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疫情的蔓延,再次证明了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合作的重要意义。只有充分展开国际合作,坚持向科学要答案,同时借助科技手段,才能真正打赢这场全人类的健康保卫战。今天下午,以“科技创新与全球健康共治”为主题的首届全球健康与发展论坛在上海市奉贤区召开。

这是一场包括国际组织、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等多方力量在内的跨界对话。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资深中国战略顾问、北京代表处代理负责人戴维仁,中国疾控中心高级顾问Lance Rodewald,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薛澜等十多位重量级嘉宾围绕论坛主题,从不同维度探讨了后疫情时代的全球健康安全体系建设与科技创新的关系。

戴维仁表示,今年的新冠疫情导致全球健康的主要指标下降,近4000万人重陷极端贫困,儿童免疫率重回上世纪90年代的水平。他指出,当前情况看,可能仅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以获得前20亿剂疫苗。“但没有哪个国家可以成为大流行中岿然不动的堡垒,只要有一个国家是不安全的,全人类就不安全。” 面对这一全球性的挑战,就需要全球性的解决方案。他建议,国际上有必要在检测、治疗,疫苗的研发、生产及分发等各个领域进行创新与合作。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少国家已经加入到抗击疫情的全球伙伴关系中,正在合作加速开发生产疫苗。

Lance Rodewald认为,此次应对新冠病毒疫情,中国在公共卫生领域取得了惊人的成果。一方面,中国是首个分离出病毒,并将病毒序列与全球共享的国家;另一方面,中国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对全体人群进行了保护,阻断了病毒进一步传播。不过Lance Rodewald也表示,这意味着中国所有人群都是“易感”的,一旦出现病例,很快就会传播。当前,中国采取的阻断传播方式基本上还是非药物干预的隔离和封闭措施。一旦出现疫苗后,能否形成相应的公平接种方案,是中国下一步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创新的。他建议,首批疫苗的接种可以重点围绕未成年人、维护城市运行的相关职业人群以及易暴露在病毒中的职业人群(如密接追踪者、口岸工作人员等)展开,如此一来,既可以保护易感人群,也可以简化当前的边境保护措施,减少社会的经济成本。

薛澜进一步指出,当前不单单是中国,全球都应该谋求健康治理的新方案。他建议要加强全球卫生健康领域的科研合作,要对病毒特性、治疗药物的研发、疫苗生产配送等,进行充分和深度的全球合作。同时,围绕疫情的应对策略,进行国与国之间的协同合作,加强不同国家防控策略的交流,制定各国人员货物交流的风险标准。

此次论坛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支持,上海浦江创新论坛中心、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PATH(帕斯适宜卫生科技组织)以及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承办。据介绍,作为承办方之一,上海市奉贤区近年来围绕健康产业发展做了大量规划和布局。奉贤区委书记庄木弟表示,奉贤目前已将生命健康产业作为区域内重点打造的核心产业,已引进巴斯德研究所,建立东方美谷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其中,巴斯德研究所作为奉贤区引进的第一家国家级科研机构,落地后将继续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重大产业发展机会,不断转化输出重大科研成果。