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顾无

【引觞漫谈】

一个时代具有的精神,往往可以透过一个很小的点观察到。因为时代赋予人不同的面貌与性格,它对人的影响是明显而彻底的,表现在对任何一件事情的反映和处理上。

比如说,落第。

落第对于读书人来说可谓是再痛苦不过的事情了。十年寒窗苦读的努力一朝化为梦幻泡影,再一次的机会,就要等到下一年,或者干脆遥遥无期,而且落第的影响还不止于此,首先是对读书人的心态影响,可能会对整个的体制和人生产生怀疑;而且对于家庭条件不好的人来说,往返京城的路费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受“学而优则仕”观念的影响,每年落第的人只会因为参与人数的增加而越来越多。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才子,也就注定了有考场失意的文人。

唐代里,最著名的是落第诗是张继的《枫桥夜泊》,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成为了现代许多人深深铭刻在心的声音,而这,也代表了绝大多数落第才子的心声。

【临其诗境】

只是,盛唐的人虽然落第,他的心也始终是进取和昂扬的,上文的张继,最终也得偿所愿步入了仕途,只是走进仕途之后,反而是冗事缠身,写不出这样令人惊艳的诗句了。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唐朝人在落第之后的乐观与昂扬之心,虽然避免不了悲观的基调以及一些牢骚气,但毕竟是年轻的时代,年轻的才子,他对自己充满自信,对时代充满自信,所以对未来也充满自信。

暂时的惆怅终究会过去,下一次的考试,依旧是昂扬而去,奋力一搏。

这是一首佚名诗,其作者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已经被磨去了痕迹,但是这首诗,以及诗中所展现的普世情感一直流传到今天,仍然感动着现代的人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典原文】

杂诗·旧山虽在不关身
唐代:佚名
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
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

【条分缕析】

这首诗的妙处在于虽然知道作者在抒发自己落第后的心情,但是偏偏文中找不出一个与落第相关的字眼,在美好却朦胧的山河之中,一个才子的心绪是那么渺小,却又是那样的不可磨灭。

虽然没写落第,可其实第一句就暗示到了。

旧日的山河虽然仍旧矗立,不曾有丝毫的改变,可是这些都和此时此刻身在长安的我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因为我落第了,所以并没有心思去和山河叙旧,去欣赏山河之美,现在心里想的只是以后怎么办,春色阑珊,就先在长安过完这个春天吧。

在长安过完春天,这也是落第之人很常有的一个举动,来看另一首唐代诗人的落第诗,常建的《落第长安》: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

他的诗中说的更明白一点,为什么不直接回去,并不是长安的暮春多么好看,而是回去怕被乡里人笑话,其实乡里人也未必是恶意,只是听起来不太顺耳罢了。

诗的下一句很美,也很幽怨,情感吐露的含蓄蕴藉。

一树梨花一溪月,单这7个字就是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在春天的一个夜晚,万籁俱寂,梨花无言地盛开在月光下,梨花之白映照着月光之白,同样也映照着树旁的一条溪水,银铃乍响,玉碎叮咚,哗啦啦的水声,为夜色添上一曲安静的节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美好的景色,今天晚上是谁有幸能够看到呢?最后一句的表意并不明确,解读也有许多种,一种认为诗人在写自己家乡的景象,表达的是自己的思乡之情和羁旅之愁;有些人则认为写的是当晚长安之春景,表达自己的落寞和考中之人的得意。

究竟如何,其实也不用深究。意境是美的,情感就在其中,如何感知,则在于每一位读者,并无对错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