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的两首《沁园春》词,是毛主席的代表作。这两首词都以大气磅礴、气势恢弘、豪迈奔放、摧山撼岳的境界,有纵横万里,气吞山河、雷霆万钧、惊天动地,吞吐风云的气势著称。同时又都以文采华美而令人折服。

这两首词,仔细揣摩既可以把它视之为并驾齐驱的姊妹篇,又似乎是自问自答的有着一种内在联系的一个整体词作,共同向世人展示伟人的雄才大略和远大志向。让人领略到一代伟人的阔达胸襟和豪迈奔放的革命情怀。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整体比较阅读赏析

一、从创作背景看词人的豁达胸襟

《沁园春·长沙》这首词是创作于1925年晚秋。毛主席作这首词,正是革命运动蓬勃发展时期,1925年,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国共两党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经在广州正式成立。但共产党内部,对革命统一战线由谁来领导,却产生了分歧。这是一个方面。

另一个方面,革命运动虽然蓬勃发展,但从毛主席个人的角度来看,词人的政治命运却步履坎坷。1925年1月11日在上海召开的中共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毛主席不仅没有出席,而且连委员也选掉了。毛主席本来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十三个代表之一,这在政治上来说,对词人的打击是巨大的。所以词里面用一个“独”字,写出了词人的孤独。“独立寒秋”正是词人当时处境的写照。但词人并不像古代文人诗人那样流露出孤独凄凉的心境,词人并不因为处境不好而悲观落寞,而是以“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的高尚情操置个人名利于度外。虽然事业上遭受挫折、打击,被排挤出党中央,但在挫折、打击面前,依然奋力前行,而且愈挫愈勇。砥柱中流,“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词人以豁达的内心世界洞察这五彩缤纷的世界,并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时代最强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沁园春·雪》这首词是创作于1936年2月初,当时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准备东渡黄河东征,开赴抗日前线。而此时一面是要对付国民党军事进攻,一方面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在大敌当前,应怎样面对这一国难当头的时刻,在这首词里,词人通过对眼前“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峻现实,抒发出了“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情壮志。并在最后表达出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坚定信念。

联系两首《沁园春》词,《沁园春·雪》里表达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一坚定信念的表达似乎是对《沁园春·长沙》里发出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坚定作答。

二、从词的景物描写来看词人高昂的格调

两首词的上半阙的景物描写,都色彩鲜明,形象生动,气势磅礴。文辞华美,但细观之下,又有不同。前者体现出年轻时词人对世间万物充满探索和好奇之心。写景多角度,全方位,仰观俯察,细致入微,以至于“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都历历在目。后者反映出中年毛主席将个人和民族命运结合在一起,并握于股掌之中,雄视天下,这时候,看世界就观其大略,变成粗线条的,“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庞然大物在词人眼里成了须弥芥子。

再从景物的描写的气氛来看,《沁园春·长沙》写的是秋天,虽然词人以“独立寒秋”开篇,但词人笔下并不是肃杀的“寒秋”景色,而是描绘出了一幅多彩多姿、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是一个“万山红遍”,“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充满勃勃生机的景色,没有丝毫不幸遭遇的心境。

同样,《沁园春·雪》所描写的“北国风光”,词人把一个了无生机仿佛进入死寂状态的神州北国,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形象地赋予了高原飞动的气势,使之生机勃勃。并不是柳宗元笔下的“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的肃杀凋零的景色。

三、从词的意境看词人摧山撼岳的气势

《沁园春·长沙》以“万山红遍”象征革命烈火,“红色”象征革命,象征光明,象征胜利,毛主席以“万山红遍”寄寓着对革命和祖国前途的乐观憧憬。通过对祖国壮美的大好河山的描绘,从而发出震撼寰宇的时代最强音“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其博大胸怀和雄心壮志谁能与之比肩?

《沁园春·雪》同样如此,描绘北国风光,,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描绘,表现出词人气吞山河的非凡气势。在描绘出“江山如此多娇”以后,引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从而抒发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政治抱负。

两首词不仅文采华美,而且气势恢弘,堪为诗词中力压群雄的巅峰之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