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创业看起来似乎是年轻人的专利,但中国近三分之二的人都使用过的天堂伞,其创始人却是在60岁那年才起步创业。那么,这位志在千里的老人是如何缔造了一个品牌传奇的呢?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这个老人名叫王斌章,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因为环境的原因,他自小吃了许多苦,但这也让他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品格。解放后,王斌章进入了杭州一家制伞厂当工人,一干就是几十年,因为其脚踏实地的精神,所以他一步步从普通工人做到了高级技术员,一直都坚守在制伞的岗位上。

1980年,王斌章已55岁,接近退休的年龄,一次在厂里操作机器时,在转轮上被60度抛出,昏迷了七天七夜。苏醒后,总觉得要做点大事,才不枉此生。到了这个年纪的他,开始思考人生新的意义。

1984年,60岁的王斌章正式退休,在家过起了清闲生活,但忙碌了一辈子,突然在家什么事也不用干,这让他觉得很不自在。在那个年代,推动市场经济的号召如一股清新的春风拂过神州大地,社会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机会似乎在顷刻之间就会降临。

人们会抓住一个个如绳索般的机遇,让自己一跃往前,跨到一个崭新的天地间。看见那铺天盖地的机遇,王斌章的内心也蠢蠢欲动,他觉得如果不做点什么的话,是有点可惜了。

王斌章想到,自己在制伞方面是个行家,不如自己在这方面闯出点名堂来,反正人到了这个年纪,已不怕眼前的失败了。于是,他攥着2000块钱的积蓄,办起了雨伞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坊只能选在废弃的老房子里,雨伞厂也只能挂靠在留下镇工办的名下。那时候,王斌章身边所有人都在劝他不要折腾这些,早点安享晚年好,可王斌章就是有一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他坚信自己一定能干出一点什么。

品牌发展历程

王斌章清晰地记得,第一天他制作了二十把伞,兴冲冲地拿到武林广场的“红太阳”地摊去摆卖,一把伞卖七块钱。那时其他的伞都卖一两块,王斌章凭的是自己做的伞坚固耐用。

一开始因为价格的问题,王斌章的伞在地摊上无人问津,但久而久之,人们知道他的伞用料好、骨架结实,所以,即使一把伞卖七块钱的高价,每天也都是很快就销售一空,王斌章就这样赚到了他创业路途上的第一桶金。

资金不再成问题之后,王斌章很快就想到要将自己的雨伞厂打造成一个品牌,寻求更大的一方天地。他想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于是将品牌取名为天堂伞业,并开始扩建厂房,招聘大批技术人员和工人,购置高端设备,申请专利,之后进行宣传。

彼时杭州大大小小的制伞企业数不胜数,杭州伞厂、西湖伞厂则已经闻名全国,王斌章也没想到,有一天称霸雨伞制造界的,会是自己一手创立的天堂伞。王斌章虽然多年来一直待在工厂里,但这并不代表他没有对市场的把握。

他意识到,人们的生活水平正在提高,对各种产品的要求也在提高,如果跟别的伞家一样销售平价、普通的伞,那么很快就会淹没在市场的洪流中。他决定将天堂伞打造成一个中高端伞业,在市场中开辟一条新路。

要走中高端路线,企业自然要重视产品品质问题。一把伞有一百多个零件,伞面、伞骨、伞杆、按钮等,每一个零件的生产、组装,天堂伞都一丝不苟,每一种材料,天堂伞也都严格选择,誓要生产品质最好的伞。

因为其过硬的质量,天堂伞在市面上大受欢迎,而质量也成了天堂伞的招牌。到了1994年,天堂伞已到了供不应求的地步,半年内三次调价,价格从17元涨到28元,但依旧卖得火热。

在生产上,天堂伞拥有最先进的设备,还采用自动化生产工艺,这在国内外都是首屈一指的。一些材料和设备都是企业自己研发的,这也让其他企业都只能望其项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例如,在1996年时,天堂公司发现人们开始重视紫外线对人皮肤的侵害,决定抓住这一契机,投入巨额资金研发防紫外线的技术,经过反复试验之后,天堂伞开发出了防紫外线再涂层的工艺、配方及覆层方法。

这项技术的投入生产让天堂伞引领了都市消费潮流,城市的每个女性基本都会在她们的包里放一把可伸缩的天堂伞。创新永无止境,天堂伞在防褪色、防水渍等方面的研究上,也一直不遗余力,这也是企业可以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王斌章还决定给消费者最好的体验。他推出高质量的售后维修服务,让员工在每一把伞上都附上一个小纸条,写明如果雨伞出现质量问题可以到哪里免费维修,即使经过十年,也还是可以免费维修雨伞,修好寄给客户时还会附上五块钱的赔偿。

这样在别人看来是很傻的行为,王斌章却坚持了十几年,而这也让天堂伞的品牌形象在人们心中焕发光彩。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天堂伞已打败国内其他伞业,成为制伞的龙头,也成为中国伞业的一个标志。王斌章向所有人证明,即使岁月已让人老去,但只要心怀信念,人永远都能创造传奇。

克服险阻,乘风破浪

那么,天堂伞业又是为何能够屹立多年而不倒呢?其中的险阻,王斌章又是如何克服的呢?其一,便是致力于“打假”。都说“人怕出名猪怕壮”,九十年代时,天堂伞这个品牌一走上正轨,就涌现了许多假冒伪劣产品,这让王斌章很是头疼,他害怕有一天“假天堂”会毁了“真天堂”

他决定加快创新的步伐,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不断改造生产设备,改进技术,这样一来,仿冒天堂伞的势头被遏制住了,因为仿冒者来不及更新技术和设备。

与此同时,王斌章还联系起了售假的经营户。

让他们成为天堂伞在全国各地的经销商,使他们觉得卖真正的天堂伞比卖假货更有赚头。于是,在大半年的努力下,天堂伞的假冒产品大幅度减少,还有了更多的销售渠道。

其二是天堂伞业的营销手段。要论营销,许多企业也都是比不上天堂伞业的眼疾手快的。在市场站稳脚跟后,王斌章就决定让天堂伞进驻商场,不再全部都依靠百货批发站传递到全国城乡。进驻商场会使得资金周转缓慢,但对品牌的未来长足发展有巨大的好处。

王斌章认为,扩大销售渠道、提高品牌知名度比守住资金要重要得多,因此,他还是毅然决然让天堂伞进驻全国各地的商场。这样的一来,天堂伞的销售额在长时间内果然有了大幅的提升,品牌知名度也大大提高。

其三,还是离不开创新。进入21世纪时,王斌章又发现年轻人们似乎不太认可天堂伞这个老品牌,于是,他又重新定位消费人群,在外观设计上下了许多功夫,让天堂伞也能成为年轻人群的钟爱。

最新的数据显示,天堂伞一年的销售额已超过二十亿,并且连续十九年都居于业内首位,市场份额占比就高达80%。人们大概很难想象,这样的传奇是一个60岁的老人用2000块钱,一手缔造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堂伞的成功,无非是王斌章这位从不服输的老人,一直以乘风破浪的姿态,克服一个个艰难险阻,推动企业一直走下去。77岁时,王斌章仍坚持每天工作14个小时,直到91岁逝世才退休。

是他多年来一直秉持着诚实、能干、勤劳的品质,才让天堂靠一把伞,走到了今天。成功有时并没有扣人心弦的神奇故事,而只有默默无闻的勤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