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江湖中有这样一个戏言:“一个何家村,可以买下半个香港!”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豪言壮语?让我们来算一笔账,作为“20世纪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何家村考古发现的宝藏,仅黄金、白银和玉带就值3830万钱,什么概念?据专家推算,相当于15万男丁一年向唐朝政府交纳的租栗。

而这些价值连城的文物,自1970年在这个神奇的村庄出土后,将近30年悄无声息,基本上藏之高阁,秘不示人。

直到30多年后的2004年,终于在国家文物局的批准下集体在北大展览。

如此神奇的村庄!如此重磅的发现!真叫人咂舌!

“何家村”,相信不少人听到这个名字都会以为只是个寻常的村落。千万别被这个朴实的名字骗了!何家村,古时候是唐朝长安城的兴化坊,靠近皇城附近,是当时王族贵戚和达官显要居住的黄金地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0年10月5日,陕西西安南郊何家村的一个基建工地上正在进行一项施工,挖地基的时候,挖到深约0.8米处,有一个民工的铁锹突然碰到硬物,扒开土层一看,原来是一个陶瓮,一开始大家也没在意,毕竟这是“地下皆文物”的西安啊!

镶金兽首玛瑙杯

可是打开陶瓮一看,大家惊呆了,里面装了满满的金杯银碗,在陶瓮的不远处,还有一个银罐,里面也全是金银器。随后的继续挖掘,又发现了第二个陶瓮,和第一个大小相同,同样装满了金银器物,其中还有一件镶金兽首玛瑙杯。

经后续的考古发掘统计,何家村唐代窖藏共出土文物1000多件,包括金银器皿271件,银铤8件,银饼22件,银板60件,金、银、铜钱币466枚,玛瑙器3件,琉璃器1件,水晶器1件,玉带10幅,玉臂环1对,金饰品13件,另有金箔、玉材、宝石等。其中被定为国宝级文物的有3件,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的有数十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窖藏钱币中年代最早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节墨之法化”铜刀币,这是齐国的铸币。

出土钱币中所发现的30枚金开元通宝是目前考古发现中唯一的一次,唐代的金、 银开元通宝不用于市场流通,专用于赏赐。

这个玛瑙盆与兽首玛瑙杯的材质貌似相同,这块以深红色、淡红色为主调的红玛瑙,中间竟夹有一层淡白,如此神奇自然的变化,如此鲜润可爱的色泽,使这块红玛瑙成为世间稀有的俏色玉材。

镶金玉臂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批出土文物中,数量庞大的金银器显然是最引人注目的。经实测,何家村唐代窖藏金器总重达298两(唐大两,合今45克),银器总重3700多两(唐大两),再外加十副玉带,它们的总价值在唐代大约折合黄金900~1000两,铜钱3830万钱。

这些庞大的数字不得不使后人震惊!当你知晓唐代金银器是多么的难得一见后就明白了。

赤金走龙

自古以来,金银就被视为珍贵财富的象征,金银器制作最成熟和繁荣的时期在唐代。当时的宫廷金银器主要出自中央金银作坊院。它和一般的作坊是不一样的,只要做得好,不计成本。加之,唐代金银器始终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因为唐朝把它作为一种等级的象征,三品以下不得以金银为食器,这实际把金银赋予了社会等级化的内涵。寻常人哪儿那么容易见着啊,几千年后的今天,一下子见着这么多,怎能不激动!

除此之外,何家村金银器使我们对唐代的金属冶炼、机械设计及加工、焊接、贵金属制作等都有了直观、深入的认识。在那个年代,切削、抛光、焊接、铆、镀等工艺就已普遍使用;焊接已有大焊小焊、掐丝焊,技巧纯熟;在盘、盒、碗等器物上,都有明显的切削加工痕迹,起刀和落刀点显著,刀口跳动亦历历可见。

何家村窖藏的制作工艺代表了唐代的最高水平。

讲到这,不得不佩服古代匠人的智慧,不得不感叹大唐盛世的繁荣!

过去,人们只能借文人墨客的浪漫描述,来领略大唐盛世的风采。作为唐王朝的都城,西安所能见到的唐代的实物非常有限,而且大部分都是陵墓中出土的陪葬品,地上的东西很少。

何家村遗宝的发现,如同揭开了一位美丽新娘的面纱,她美丽的魅力摄人心脾,雕琢精巧的金银、洁白温润的玉石、充满异域风情的丝路精品……呈现出一个跌宕起伏、变幻莫测的世界,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大唐盛世的蓬勃朝气。

接下来,话不多说,上图,一饱眼福吧!

镶金兽首玛瑙杯(国宝级)海内外孤品,不允许出境展览。

金舞马衔杯纹仿皮囊银壶(国宝级)不允许出境展览。

鸳鸯莲瓣纹金碗(国宝级)不允许出境展览,这是迄今发现唐代金银器中最华美的作品,俗称大唐第一碗!

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国宝级)不允许出境展览,出土时罐内尚存有半罐水,水上浮着一张极薄的金箔,其上立十二只精致纤细的赤金走龙。

赤金走龙(真正的纯金制成)伸项阔嘴,双角,长尾拖卷,作奔走状,周身饰片状鳞纹。

金镶玉玉臂环(镇馆之宝)不是手镯,金镶玉工艺,带在美女胳膊上,新疆和田白玉组成,每节白玉两端镶金虎头。

掐丝团花纹金杯(镇馆之宝),工艺名为“金筐宝钿”。

领略了何家村遗宝的风采之后,我们自然会问:这批珍宝的主人是谁呢?自遗宝出土后,学界关于遗宝主人的争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相关专家学者们在深入查阅文献后,根据居住地层层排查,认为何家村遗宝的主人是唐代官位显赫的尚书租庸使——刘震,租庸使的职责之一就是保管朝廷的财物,加上他曾经居住在兴化坊附近。所以,何家村遗宝可能是收缴上来的庸调及保管的宫廷珍宝。

据《唐两京城坊考》记载,唐德宗建中四年(公元783年)爆发的泾原兵变中,刘震让人押着“金银罗锦二十驼”出城外逃,结果城门守卫不允许给朝廷要员开门,刘震只好往自己家的方位跑去。学者推测认为,在无法出城的情况下,刘震只好返回家中把这些珍宝埋藏在地下。

《无双传》中还有如下记载,刘震当时做了叛军的命官,在唐军收复京城之后,刘震夫妇被问斩。这大概是这批珍宝被埋藏在地下,一直到出土前都无人知道的原因。

之后,又有研究专家指出:就算刘震此人属实,那么他作为“尚书、租庸使”,属于高官,为何《唐书》、《资治通鉴》、《唐会要》、《册府元龟》一类史书没有他的任何记载?并且《无双传》中记载“街中人皆识,云是租庸使刘尚书”,连路人都认识刘震,史书怎么会不记载呢?

因此,何家村遗宝主人再次存疑。

虽然到现在,我们仍然不清楚何家村金银器究竟是何人、何时所埋。这就是考古的常态,许多人终其一生追寻着一个也许永远无法知道的答案。但这又何妨,对很多考古学家来说,只要能让今人靠近过去真相一步,就是他们努力工作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