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一个大国来说,人口是最重要的资源。保持人口结构的平衡稳定,既关系千家万户实际利益,也影响到国家和社会安全。从2000年开始,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7.0%,正式迈进老龄社会的大门。20年过去了,我国65岁以上人口已占12.57%,老年人口抚养比达到17.8%,这意味着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要负担约17.8名老年人,即6个年轻人抚养1个老人。再过15年呢?据预测,到2035年我国80岁以上老人占比超过5%,将成为超老龄社会。

枯燥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家庭的苦乐哀愁。当我们编织着宏伟的梦想时,比凯歌高奏更重要的,或许是学会如何接受这个社会的衰老。人口更替是个缓慢的过程,迎接超老龄社会的到来,需要至少提前二十年做好准备。可是,从放开“单独”二孩,到全面放开二孩,生育闸门打开后并没有实现预期效果。说啥也不生,让生也不生,生孩子成为一个沉重话题。有人说,房价是最好的避孕药。似乎有一定道理,但并不是问题的全部。恒大研究院任泽平建议,应该先放开生育三胎,给予家庭更大的生育自主权。他温和地指出,这样可以缓解保守派对全面放开生育导致人口暴增的担心,符合中国渐进式改革、增量式改革的传统智慧。所谓保守派,就是把所有问题的根源都归结到人口多,认为只要人口降下来,就能过上好日子。这种论调几十年来很有市场,因为都是在“人口多、底子薄”的教育下长大的。实际上,人口多不是穷的原因,相反穷才是导致人口多的根子。任何一个现代化的文明社会,都不是靠减人来增富,而是富起来后人口出生率自然会下降。某种程度,不是房价抑制了人口增长,而是经济节奏加快后,人的价值追求和选项增多,生育反倒成为一种负担。由此可以预知,如果放开三胎,对人口出生率的增长效果也是微乎其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些生一胎都很勉强的年轻人,你让他去生三胎,不是与虎谋皮吗?那些拼了老命才生完二胎的中年人,你让他去生三胎,不是开玩笑吗?或许在某些农村地区,生三胎还有一定市场,但这并不具有社会普遍性,对人口增长的拉动效果十分微弱。曾经有人提出,对不生孩子的人征税予以惩罚,这个主意好玩但不可行。如果鼓励生育,不在于放开二胎还是三胎,而是对那些生孩子的人予以实实在在的激励,在孕产生育环节、教育成长阶段,给予真金白银的补贴,通过福利手段,切实降低抚养孩子的成本。经济社会,人们自然会追求成本最低、收益最高的事情。那么,生育的主动性会像春天的花儿一般绽放。

还有一个优化人口结构的办法,那就是引进外来人口。考虑到我们国家的传统和文化因素,这个办法不宜大规模实行,但也有探索的空间。比如,针对男女比例失调,男性光棍数量偏多的问题,可以打开跨国婚姻的大门,引进一定数量的外国新娘。这样既优化性别比例,解决社会问题,还能促进生育,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人口危机就在眼前,解决的办法也很多,重要的是等不起。我们不能错过历史机遇,而是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能解决一点算一点,积少成多,才能让未来更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