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豪放,我脑子里马上浮现出很多人,盛唐的李白,飘逸且豪放,他是天神下凡,来人间走一遭,我等凡人是学不来的: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还有杜甫,他似乎悲苦了一辈子,其实在年轻的时候,他抓住了盛唐的尾巴,也曾有过豪放的时候:

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还有那一众边塞诗人,王昌龄、岑参、高适,哪一个不豪放?或许是盛唐气象自带豪放的血液吧,豪放是那个时代的特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往后,北宋出现了苏东坡,把豪放融入词中,开启了宋词新格局,苏东坡的豪放是来自乐天派的本性: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南宋辛弃疾横空出世,他却少了几分苏东坡的乐观,多了几分悲怆: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然而,我更想说的是另一个人,他不属于盛唐,也不属于两宋,在那个时代,他虽然不是以讹传讹中的小地痞,但也确实是寒门子弟了,从小家庭条件并不优渥,长大后当官,成功混入编制内,也不过是区区亭长,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击败了西楚霸王,建立了大汉帝国,奠定了一个民族,还写出了我心中最豪放的一首诗:

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每次读到汉高祖刘邦这首《大风歌》,我就会想起秦末风云诡谲的乱世中,各路英雄逐鹿天下,最终的获胜者只有一个,马上取功名,马上取天下,豪气冲天,似乎只有这样的人才配得上。

你看这首诗,有文采吗?似乎就是三句口水话,但就是没有其他人能写出来。

大风起兮云飞扬:一阵狂风,卷动天边的乌云,秦末,天下动荡,农民起义、诸侯争霸,不正是乱世中风起云涌的景象吗?明面上的战场厮杀,暗地里的你死我活,是如此的惊心动魄。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呵!终于战胜了所有敌人,终于问鼎中原!各路诸侯臣服于我刘邦脚下,如今我威望加于四海,又有谁能与我匹敌?衣锦还乡的时刻,喜悦自得,威风凛凛,溢于言表。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最后一句,笔锋一转,此刻的刘邦不是一个打了胜仗等着封赏的将军,而是一个睥睨天下的帝王,他比谁都清楚,胜利只是帝国的开头,沉浸其中只会死于安乐,摆在面前的难题是,昔日的功臣纷纷造反,北面还有匈奴虎视眈眈,有谁能为他守住江山?

这句诗,是刘邦的期望,也是刘邦的疑问,更是他心中巨大的压力。

这首诗,写得真实,三句诗都是大白话,人人都能读懂,但却不是人人都能写出来的,因为只有达到了那个高度,一切才会自然流露。

气势之强,哪怕你只是一个死肥宅,只需要稍微打起精神,读一下这三句诗,就跟打了鸡血似的,一种霸气侧漏的感觉油然而生。所谓帝王诗,也真是只有帝王才能有这样的气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好比明太祖朱元璋,他的诗也是大白话,但是换做别人就写不出来: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

再比如主席诗词,平淡的语言,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每个人都会经历,但是就没人能写出这样的句子: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因为这都是一个时代的开创者,他们的一切都是真刀真枪、浴血沙场中换来的,同样是帝王,你让乾隆来,就非常尴尬了。

当然,还有张宗昌将军乱入:

俺也写个大风的歌大炮开兮轰他娘,威加海内兮回家乡。数英雄兮张宗昌,安得巨鲸兮吞扶桑。

论霸气,还是张将军霸气。

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