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拾遗君

这场和房子息息相关的风云际会,明暗交织着商业传奇的抉择轨迹。

1994年,孙宏斌出狱前夕,和亲手把自己送进去的柳传志恳谈一夜,孙拿着柳心甘情愿给出的50万创业基金,走上了一条和联想完全无关的商业之路,在天津创建顺驰,以房产中介的身份切入中国房地产大局。

彼时,依靠5000块港币起家,在香港房产中介行业已经做到风生水起的施永青已经北上布局2年。

“中原地产”雄霸中国南方房产中介市场20多年之旅,开始得格外轻松,连市场有多大、有多少中介、有多少成交量都不用细做调研。

台湾信义也在上海耕耘了一年,其后一度曾为上海最大的房产中介公司,以品质服务著称,深受日本服务业影响。

改革开放的风从南吹到北,与中国老百姓住房息息相关的房产中介行业,也开始了各式各样的探索和尝试。香港模式、台湾模式几乎一手培养了中国房产经纪最早的一批生力军。

2003年,顺驰的身份早已转为开发商,孙宏斌在一场大佬云集的论坛上公开喊话要超越万科,却在4年之后因为太冒进而折戟。

卖掉顺驰的老孙,在2017年将融创做成了稳定的第四名,紧随万科,老孙数次表态“不想当第一好多年”。同年,孙宏斌投资链家,说和左晖“我们谈了一年,链家不是想投就投,是投不进去”。

施永青则在2016年,两度退休之后,又因为链家迅速崛起带来的挑战,不得不二次出山。施的“行业教父”江湖地位,也隐隐已经被媒体转交给后来者左晖。

时间拉到眼前,贝壳市值达到866亿美元,远超万科、融创,几乎等于两个百度。

从最早的那间门店出发,商业发展是时代前行的注脚,商业战争只是不同阶段的策略选择,眼花缭乱也好、旁枝逸出也好,最终战略主线走对了的才能赢,但可能也不是一直赢。

这场和房子息息相关的风云际会,明暗交织着商业传奇的抉择轨迹。

只是多年来,人们对“盖房子的”关注,始终远远超过“递钥匙的”。到2020年,中国首部房产经纪行业纪录片才姗姗来迟——腾讯新闻的《街角风云》,遍访24位历史见证人,所有的变革时刻终于有迹可循。

其实2005年,只有20几家门店的“小透明”左晖,与顺驰当时的总经理同是“清华总裁班”同学,他们曾一起学习“中原模式”,寻求更快速度的增长与更大的规模。再后来,则是选择“消费者”和“速度规模”的分道扬镳。

是非成败转头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提起房产中介,北京青年们可能第一时间会想到绿色的“链家”和黄色的“我爱我家”,却对红色的“中原地产”不大有感知。

但中原地产的确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是大半个南方地区实打实的前辈和曾经的“霸主”,施老先生的“无为而治”最初也并非是字面意义上的“无为”,后来曾被误安到链家头上的“狼性”,才是中原地产的本色。

广大北方地区最早成规模化的、现在还能被叫得上名字的房产中介,除了顺驰,就是东北最有代表性的好旺角地产。

但在蛮荒时期,与中原和信义相比,土生土长的房产中介品牌缺的不光是资金和经验,简直潦草地有些不真实。好旺角第一份买卖交易,连合同都是找同行借的。

时代轰隆隆往前滚,中国停止福利分房之后,老百姓的买房换房需求呈井喷之势。

“挺兴奋的,就是赚钱”。

赚钱的秘诀之一在于,“吃差价”,就是低买高卖。从业主手里拿到手的房子,哪怕不用简单装修,差价最起码也有一万块。20世纪九十年代,北京二环的房子也才不到2000块一平。

一直到2000年,这是个“雨后春笋”的年份。

卢航花了五百万拿下美国“21世纪不动产”的代理权,将特许加盟的模式引入中国;左晖开始成立北京链家房地产展览展示中心;我爱我家正式注册,由下岗女工组成的房嫂渗透进老小区方方面面;麦田房产在福州创立第二年也发展得不错。

往后几年,几乎所有介入交易的房产中介品牌,都在野蛮生长。

乘着风飞上天的猪,小米只能算“后猪”,当年的房产中介,像被托着撵着,扶摇直上。

中原地产无疑是走在前面的佼佼者,后来者纷纷效仿“成交为王”的模式,门牌就要醒目、经纪人之间就是强竞争,管理上才是“无为而治”,诸侯分立。

2

“盖房子的”和“递钥匙的”两种角色之间,潘石屹也曾留下深深的痕迹。

2003年北京房地产界第一大案,“坚石案”引发长久动荡。

从潘石屹、潘石坚手中转让出去的“坚石公司”,被用于实施大量租赁款诈骗,“潘石屹”的名号是实施这些诈骗时候的“名人幌子”。当事人携款逃跑后,潘石屹虽没有法律责任,还是出于道义,拿出了自己的1000万元“私房钱”善后。

受害者不只是老潘。

当时房产交易本身也存在着巨大的疏漏,二手房买卖的房款,有大半年时间都是房产中介的“免息现金”,趴在账上的资金多了,卷款逃跑的,不只是坚石一家。

觉醒时刻,来得有早有晚。

链家左晖、中原赖国强、满堂红陈戎、21卢航、我爱我家,纷纷开始推出“阳光交易,不吃差价,买卖双方见面签订第三方协议”的模式。

这是第一次大变革,“站在消费者那端”、“长期主义”等表述,都可以用来形容变革背后的这条暗线。

到底是继续躺在“信息差”的时代红利上坐吃山空,还是摒弃掉短期内让企业舒服的依赖,搭建真正的能力;到底是利用“天赐的良机”挪用购房款,还是“自我革命”先把可怕的欲望关进笼子里?

往后陆续几场大变革,除了“不吃差价”以外,还有互联网时代的“真房源”之战、“消费者至上”替代“成交至上”、“经纪人主权”、平台化发展,每一场都精彩绝伦,各家品牌每一次抉择背后埋着的念头,其实回过头来看,整体串成了一串。

雪泥鸿爪、草蛇灰线。

房产中介行业上下两限相隔遥远,这里有遥不可及的商业大佬和传奇故事,也有用电动车驮着梦想的经纪人。幸而有《街角风云》编年体式记录,或许你还能从历史中读出不一样的故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