源,机会也总在适当的时间出现。

04.

在做饭馆期间,王千源也会偶尔接到一些小角色出演。虽然不是主角,但也为王千源攒下了一些好口碑。

每一次表演,都是王千源机会的到来。

2001年,已经毕业几年的王千源拍摄了《空镜子》,在里面饰演娘娘腔“陈果仁”。王千源把人物的特点拿捏得恰到好处,因而大受好评。

此后,王千源逐渐回归到荧屏上。2003年,王千源在《浪漫的事》中饰演“陈昊”,也有着十分出彩的表演,从而被观众熟知。

王千源用着自己方式,把每一个小人物表演得有血有肉,惟妙惟肖。不管多小的角色,王千源都在用极其精准的表演,把角色特别表现出来。

机会也总是为有准备的人而来。

2010年,已经在表演道路上打拼了17年的王千源,终于凭借电影《钢的琴》成为了当年电影节最大的赢家。

他不仅获得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还获得上海国际电影节传媒大奖最佳男演员奖,

以及第7届中美电影节“金天使”最佳男演员奖……

诸多殊荣,让王千源从一个默默无名的小演员,成为了炙手可热的一线男演员,成为了第四位获得东京电影节影帝殊荣的华人男演员。

而从裁缝师到1993年考入中戏成为演员,再从演员到2010年成为一名影帝,王千源用了17年。

也许王千源在学习表演这条路上,并非天生就有天分,但经过后天漫长的17年的努力。他终于从一名“天生”的裁缝师变成了影帝。

这17年,他默默在表演的路上耕耘,始终用他的热情对待着表演。直至今天,他在《八佰》里的精彩表演,大家也有目共睹。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