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内在灵魂

是一座城市进步的标志

更是一座城市幸福的底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交站旁、轨道交通站点里,候车市民自觉排队;十字路口,绿丝带志愿者用微笑和礼貌用语耐心劝导行人和车辆驾驶员遵守交通规则;道德讲堂上,宣讲员讲述世间大义、人间温情……在全国文明城市贵阳,文明之花时时处处盛开。

从历经12年艰辛创建工作,到2011年12月20日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到2015年2月28日成功蝉联,再到2017年11月14日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贵阳孜孜以求,文明已经融入这座城市的血液。

一直以来,贵阳坚持物质与精神并重,不断凝聚发展的共识、前进的力量,全市干部群众同心同德、甘于奉献、共建共享,推动城市文明程度稳步提升,广大市民的幸福感节节攀升。

崇德向善 铸就“城市之魂”

一直以来,贵阳始终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驰而不息地培育各类载体,推动公民道德建设,努力建设有温度的道德高地和精神家园,推进城市文明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

——广泛利用新闻媒体和户外广告、电子显示屏、楼宇电视、建筑工地围挡等社会媒介,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前,贵阳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里乡亲宣讲团”开展宣讲活动近5000场,受众20多万人次。全市共建有道德讲堂2420个,道德讲堂活动开展的触角延伸到乡村。

——深入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深化文化经典诵读,开展“新时代好少年”评选表彰,做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广泛利用道德讲堂、道德模范巡讲巡演等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送到百姓心中。

——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深入挖掘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引导人们在浓厚的节日氛围中传承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将优秀传统文化编成山歌,将反对滥办酒席内容编成相声小品,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晚会、才艺比拼等活动,在寓教于乐中让文明知识深入人心。

道德模范是文明的榜样。贵阳市发挥道德模范的引领作用,将美德善行传递给这座城市的广大市民。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13人、贵州省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49人、贵阳市道德模范197人。一个个如刘芳、毛腊生、李海江、雷月琴、马金涛一样的普通人,成为人们争相学习的模范和榜样。

模范引领,群众接力。在贵阳,无人售卖的报摊多年来从不少钱、7旬老人执意偿还46年前的医疗费欠款……这座城市的普通人,用行动诠释着文明内涵,也传递着这座城市的温度。

文明实践 彰显城市温度

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

贵阳贯彻中央精神,结合实际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打造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主阵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9年7月,贵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挂牌成立,10个区(市、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现全县域覆盖,贵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云平台上线运行。

以云上数据中心为抓手,贵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构建起以“1+5+N”为核心,纵向贯通市、区(市、县)、乡(镇、社区)、村(居)、居民户,横向连接宣传、教育、文化旅游(文广)、科技、体育等职能部门的五级融合体系。

云平台推出“点单”服务功能,用户通过系统点单功能,将自己需求的志愿服务发送到平台,平台可根据用户的地理位置、服务需求,按就近原则安排适合的志愿者开展上门服务。

志愿者通过该平台,能在线查询、预约志愿服务活动场所,并通过导航系统准确到达活动地点,大幅节约了志愿者的时间和精力。

党的十九大精神、党的方针政策等信息“一点就通”,贵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服务云平台成为服务更贴近民生需求的掌上精神家园。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拥有强有力的志愿者队伍是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前提。

如今,贵阳市88.7万注册志愿者、2310个注册志愿服务团队每天都在忙碌。截至目前,贵阳市共发布志愿服务项目23340个,各地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策划开展活动42000余场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1702万小时。

今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贵阳市的志愿者第一时间站出来,用各种方式向群众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全市小区、村寨实行封闭式管理期间,志愿者们化身为“代购员”“快递员”,协助工作人员为居民购买生活物资、生产物资,做好疫情防控中的“摆渡人”。

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如今,在贵阳,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让新思想、新文化、新理念“飞入寻常百姓家”,逐步打通宣传、教育、关心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共建共享 绘就幸福底色

近年来,贵阳市以全国文明城市巩固提升为契机,各级各部门全员“一盘棋”,对标问题找短板,精雕细琢品质城市,开展农贸市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等整治行动,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扮靓“面子”,做实“里子”,解决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城市痛点难点问题,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为了让市民的“菜篮子”拎得更舒心,贵阳市各区开展农贸市场整治,让农贸市场旧貌换新颜。众多经营户“亮照”经营、不短斤少两,环境干净整洁、附近道路通畅,文明标识、温馨提示随处可见。

今年5月,贵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积极探索创建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三感社区’。贵阳市融入现代化手段与理念,持续改善城市小区人居环境,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努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此外,贵阳市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重点区域巡逻覆盖率达100%,易发案部位入侵报警、视频监控系统的安装率达100%,全天候24小时巡逻的民警守护着平安,让群众拥有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我们还看到,有着“中国数谷”之称的贵阳,搭乘大数据快车,让越来越多的群众享受到更加高效、智慧的生活服务。

如今,贵阳市民只要点开手机,菜价多少一目了然、公交车还有几分钟到站一清二楚。从查询各种事项到缴水电费,一个APP就能完成。贵阳“筑民生”APP平台自2017年上线以来,不断完善,如今提供的服务多达200余项。“筑民生”已成为贵阳市百姓生活中的重要帮手,是贵阳推行“大数据+民生服务”的生动实践。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400多万贵阳人正用双手托起一座城市的“文明梦”。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贵阳市满怀信心,不负韶华,奋勇前行,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共创“百姓富、生态美”的爽爽贵阳新未来。

来源丨贵阳日报

编辑丨姚自雨

编审丨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