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上映的电影《金刚川》,以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志愿军工兵10团第3连在金刚川上架设载重木桥战斗为原型,通过对计划过桥的步兵、修桥工兵、防空高炮部队以及美军飞行员等四组角色在的经历与命运的刻画,来讲述抗美援朝的故事。从目前各界的一些初步影评来看,普遍对不同导演执导引起的风格差异很有看法。在这里我们不谈别的,只从军事角度出发,聊聊影片中的一些硬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真实的金城战役期间,志愿军在苏联的全面军援下,武器装备情况已和三八线对面之敌十分接近,原先比较脆弱的后勤运输线上,也在志愿军空军、苏联志愿空军和完善的后勤保障体系,彻底打破了美方的"空中绞杀战",运输压力大减。为了金城战役,志愿军方面的备战物资数量也是空前的,光是炮弹备弹量就超过70万发,大中口径火炮接近千门,战争初期迫于物资短缺而采取的"礼拜攻势"已成为历史。

不夸张地说,此时的志愿军在兵力、火力和士兵战斗力等方面,都足够压制身为主要打击对象的韩军,即便对手获得部分美军的助战,也丝毫未能改变战局。实际上,金城战役中并没有明显的反复,而是近似教科书式的、非常顺利的大规模阵地进攻作战。按照统计,此战的敌我伤亡比大约为2.1:1。在明明压力不大的宏观战况与历史时期下,非要刻意加入"于我不利"的影视效果,就显得与真实情况有些脱节了,毕竟当时我们早已不再对美军的空袭束手无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宏观背景下看待电影,很多可以吐槽的细节也就刺眼了起来。比如为了保证运输线畅通,中朝方面对大量道路和桥梁进行了伪装处理,有的桥梁在经过加固后,会在白天故意拆掉一小部分,伪装成损毁的"断桥",以此迷惑敌人,晚上才临时修通使用。

同时,不少桥梁的桥面位置极低,甚至可以隐藏在河流水面下,空中上很难发现;而作用重要的桥梁往往使用钢筋水泥加固,且周围防空阵地密集,高射炮、高射机枪和备弹充足,探照灯部队阵地密布,且防空警戒哨体系颇为健全;交通要道上还有多处隐蔽的备用桥梁可用,否则志愿军后勤就不会有"冲不垮、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这种自豪的描述了。

还有,片中的美军明明出动了B-29重型轰炸机,但攻击主力却是载弹少且轰炸效率较低的F4U舰载战斗机。还有用射程近得多的"喀秋莎"火箭炮对决美军的远程大口径榴弹炮等bug,这些都凸显出设定、编剧和道具人员对军事常识的不熟悉……

平心而论,影片中的志愿军在面对美军空袭时脆弱的无力感;需要军人们豁出生命去击落敌机;用人梯修复本来就脆弱的木桥;还有等待过桥的部队在空袭下的混乱情况,我们第一时间应该想到的是:这根本就不是抗美援朝战争后期该出现的情况……向英烈和老兵的致敬之情值得支持与理解,但从根本上就搞错了年代特征,无疑是最不该出现的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