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民军队和新中国的缔造者,毛主席对于党内的同志一贯以一视同仁著称。然而,虽然毛主席能够一碗水端平,但是,很多时候总有例外,而在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次授衔时,毛主席就曾为两个人破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获此殊荣的一个是陈赓大将,而另一个,则是皮定均中将。当时,毛主席听到皮定均被评为少将军衔之后,亲笔批示:皮有功,少晋中。因此,原本被军衔实施委员会评定为少将的皮定均,最终成为开国中将。

1955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次授衔。因此,这次授衔不但规模空前,对于解放军也极其重要。当时,一共授予了10名元帅,10名大将,55名上将,175名中将以及800名少将。

那么,如此之多的开国将军,为什么单单陈赓大将和皮定均中将能被毛主席破例?如果说陈赓大将因为资历深厚,战功赫赫,值得毛主席这么做的话,那么,在近千名少将和中将之中,并不起眼的皮定均为什么会被毛主席另眼相待,甚至专门破例做批示呢?

皮定均中将

这一切,要说到解放战争时期著名的中原突围。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八路军第359旅和新四军第5师在桐柏地区胜利会师,成立了中共中央中原局及中原军区。

这个军区从名字上也看得出来,它位于中国腹心之地的中原地区。自古以来,“逐鹿中原”就被视为占领天下的必经之路,所以,中原地区战略位置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因此,位于中原地区的中原军区,就毫不意外的成为蒋介石的眼中钉、肉中刺。

抗战胜利后,虽然忌惮于国际形势和当时国内人民共同呼吁和平的呼声,蒋介石没敢立刻发动内战。但是,他仍在美国的支持之下,对于地处战略要地的中原解放区进行了包围。

当,时蒋介石陆续调集了11个军、26个师、30余万的兵力,建起了10万多个碉堡,将中原军区层层包围。而1946年,当蒋介石决心彻底撕毁和谈的面具发动内战时,他的第一战就是对中原军区打响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抗战胜利后国内局势

当时,蒋介石调集了30余万的兵力,而被包围的中原军区只有6万余部队,中原解放区的兵力绝对劣势。而且,当时这6万多部队还被围困在以宣化店为中心东西100公里,南北25公里的狭小区域内。

可以说,在蒋介石的心目中,中原解放区已经插翅难飞,早已成他的嘴边肉,吃不吃,何时吃,都只在他的一念之间。

因此,在决定发动对中原军区的进攻之时,负责围剿中原军区的国民党武汉行营还专门举行新闻记者招待会,得意洋洋的号称:未来24小时将发生惊人的奇迹。国民党口中的所谓的奇迹,就是他们只要在24小时之内一举消灭中原部队。

而当时,皮定均正位于中原军区,他担任中原军区第一纵队第一旅旅长。从皮定均旅的番号也看得出来,该旅是中原军区的主力。

皮定均

当时,皮定均旅作为中原解放军的主力部队,拥有三个团约7000余人的兵力。除了旅长皮定均之外,徐子荣任政委,方升普为副旅长。由于这个旅的旅长为皮定均,因此,许多人也将其亲切的简称为“皮旅”。

1946年6月21日,中原局突然截获蒋介石,在当天给国民党第五、第六绥靖署的密令电报,该电报显示:贵区应按既定计划,先肃间鄂中李先念部,便尔后主力作战之利。

同时,这个被截获的电报还有明确的军事部署,电报中命令保卫中原军区的国民党三十万大军:担任攻击各部队统一巳月养日前秘密完成包围形势及攻击准备,待令实施攻击,各部应于攻击开始之日起,对敌一举包围歼灭之。电报中说的巳月养日,换算成公历,便是6月22日。

很显然,在对解放区进行数月之久的包围之后,蒋介石终于露出獠牙,决定发动对中原解放区的全面进攻。面对拥有绝对装备、兵力和后勤优势的国民党大军,中原军区危在旦夕。

国民党对中原解放区的进攻,标志着全面内战爆发

而中原局也第一时间将截获的电报发给了延安,并提议在6月30日之前突围。而党中央和毛主席在获知国民党即将发动全面内战,一举包围歼灭中原解放军主力后,6月23日,毛主席以中共中央的名义急电中原局:

21日电悉,同意立即突围,愈快愈好,不要有任何顾虑,生存第一,胜利第一。今后行动一切由你们自己决定,不要请示,免延误时机,望团结奋斗,预祝你们胜利。

接到上级如此紧急的电报,中原军区也立刻召开了会议,决定从6月26日开始,中原解放军主力兵分两路从西面突围。其中,中原军区司令员李先念率北路军冲过平汉路向西突围,而中原军区副司令王树声则率南路军经过湖北中部向西突围。

众所周知,面对拥有绝对优势兵力敌人的包围,想要突围绝非易事,不但要迷惑敌人,让敌人无法获知主力突围的方向,同时,也需要一支拥有足够战力的战斗力的部队断后,阻挡敌敌军的追击,为主力部队突围赢得足够的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原突围

但是与此同时,这样一支担任断后部队的危险性也可想而知,即使主力仍在,依然不是国民党大军的对手,当主力突围之后,断后的部队要面对数十倍甚至数百兵力的围攻,其命运极有可能因为断后而全军覆没。

那么,冒充主力迷惑敌人,并作掩护任务的是哪一支部队呢?中原军区将这一无比艰巨的任务交给了皮定均的第一旅。当时,中原军区副司令员王树声说道:你们一旅在豫西单独活动了一年多时间,有独立作战的经验,由你们来执行这一掩护任务。

而掩护的具体任务则为:阻击国民党30万大军三天三夜,为主力突围赢得足够的时间。面对这个极为艰巨的任务,皮定均没有丝毫犹豫,他和政委许子荣毫不犹豫的回答道:请首长放心,我们坚决完成任务。

作为一个早在红军时期就参军的老红军战士,皮定均对于这场任务的危险性和重要性自然心知肚明。因此,在决定履行这一任务时,他曾与同属中原军区的第三旅政委张立雄互相勉励,并在彼此的笔记本上留言:活着的要给牺牲的送花圈,开追悼会。

皮定均在战场上

接到掩护主力部队突围的任务之后,皮定均开始不断制造中原主力部队向东突围的假象,这一假象立刻被包围的国民党军队获知,国民党包围大军就此认为:中原部队的突围方向正在他们的预料之内。因此,大喜过望的国民党军队开始严阵以待,并设置了包围圈,准备“痛痛快快的包共军的饺子”。

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迷惑敌人,中原军区文工团还于6月25日晚上,在宣化店大张旗鼓的演起了京剧《穆桂英挂帅》,让敌军误以为中原军区主要负责人仍在宣化店看戏。

正是因为国民党围剿大军的误判,因此,在中原军区主力突围之时,国民党围剿大军一直按兵不动。24日下午一直到25日晚上,整整两天的时间,国民党军队没有丝毫动静,这也为皮定均赢得了最为宝贵的两天时间。

不过,在26日,国民党军队还是发动了大规模的围歼计划,一时间,整个中原军区沦为战场。而这时,也是考验皮定均的最关键时刻。

当时中原军区司令员李先念

如果皮定均没能守住阵地,被国民党大军突破,那么,此时的国民党大军依然有可能尾随甚至包围突围的中原解放军主力,皮定均掩护主力的任务将功败垂成。

因此,皮定均将三个团摆在国民党军队西进的必经之路上,与拥有绝对优势兵力的国民党军队进行了浴血奋战,通过层层阻击,始终。将国民党军队阻挡在阵线之外。

6月26日晚,国民党军队占据前线沙窝镇,皮定均决定按计划撤离部队。然而,当时整个第1旅的防线高达20多里,对手又是拥有绝对优势兵力的美械部队,已经与敌人缠斗在一起的皮旅又是如何收回来呢?

正当皮定均一筹莫展,以为本部将遭遇重大损失的时候,从26日中午开始,阵地居然下起了狂风暴雨,当时的风雨之大,甚至在几米开外都看不见人影,这样的恶劣天气,恰恰成了皮定均收缩部队的天赐良机。

1955年授衔

因此,皮定均果断下令,将部队撤回撤出阵地,当然,为了防止敌人追击,留下一个营掩护,当时,皮定均将第一团三营留下来担任狙击任务,而他们的具体任务是坚持10个小时。

在留下三营担任狙击任务之后,皮定均率领本旅的主力部队在狂风暴雨之中,仅用了不到一个小时,就从二十里的阵地全部撤退下来,并隐没在风雨之中。

在风雨交加之际悄悄将部队撤出前线之后,皮定均率部走了一整夜,并故意向西向南绕了一个大圈子,在第2天天色微明之际,率部来到了事先准备好的集结地点,只有6户人家的刘家冲。

刘家冲距离仅靠潢麻公路,南邻商鼎公路,是敌人运兵的交通要道。与此同时,这里山势低缓,处于两条公路的交叉口,所以,在国民党的围剿大军看来,这个地方根本不可能隐蔽大部队,自然,他们对这个地区的防范也十分轻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原军区副司令员王树声

皮定均正是利用了敌人的这种心理,成功的将全旅隐蔽在此。在刘家冲大胆的夜宿了一整夜,经过激烈战斗的战士们体力不但有了很大的恢复,而且,还成功的等到了完成阻击的一团三营部队前来会合。

6月28日离开刘家冲后,根据皮定均的日记,国民党军队凭借绝对优势兵力不断的对皮定均部发动围攻,所以,当天不是在作战之中,就是在交通偏僻的地区行军。

但是,由于作战频繁,行军之路,又极为艰难崎岖,6月28日整天只走了50多里,而且,皮定均全旅既没有房子住,也没有机会睡觉,部队因此十分疲劳。

6月29日终于熬到了中原军区规定的时间,当时中原军机要求皮定均全力掩护主力三天。而6月29日正是第3天,因此,此时,皮定均率领全旅已经完成了预定的掩护主力突围的任务。

大别山核心区域

但是,虽然完成预定的掩护主力的任务,已经四面皆敌陷于敌人30万大军包围的皮定均旅,又究竟何去何从呢?

在旅党委会上,众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有的人认为,可以尾随主力西进,这样的好处显而易见,能够迅速与主力会合。然而,缺点也十分明显。

因为如果这么做的话,不但不能分散包围中原军区的30万国民党大军,反而会把敌军的主力吸引到西边,这对于中原军区主力突围显然极为不利。因此,尾随主力西进的观点被皮定均否定。

那么,如果率全旅人马向南突围呢?南边是长江,同时又是敌人的统治中心——武汉行营。因此,以区区一旅的人马突破国民党重兵防守的长江防线,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向南突围也被否定。

蒋介石

那么,向西北突围呢?皮定均在抗战时期,曾率部队一手开辟了豫西根据地。所以,如果向西北突围,可以回到他开辟的豫西老家,这对于部队的休整和发展显然极为有利。

然而,这个方向依然与主力突围的方向基本一致,同样容易暴露主力行军的意图,所以,这个方向虽然对批皮定均旅有利,但却不利于全局,因此,为顾全大局,也被皮定均否定。

那么,如果留在原地打游击,坚持主力部队打回来,可不可取呢?皮定均认为:以一个旅的兵力陷于地域狭小却被敌人重重包围的中原解放区,是极为不利的,此时狭窄的中原解放区根本没有足够回旋的余地,所以,敌人重兵围剿之下,留在根据地极有可能被敌人发现吃掉。

因此,皮定均最终选择了向最东突围:穿过大别山,最终与苏皖解放区和华中部队会师。因为,向东突围虽然也困难重重,沿途阻击的敌人更超过本旅的10倍以上兵力,但是,向东突围也有诸多优势。

蒋介石

一方面,可以吸人吸引国民党军主力,减轻中原军区突围主力的压力。另一方面,在向东突围的路上以山地为主,不但有利于皮旅机动隐蔽,同时,大别山还是红四方面军的摇篮,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因此,皮定均最终选择向东突围。

6月29日,皮定均采取了敌进我进的方针,先是率部队向西南田铺集进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而后,又向东急行军,突破国民党军队设在潢麻公路福田河与黄土岗之间的封锁线,成功进入大别山主脉。

但是,虽然跳出了国民党的包围圈,成功进入大别山,并不意味着皮定均旅就高枕无忧,由于中原军区主力逃脱,位于腹心之地的皮定均旅就成为蒋介石的心腹之患,因此,他们开始调集重兵消灭这一支部队。

而在大别山的崇山峻岭之间与国民党作刀尖跳舞的皮定均,也一直竭力联系上级。最终,在无数次失望以后,皮定均还是联系上了延安总部,接到了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而这个指示只有不断重复的两个字:快走,快走,快走。

毛主席

从党中央的电报也可以看得出,皮定均旅在大别山之中形势依然极为危机,随时有可能被国民党军队包围消灭。皮定均也因此意识到,本旅的形势仍然十分危急,他必须继续前行,甩掉敌人。

不过,虽然局面极为危机,但是,孤军奋战的皮定均却极为镇定,他率全旅却犹如进入铁扇公主肚子里的孙悟空,令国民党围剿大军屡屡暴跳如雷,却毫无办法。

在大别山中,皮定均敏锐的利用国民党内部各方势力割据一方,以邻为壑,互不通气的矛盾,以大别山险峻的大山为掩护,充分发挥全旅善于山地行军、山地作战的优势,尽可能在县与县、省与省的交界之处来回穿插,并不断采用奔袭、偷袭或化装奇袭的方式,打击国民党的小股部队,始终令追击的国民党大军晕头转向,根本抓不住皮旅的动向。

最终,在多次击败国民党军队的追击和拦截,将追击皮定均旅的国民党48军主力调离之后,7月22日下午,皮定均率领全旅到达大别山出口的六安县毛坦厂镇。

内战爆发后各解放区形势

这也意味着,离开大别山之后,只要皮定均旅突破位于皖中平原的六合公路、淮南铁路和津浦铁路三条重要的交通干线,就将成功到达苏皖解放区,与新四军会师。

因此,7月13日,皮定均做了突围的最后一步准备:他命令所有的炊事担子扔掉,公文箱子烧毁,走肿了蹄子的牲口和个人物品全部精简,每个同志除了武器弹药之外,只留身上穿的一套单衣,竭尽全力减轻负担,加强机动性。

因为,在经历10多天的周旋之后,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时刻已经来临,能否突破皖中平原,将成为这场行军能否胜利的最关键时刻。因此,皮定均决定以最为坚决、神速的行动,争取在敌人部署就绪之前,以5天5夜的急行军,突破皖中辽阔平原,取得最后的突围胜利。

7月13日夜里,皮定均率领全旅人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大别山出口开始,以每昼夜180里急行军的速度,向苏皖解放区飞速挺进。

皮定均旅千里突围的路线

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急行军之中,全旅将士们挺过了饥饿,疲劳,疾病,一边急行军,一边与前来阻击的国民党军队作战,克服了无数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

最终,在成功突破津浦铁路线上国民党军队的封锁之后,皮旅胜利到达苏皖解放区,与前来接应的淮南五旅十六团部队会合。至此,这场艰苦卓绝的孤军突围取得了圆满的成功,皮定均全旅,到家了。

孤军突围的皮定均旅成功到达华中军区之后,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史沫特莱还曾亲自到达苏皖解放区,采访了皮旅的副旅长方升普。

这场经过24昼夜、奔行上千里,横越豫鄂边陲、皖中平原,迭经高山大水,排除蒋军之封锁、追击、堵击及包围,经历大小20余次战斗后,历经千辛万苦,终于与华中军区新四军胜利会合。

皮有功,少晋中

而且,最为难得的是,孤军奋战转战千里后,皮定均全旅主力犹存:在中原军区时,皮旅为7000余人,而经过24昼夜艰苦行军作战之后,到达苏皖解放区的皮定均全旅仍有5000余人。这一年,皮定均3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