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人无聊的时候、早起的时候、肚子饿的时候都在吃啥?香喷喷又好看的饽饽绝对是选择之一!今天就给大家讲讲,那些饽饽与保定人之间的联系。

沫饽,汤之华也;

华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保定饽饽

饽饽,也叫干粮,是馒头、烙饼及其他杂粮做成的块状面食的统称。

饽,《广韵》:蒲没切,入没,并(饼)。在古代,面食都是以饼称呼的。《释名》曰:饼,并也,溲麦使合并也。”《玉篇·食部》解释:“饽,面饼也”,即指面食。唐陆羽的《茶经·煮》:“沫饽,汤之华也;华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饽。”

可见“饽”是不带汤汁的食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干粮。

花饽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饽饽”是个具有北京特色的土语。在北京的方言表达中,“饽饽”所指的面比较宽,除了主食干粮之外,还包括糕点点心等。

在《铁齿铜牙纪晓岚》中,和珅去大臣家,进门便说:“去热两件饽饽。”意思就是让准备点儿点心。还有我们现在吃的萨其马,最早就叫“搓条饽饽”。

但是“饽饽”传到保定之后,所涵盖的面就比北京小了,它不包括糕点类。也可能在过去,人们平日里难以见到糕点,糕点是只有富贵人家才享用得起的美食。所以保定方言说到“饽饽”仅指杂粮面食。

杂粮饽饽

关于“饽饽”还有这样一个温暖的传说。

从前有一户人家,儿女孝顺,家庭和睦。一次,老爷子过六十大寿。儿媳妇们争着为公公做饽饽。

大儿媳妇把蒸好的豇豆加糖调成豆馅,包到饽饽里,饽饽熟后,在顶上点个红点,取名“豆饽饽”。并送祝福说“我做的是豆饽饽,祝爹平安、长寿,香甜在心。”

二儿媳妇在饽饽上挑了9个鼻子,把枣切成细条插入鼻当中,取名“枣饽饽”。“我做的是枣饽饽,9个枣代表爹久福长寿。”

三儿媳妇也不示弱,把饽饽做成了桃子的形状,蒸熟后印上红色寿字取名“桃饽饽”。“我的饽饽像仙桃,祝爹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三个儿媳不仅巧手做出好看好吃的饽饽,还有这么暖心的祝福,老爷子的寿诞过得非常开心。儿媳妇们的孝心也争相为人效仿。从此后,每逢人们走亲访友,花色饽饽便成了必不可少的礼品。

“点心”和“饽饽”

为什么把糕点称作“饽饽”呢?据说在清代,死刑犯施刑时要按所犯罪的性质和罪行的轻重分为赐自缢、斩立决、剐刑等多种处决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最为残酷的是剐刑,也叫凌迟。凌迟时犯人非常痛苦。为减轻犯人痛苦,被凌迟的犯人亲属便重金贿赂行刑者,于是刽子手为让犯人免受碎身之苦,第一刀便扎向心脏,令犯人毙命,叫做“点心”。因此,“点心”一词成了忌讳,人们把它改称“饽饽”。糕点铺面一律都称作“饽饽铺”。满族饽饽品种繁多,类似炸馓子、金丝糕、萨其马等等。风味独特,外观诱人。

在保定还有一个习俗,就是闺女出嫁或者小孩满月,亲朋好友为表示祝贺,都要蒸一篮子顶着红点的大馒头,称之“蒸篮子”,也叫“蒸饽饽”。

年节时也就更少不了蒸饽饽了。一入冬,人们就开始筹划过年的饽饽。为了过年时吃上白白的馒头,每次磨小麦时,都要先取出一点儿面粉,叫做“头揽儿”。一次次的积攒,最后到过年时蒸馒头的面都是精粉,雪白有韧劲儿。

“二十八,把面发”。农历腊月二十八这天,人们开始贴窗花,蒸饽饽。手巧的女子可以蒸出各种造型,小猪、小鸡、小兔子、刺猬等等。谁家蒸的饽饽多,象征着今后的日子富裕发达。大年初一之前,差不多要蒸出够整个正月里吃的,少则也要够十来天吃的白面饽饽。

饽饽后来演化为“香饽饽”,指的是非常热门、很受欢迎的人或事物。有的人情商高,善交流,人见人爱,人们称之为“香饽饽”。有的人幽默诙谐,能给人带来快乐,也是“香饽饽”。还有的人手握实权,别人指望着他办事,更是“香饽饽”。

作为土生土长的保定人,原来听到或者说起“饽饽”一词,觉得很土气,现在看来它跨越几千年,走到今天,依然流传。这“饽饽”不仅古老,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名字也是个洋气、贵气的称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