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被卡脖子,科学家出国,谁该反思?

对于很多出国的科学家来说,作为中国人有着复杂的心情。无论如何都希望能够他们留下来,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然而,如果是普通人,在任何事情做出抉择的时候,都会选择有利于自身利益的决定。可是在许多民众的眼里,似乎科学家应该考虑国家的利益,放弃自身的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强行绑架在科学家身上的道德,是否对于科学家也是一种不公?

自古留人才,绝非靠一纸禁文,更非用什么道德来束缚,而是一个国家要形成吸引人才的“魅力”。或许,对于个别人才,尚可以从道德等精神层面来留人留才,可是对于一个国家,绝非是一两个科学家可以扛起国家崛起的大旗。

自古乱世,核心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在中国历史上也不乏争夺人才的事例。如果从《三国演义》看留人才,可以看到曹操可以收拢人才,靠的是什么?

笔者以为曹操能够“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完全是出于对于人才的态度。而就是因为曹操如此惜爱人才,才注定了他能够建立三国之中最为强横的国家。有意思的是,刘备的人才观恰恰与曹操不同,他以“桃园结义”收拢人才,之后才展现出爱才之心,但是也导致了后来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故事。

但是无论是曹操,还是刘备,他们都深谙人才是事业的根基,他们也将对待人才的态度视为了自己事业发展的生命线。而刘备的“桃园结义”的收拢人才方式,有着明显的局限性,无法持续扩大这样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笔者认为应该理性地看待人才的出走,查找自身的不足,而不是以“爱国”之名来口诛笔伐某一位人才。一些人以这样的方式“爱国”实际上不是真的爱国,而是破坏国家与人才的关系。

反思曾经著名科学家颜宁,2017年离开清华大学之后,在2019年4月30日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引发了网友的热议,甚至将矛头指向了中国院士选拔制度。

有人说,不能将获得国外院士的荣誉,作为选拔中国院士的标准。这话其实没有错,中国有着自己的人才评价机制,也不应该被国外的人才评价机制所左右。

但是,事实上发生的事情,就是有许多中国科学家前往了国外,而且有一点值得注意,2007年,颜宁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之后,回国发展,而且一干就是10年,期间也发表了许多重要的科研成果。可能在有些人看来,这样的时间很短暂,但是实际上作为科学家并没有太多的10年光阴。

或许,我们不该猜想当初颜宁为何离开,也无法猜到真正的原因,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国外的某些方面吸引了中国的科学家,这绝对是一个不争的事实。2017年,颜宁接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邀请,受聘该校分子生物学系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的职位。而该年中国科学院院士正在进行选拔。2019年4月30日,颜宁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期间发表了多篇科研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经有人拿着新中国成立时后,许多人才归国发展,与当下的科学家做比较,无疑那一代的科学家值得我们尊敬和铭记。不过,实际上,每一个时代人的思想有着不同的特征。与其抱着旧办法留人,抱怨当前某些科学家“不爱国”,倒不如努力发展自身,建设一个尊重人才,惜才、爱才的环境。

用中国对待人才的宽容和胸怀,真正地吸纳世界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