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几天,家长群里刷屏最多的消息便是“中考改革”,体育分值提高,将成语数外之后的“第四主科”,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课程也将纳入学业要求。古代的考状元还分“文武”,今天怎么一锅煮?一时之间家长们都焦虑不已。

但先后在云南、四川多地任教的高中老师青葭分享了不一样的看法,或许能对您有所启发。

文 | 少年商学院youthmba

音体美加入中考全家桶,

为什么不需要慌?

几年前中考体育分值增加到六十的时候,我就曾经对家里人说,一定要注重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没准到他参加中考的时候,分值就变一百了。

结果这话说完还没几年,部分地区的体育分值果然增加了,但变化的不仅仅是体育,就连音乐美术也开始加入中考全家桶。

这算是超了预期,但还不至于完全没料到:在可预见的将来,人才选拔的标准变得越来越丰富是必然的事情。

在家长眼中,无论中考还是高考,都是让孩子参与社会资源再分配的一种方式。孩子们通过层层闯关,最终赢得一个尽可能好的将来。

但是从社会的角度出发,考试是为了引导教育方向,培养出更多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

这两种诉求很多时候是重合的,但也有一些时候会相互冲突。

比如说,国家希望孩子们不要一味应试,人生不能只有考试。因为真实的社会进步不能仅仅靠考试去推动。

但家长觉得,如果要教育公平,考试一定要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最好是唯一的位置,最好还能全国统一命题、统一阅卷、统一录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一个曾经在高考大省读书、如今又在高考大省教书的人,我特别能够理解这种心情。

但我也知道,这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原因就是上面所说的:中高考事关教育公平,但不仅仅事关教育公平。

我们国家的中高考,承担的职能实在太多了。

我说这些,不是在抱怨,也不是在站队,而只是在阐述一一个所有老师和家长必须意识到的事实:考试的项目和内容,将来一定还会不断推陈出新。

只有意识到这一点,我们才知道自己的孩子将来要面对的是什么,才不至于那么惊慌失措以至愤怒。

这件事情唯一的荒谬性在于:这么多年以来,所有的专家学者都在批评一线教育过于注重应试,仿佛事情交给他们就能马上焕然一新。但最终他们也只能用考试去指挥教育。

这简直是继“衡水中学模式”风靡全国之后最具有讽刺意义的事了(这里并没有批判衡水中学的意思)。

考察重点不在艺体技巧

不过有一点是广大家长和老师需要注意的:考试作为指挥棒越是好用,恐怕将来各种各样的人才选拔方式就越是会不断涌现,目的就是动摇中高考的绝对权威性。成功了固然好,但失败的概率也很高。

无论如何,这也意味着部分孩子的机遇。所以关心教育行业的人一定要多关注这方面的新闻,对事情的发展有一个预判。

不过现在说这些可能还有点远,我想有很多家长可能更加关心的是音乐美术这种科目会怎么考,自己的孩子在启蒙阶段应该如何准备。毕竟很多人都看过网上流传的一张某学校音乐考试试卷,上面对于视唱练耳等要求都挺高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我认为,上面展示的只是个别学校实行的音乐考试。

如果音乐和美术真的要成为将来的中考项目,那么一定是以《音乐课程标准》和《美术课程标准》为指导的。

而在《音乐课程标准》上开篇就写着:“音乐课程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中小学阶段的音乐课程不是为了培养音乐家,而是要提高大家的人文素养,要让大家熟悉人文艺术领域的思维方式。

换句话说,考试应该不会过度强调音乐中那些专业性极强的技法,而是会让大家学会如何深入地欣赏经典作品的美。

可能会有一些基础性技巧必须掌握,但总的来说,这不会是考查重点。

前两天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副司长万丽君也在采访中提到,并非要求2022年全部铺开中考艺术考试,也不要求具体分值。

“学校教什么,我们就考什么,不会给学生增加太多负担。2022的目标就是让各地配足艺术教师。”

这一点,从同样承担着美育任务的语文科目试题变化就看得出来:现在的语文考试并不强调语法和文学鉴赏的术语考察,而是着重考查学生是否真的理解了自己阅读的内容。

换句话说,如果你是一位急切地想要为孩子进行美育启蒙的家长,配合他一起欣赏学习艺术史上的经典作品,可能比逼着他再去多学几样乐器可能效果会更好。

而欣赏的方法在《音乐课程标准》和《美术课程标准》里早就有清晰的说明了。

有意思的是,当很多人都在为中考科目增加了音乐和美术而感到焦虑的时候,前不久青岛却有一所学校的家长在为体育老师担任班主任感到不满,甚至去相关部门投诉。相关新闻我想大家可能也在网上看到过了。

当时教育部门的回应是:每一名老师都是要有教师资格证的,都是符合教师要求的,他们教的科目不同,不等于说哪些科目就不能做班主任。

我觉得这个回复并没有真正体现出音体美老师做班主任的意义。

除了这些老师本来就有过专业的培训之外,实际上一个班级的班主任是理科老师还是文科老师抑或音体美老师,班级的气质是截然不同的。

音体美老师参与到日常教学管理中来,其实也有利于改变这些学科的边缘化地位。而且比起增加考试内容,方式要温和得多,效果也要好得多。

录取的决定性因素不在此

校园本来就是一个应该有不同教育理念互相冲击的地方。

读到这里,也许还是会有一些家长感到焦虑,觉得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其实,只要高考不考音乐美术,那么大多数地方中考的音乐美术门槛一定会很低。人均满分不是不可能,而且基本很难成为进入高中之后分班的依据。

至于有些特别好的学校,可能会在这上面设置关卡,我觉得也属于“虱子多了不咬”,反正就算没这个项目,也会有其他苛刻的入学标准,而有希望进入这些学校的孩子,估计也不会为缺少相关教育资源而发愁。

希望我别一语成谶,几年后音体美项目统统纳入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