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坪女高校长张桂梅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女人要对自己狠一些,不要指望别人养着。学生当了全职太太回来捐款,被她痛斥,要她“滚出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说的很现实,她还讲道:“你指望他们吃饭啊,指望他们养你啊,你有能耐的时候男人还拿你当回事。现在多少个女人在家里当全职太太,你看那些男人找小三的多少啊。有的全职太太是很有水准的,男人回到家什么都是现成的,可男人还是在外面找了小三,因为时间长了,你跟他脱节了。

你被社会所淘汰了,他回家你跟他什么共同语言都没有了,出主意的能力也没有了,整个把你控制在原来的‘水准’上,磨来磨去,原来的水准都没有了。所以我最反对当这个全职太太,女人要靠能力,可不靠男人,不要相信那些男人说的话。”

这一席话是站在女性的立场上考虑的,也无情地指出了婚姻中的现实,很快引发热议。

有人说:这是给所有女性上了一课,但也有人说:社会越来越包容与多样,全职太太也是一种生存方式

但我却被这条留言戳心了。

网友这样说:“专家说老人没义务帮你带孩子,张校长劝女人不要当全职主妇,社会倡导女人一定要经济独立,丈夫一家觉得女人带孩子很清闲,那么问题来了,到底该谁带孩子???
孩子从怀孕到出生,再到长大,每个日日夜夜都是母亲在熬,其他人都是观众,或者都是嘴上关心而已。平时都不管,孩子生病了最需要关心,理解,照顾时,却被家人无情指责不会带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信做过母亲的人都能体会每一句话中的无奈与辛酸。

01谁带孩子?

这真的是一个问题。

正如网友所说,专家不让老人带孩子,指出老人带孩子的种种不好,说孩子最需要的是妈妈。社会也不让老人带孩子,指出老人没有这样的义务,说父母要帮你到什么时候?老人也不想带孩子,费力不讨好,广场舞也没时间跳,自己的晚年生活也没有了。

妈妈的产假只有六个月,六个月之后,谁带孩子?

请保姆?

妈妈出去上班挣那份工资,正好再发给保姆。且不说那些黑心保姆,只问一句:保姆能比上妈妈吗?奶奶、姥姥都比不上,一个外人能比得上?

李玫瑾教授曾经说过,孩子三岁之前,是需要妈妈的唠叨,从这些唠叨里,孩子学会了语言,感受到了爱。保姆看孩子,只会把孩子推到公园,去和另一个看孩子的保姆聊天。

孩子多重要,孩子不才是家庭和国家的未来吗?

专家又说,是因为原生家庭的问题,才导致了问题青年。所以,要多陪伴孩子,不要为了挣那份工资,让孩子缺失了你的陪伴。

你可以说,等孩子上幼儿园之后,你再出去找工作。说的好容易啊!再找什么工作,要是再要二胎的话,年龄更大了,又能找什么工作!

就是上幼儿园之后,孩子不用接送吗?上班时间谁去接孩子?

孩子谁带?

看到李玫瑾教授曾提出过“三年产假”,仿佛看到一点希望,但同时女性可能更难找工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当“要不要当全职太太”不再值得这样讨论的时候,女性或许才获得了一点点选择权

一旦女性在工作中表现出色,就会有人跑过来问:“你是怎样平衡家庭与工作的?

奇了怪了,为什么男人永远不用回答这个问题。

女人好难!

出去工作,也不能不把家庭照顾好,你要两边都做好!不工作,又不让你当全职太太(当然,不让你当,也是为了你好,就像张校长所说的那样)。

在易卜生的《傀儡之家》之中,这位全职太太娜拉突然意识到,她就是丈夫的傀儡,而孩子又是自己的傀儡,于是出走了,故事也结束了。

但出走之后会怎样呢?

鲁迅先生早就探讨了结果——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先生鲜明地指出:妇女要解放应该用“剧烈的战斗”去争取经济权,“如果经济制度竟改革了,那上文当然完全是废话”。

然而,到此并没有结束,先生接着说:“在经济方面得到自由,就不是傀儡了么?也还是傀儡。无非被人所牵的事可以减少,而自己能牵的傀儡可以增多罢了。因为在现在的社会里,不但女人常作男人的傀儡,就是男人和男人,女人和女人,也相互地作傀儡,男人也常作女人的傀儡,这决不是几个女人取得经济权所能救的。但人不能饿着静候理想世界的到来,至少也得留一点残喘,正如涸辙之鲋,急谋升斗之水一样,就要这较为切近的经济权,一面再想别的法。”

所以,当不当全职太太,关键是有没有拥有经济权,这份经济权,是不是可以通过婚内的财产分配,给予女性更多的保障?是不是可以通过《婚姻法》的明文规定,给予“全职太太”更多的保障?

再如,先生提到的亲权:“中国的亲权是无上的,那时候,就可以将财产平匀地分配子女们,使他们平和而没有冲突地都得到相等的经济权,此后或者去读书,或者去生发,或者为自己去享用,或者为社会去做事,或者去花完,都请便,自己负责任。这虽然也是颇远的梦,可是比黄金世界的梦近得不少了。”

如果有了这些经济的保障,女性自己在家也能不断学习,不被家庭磨没了自己,比如,好好学习如何做一个好妈妈,教育出一个好孩子,才是最伟大的事业。如果是这样,张校长是不是也不会这么强烈地反对全职太太了呢。

但这又何其容易?

正如鲁迅先生在演讲的最后所说:“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我想这鞭子总要来,好坏是别一问题,然而总要打到的。但是从哪里来,怎么地来,我也是不能确切地知道。”

一读鲁迅,才发现:原来先生早就探讨过这个问题,也给出了他的答案,人总会通透很多,无形中就会深刻自己的思想,改变自己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晓角心语:

特别喜欢《82年生的金智英》一书中,最后那段话,曾在多篇文章中引用过,还是想放到这里:

女儿说她长大以后想要当太空人和科学家,我希望、我相信,也努力想办法让女儿的成长背景可以比我过去的成长环境更美好,由衷期盼世上每一个女孩,都可以怀抱更远大、更无限的梦想。

作者:
晓角心语,自媒体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